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7945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从美国三位一体核武库内部学到了什么?


发表时间:+-

纳维德·贾马利(Naveed Jamali)是《新闻周刊》特约编辑,也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完整记录美国核三位一体全部三个组成部分的记者。他曾是海军老兵,也曾在美国情报部门任职,目前主持《新闻周刊》的“非常规”栏目。2025115, 纳维德·贾马利先生在 《新闻周刊》杂志 发文,报道了他从美国三位一体核武库内部所学:

为了完整了解美国核三位一体,我曾登上B-52B-2隐形轰炸机,进入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并在弹道导弹潜艇上潜入深海。由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核轰炸机组成核三位一体,是美国战略威慑的支柱。它确保任何对手都无法削弱美国应对核打击的能力。传达这种战备状态是威慑可信的关键。这正是核稳定的核心悖论:为了维护世界安全,我们必须随时准备使用有史以来最危险的武器。

这种战备状态不仅源于技术,更源于随时准备使用技术的人员——这才是威慑的核心。在三位一体核力量的各个方面,我发现美国的核武器并非静默无声、等待世界末日降临的工具;它们每天都在通过持续不断的、无声的威慑力量发挥作用,向俄罗斯和中国等对手发出信号:任何针对美国的打击都将在开始之前就失败。尽管三位一体核力量的许多内容仍属机密,但显而易见的是,操作这些武器的年轻男女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和纪律性,而传达这种承诺与推进我们的技术同样重要。

这三位一体(指美国、美国和美国)的另一个显著共同点是,操作这些系统的人员年轻,而机器本身却很老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们驾驶的飞机、他们操控的潜艇以及他们监控的导弹都已老旧不堪。以B-2隐形轰炸机为例,它流线型的三角翼设计至今仍充满未来感,但它首飞至今已超过30年,那时GPS甚至还没有投入使用。登上它的驾驶舱,我惊讶地发现,虽然驾驶舱很宽敞,但感觉却不如大多数现代商用客机的驾驶舱现代化。B-52和民兵III导弹则更老旧,诞生于冷战初期。就连我登上的俄亥俄级潜艇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服役的。虽然这些系统都经过不断升级,至今仍然威力十足,但它们毕竟是另一个时代的遗物,这证明威慑力不仅取决于技术,更取决于那些使其保持有效性、可靠性和战备状态的人员。

如今,威慑任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就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重要会晤前夕,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宣布,他已指示五角大楼与俄罗斯和中国“平等地”开展核武器试验,并且这一进程将立即启动。“他们似乎都在进行核试验,”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我们不做试验,我们多年前就停止了。但既然其他国家都在做试验,我们也应该做。”

与此同时,另一个参与者正在迅速改变核格局:中国。近年来,北京大力扩张其核力量,建造新的导弹发射井,并研发先进的潜射弹道导弹。美国科学家联盟估计,中国目前拥有约500枚核弹头,其中约440枚可通过陆基、海基或空基投放,到2030年代初可能超过1000枚。与几十年来一直受军控条约约束的美国和俄罗斯不同,中国不受此类限制,这标志着一个由三个核力量并存的超级大国而非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新时代的到来。

这一现实使得美国的“三位一体”核力量比冷战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它是唯一能够同时有效威慑俄罗斯和中国的核力量。潜艇确保了核力量的生存能力,陆基导弹提供了快速反应能力,轰炸机则提供了可见且灵活的威慑力量。它们共同构成了战略骨干,即使技术、地缘政治和领导层发生变化,这一骨干也必须保持不可动摇。

然而,在近距离观察了“三位一体”核力量之后,我意识到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非导弹或武器,而是人。大平原下,值守舰艇的船员们默默无闻地保持着专业精神;黑暗海洋中,水手们悄无声息地航行;飞行员们准备着比他们父母年纪还大的飞机——正是这些构成了美国威慑的核心。正是他们的能力和沉稳,而非耸人听闻的标题或空洞的言辞,才使得核战争成为不可想象的威胁。

威慑是一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的游戏,一场在寂静和阴影中进行的较量。没有胜利,只有警惕,因为在这场游戏中,我们永远无法真正获胜,但我们也永远输不起。


浏览(48)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