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庄子》一逍遥游6逍宾说【二】
新解《庄子》一逍遥游6逍宾说【二】2019-10-28-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zTw4ptHYVQ&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9&t=538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逍宾说【二】
解析《庄子》一、逍遥游之——
(六)、逍宾说——(续)
庖(厨房;厨师)人虽(虽然;即使)不治疱(皮肤上长出像水泡之小疙瘩),尸祝(祝愿;削,断绝)不越(跨过阻碍,跳过;不按照一般之次序,超出范围;声音、情感昂扬;抢夺;叠用以表示发展和变化;周朝国名;指浙江东部)樽(古代盛酒器具;樽俎——古代盛酒食之器具,后来常用作宴席之代称)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之器具;古代切割肉类之砧板)而代之矣。”
即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顺应公礼于人文社会,抵御各种歪风邪气及不良习气之诡辩,那么人类生存环境便会因文明开明之觉悟而呈现自由空间且不断扩展而无穷尽,相比人品之下,那些畜品之苟且、兽品之凶恶又怎会立足于人间呢?
所以说:做人便要自己管得住自己,自恃高贵者不会有功于社会,觉悟者不会以任何名义自居于礼仪之名分。
传说,上古尧帝依照公祭而传位于应缘者,尧帝讲:朗日晴空或明月高悬之时,火把还不熄灭,如果是为了照亮,也太牵强了吧!及时雨降临,田地不涝不旱,如果还去灌溉,那么这种恩惠反倒是出力不讨好!现如今社会公众皆乃怀士子之品质而依照公礼自上而下效法于自省自律,我却依然冒充神鬼接受公祭,我自觉于有失公德,还望接受公位于香案,秉承公礼自上而下表率于仁爱。
那应缘人讲:士子风范使社会安定太平于遵循公礼且自上而下效法仁爱,公礼之推行已然取得和平之功效;那么此时我还要去冒充人品于公祭,我将要以神品之名分吗?所谓公祭之神品名分,其实一直都是人文繁衍与传承当中人们尊崇客观法理之公序于公礼呀!我能够统领且作为客观法理而高居于人品之上吗?任何生命主体皆在客观公序范围之内,鸟巢筑于丛林深处而自据为领地,而实占不超过一根树枝;鼹鼠喜饮,其心存霸河之念,而实占不超过那一肚子水。归结权贵之吉庆与欢乐,在于其王者之地位,而王者法则乃动物之兽品,又怎可冒充神品于公祭呢?!人文社会便是崇尚人品而规范王者兽品!本人不会去使用私礼而高居于神品对下面去胡作非为。归根结蒂,说到治理或管理,厨子加工尸肉而即便不去治疗那肉皮之水疱,作为肉料也只会成为宴席之菜品而不可能僭越为掌勺之厨师;也就是说,有觉悟者自己管自己而根本用不着君主,无觉悟者自己管不了自己而自然被管。
客观法理乃主,主观意志乃客。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