东方圣人匡子

注册日期:2024-12-13
访问总量:75086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新解《庄子》一逍遥游5逍辩说【三】


发表时间:+-

新解《庄子》一逍遥游5逍辩说【三】2019-10-26-20-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lmZficWQXE&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7&t=207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逍辩说【三】 解析:《庄子》一、逍遥游之——       (五)、逍辩说——(续)        即本文乃有关私心与公心之辩证。 原本作为公务人员,其公位公权之主管乃讲求社会公效;其自身地位之排行要以民事为大,乃公礼于公共秩序与公序良俗,乃把群众之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去当官老爷;德能贤品配当一国之君者,应以公礼公德证明国家礼乐之公器公法;上行下效于自省自律,居于长上之高位者对其幼下施以仁爱之效法;所谓士子人品,人性社会之表率如此,方为人文之本义了。        然而,那些享有振耳声誉者还是居私位恃私权怀私心图私利而嘲笑公礼之公德。 私礼之私德,乃兽品之王者法则于弱肉强食;其放纵兽性欲望者,既便是世人皆对其歌功颂德于顶礼膜拜,也不会自行加以劝诫而收敛其膨胀;既便是世人皆对其抨击诟病于背叛反抗,也不会自行加以阻止而约束其排泄;公礼与私礼一定是区别于内部之主观与外部之客观其谁大谁小;辩证人品与兽品其谁荣谁辱于现实境地;私礼便是文贼文痞使上下、内外、大小、荣辱而颠倒于篡改和冒充之过分行径了。        那些王者兽品在其领地当中,绝不可能允许下面大众频频计算穷富或屡次比较高低或责备长上品行之不端或列举权贵之罪状,私礼之私,乃私于等级固化也。        即使统治阶级全力维护其主子地位,还是不可能建立其稳固私礼于永葆富贵;因为兽性法则原本乃动物世界之互竞相杀于进化和演变模式;而且人文社会也原本乃人与人之关系,主子不是神仙而奴才也不是牲口。        从炎黄到尧舜到周公到老子再到孔子,古往今来之觉悟者们皆以士子礼仪作为宗教之经文正解,乃抵御世俗私心之风气而推行公礼于公心;乃清凉于人性之自主自由其境,乃清脆于民主之公序良俗其声,乃自省自律于独善其身,乃长上对幼下施以关怀和体恤于扶弱济贫解困也;虽然太阳下午而落,月亮乃中旬过半而圆缺轮回,个体人身于生死,历史朝代更迭于兴衰,然而终有北极星高悬于北斗星阵序列之上,人类社会之文明开明之觉悟毕竟持续向前向上迈进与上升。        私礼以其等级制度维护主子们作威作福而欺骗下面百姓而使迷信盲从于赦罪祈福其宿命,不允许奴才去和上面主子比较、算计、论公平、讲道理,因为畜品本身即被私产。        畜品虽然遭受戒欲之驯化和调教,却终究怀有兽性,由作用力到反作用力而有压迫便有反抗;上行下效乃公礼于客观法理,主子不让奴才跟自己学,奴才也会偷偷效仿,即当奴才者必有当主子之心;于是乎奴才们背地里藏着毒、憋着坏而伺机作乱,其实奴才必小人而令主子防不胜防。总有一天,奴才不再对主子听命和依从,其用察言观色、巧言令色、阿谀奉承之谄媚把主子赶下台,篡位乃奴才早已期待而不可耐之欲望,届时主奴关系之私礼会反而待之也。        经文有正反,礼仪有公私,其相伴随行于辩证也。 ——(完)

浏览(67)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