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一学而6范学说【二】
新解《论语》一学而6范学说【二】2018-12-12_21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4MGLN_gVQ&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2&t=2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六)、范学说【二】 解析:《论语》第一篇——学而之—— (六)、范学说【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悌(悌人,使人悌)子(有学问有修养之男人),入(合乎)则(规范)孝(效),出(引用发出)则悌,谨(小心,郑重)而信(凭据,依照),泛(广泛,公平,博大)爱众(身下大众),而亲(亲自,亲力亲为,身体力行)仁(施行仁爱)。行(行业,排行,行列;道,为人处世之道)有余(本人,自己)力(努力),则(规范)以(依)学(学问)文(柔和,不猛烈)。” 即作为有学问有修养之开明长上者,受人尊敬,是由于其合乎规范原则而使人效仿追随,所以其引用发出之规范才能被人认可并遵守,对于规范制定之合理性,要小心郑重、要讲真凭实据、要符合现实具体情况,爱护身下大众要一碗水端平、公平合理,要亲自身体力行去施行仁爱而不要光说不做或空喊大道理或仅指派下面去做而自己不去做;在施行仁爱之道路上,要有自己本人之努力,规范之推行要依据学问和知识经验,要柔和,不能强行猛烈实施。 鉴正语:上仁爱,下孝悌;上原则,下规矩;即长上对幼下施以仁爱,则幼下方能对其长上敬以孝悌;长上自守原则,幼下本循规矩;若其仁爱与孝悌通通驱压于幼下而令其遵守奉行,虽看似维护长上之权威,而实则岂非驯化禽畜于奴才之境地?试想,为家者,为国者,其员其民皆愚蠢可欺之奴才,则家如何能旺?国如何能兴焉? 况其幼下不堪愚化及重压而焉能不反之耶? 此当真为圣言贤文之初衷? 其实《论语》早有戒子慎学之言:“为人谋而不忠乎?” 唯立说者怀公心为名声,而传学者或揣私心图利益,其初心不同耳!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