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江架空晁盖看张又侠架空习近平
中国的政治传统就是在权力体系内讲究排座位。这体现在头衔和仪式上的座次上。因为中国权力体系的决策方式是由长官最终拍板,而不是民主决策,少数服从多数。不论是决策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是由长官最终拍板,一锤定音。这样就必须在权力体系内,分清每个官员的高低位次。过去如此,中共现在也是如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四中全会后中央军委的组成,似乎能够解释张又侠已经架空习近平,几近乎梁山泊宋江架空晁盖。现在中央军委的座次与宋江上山后,梁山泊好汉的座次非常相像。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無為軍,張順活捉黃文炳”写道:
且说四个守山寨的头领吴用,公孙胜、林冲、秦明和两个新来的萧让、金大坚、已得朱贵、宋万先回报知,每日差小头目棹船出来酒店里迎接,一起起都到金沙滩上岸,擂鼓吹笛,众好汉们都乘马轿,迎上寨来。到得关下,军师吴学究等六人,把了接风酒,都到聚义厅上,焚起一炉好香。晁盖便请宋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宋江那里肯,便道:“哥哥差矣。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晁盖道:“贤弟如何这般说?当初若不是贤弟担那血海般干系,救得我等七人性命上山,如何有今日之众?你正是山寨之恩主;你不坐,谁坐?”宋江道:“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再三推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左边一带,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论年甲次序,互相推让,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矮虎、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共是四十位头领坐下。大吹大擂,且吃庆喜筵席。

头四把交椅,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究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这四人相当于梁山泊的决策层了,颇似中共当前军委的组成。习近平排第一位,头衔最高,军委主席,但已被架空,相当于晁盖;张又侠排第二位,军委副主席和政治局委员,相当于宋江,掌握最终决策权;张升民排第三位,头衔是军委副主席。相当于吴用,先效忠晁盖,见宋江势大,便改换门庭,效忠宋江;刘振立排第四位,头衔是军委委员,相当于公孙胜。晁盖的旧部人员稀少,只有林冲等9位;而宋江人多势众,有花荣等27位,是晁盖旧部的3倍。张又侠清洗了习近平在军中的担任重要职务的亲信,现在一大批中将代行过去上将担任的职位;也将“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升任上将和排座次。
为何四中全会后,张升民在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同时,未按惯例升任政治局委员?原因就在于不能让张升民与张又侠平起平坐。如果他俩平起平坐,虽然大多数时间意见一致,但难免有不一致的时候。遇到不一致的情况,那谁说了算?就只好又让习近平去决断。达不到架空习近平的效果。而张升民的头衔低于张又侠,张又侠就可以做最终决断。
从习近平的角度来考虑,他应该反而支持张升民升任政治局委员。而张又侠反而不愿意支持张升民升任政治局委员。其它有发言权的中共高官可能也倾向于反对张升民升任政治局委员,以架空习近平和维护军队最高层的稳定。张升民本人可能也愿意位居张又侠之下,不愿居功自傲。
那么,四中全会不将张升民升为军委副主席行不行?也不是不可以。但不是稳妥的选择。张升民整肃有功,理当有所奖掖。况且,军中整肃和人事改组还得继续深入,将张升民升为军委副主席,增强其权威,有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中国仍然还是儒家社会,儒家的“尊尊亲亲”仍然是中国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支配着中国社会的运行,人际交往和制度安排。中共政权也仍然是一个王朝,初始权力由暴力夺取,权力的转移以继承而不是靠选举重新获取。只是继承规则由“家天下”转为“党天下”。所以,当今中国的诸多社会和政治事件,人事的安排和权力的运作都会在过去的社会和王朝中找到影子。但也不能刻舟求剑,完全套用。毕竟形式上和规则上有所变化,只是最核心和最基本的规则没有变化。
2025年1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