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论语》一学而13亲教说14位教说15律教说16自教说【一】
新解《论语》一学而13亲教说14位教说15律教说16自教说【一】2018-12-15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buZ9vKiA1E&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3&t=1242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三)、亲教说(十四)、位教说(十五)、律教说(十六)、自教说【一】 解析:《论语》第一篇——学而—— (十三)、亲教说——有子曰:“信(事实,凭据)近(趋向于)于义(情谊),言(所说过之话)可(可能)复(反转)也。恭(恭敬)近于礼(公序良俗,公共秩序),远(远离)耻(羞愧)辱(玷辱)也。因(沿袭,凭借,根据)不失其亲(亲自,亲身,亲力亲为),亦可宗(被效法、师法)也。” 即:有读书人讲:如果事实凭据趋向于人情,那么所说之话,就可能发生反转。为人恭敬如果切合公序良俗,就不会丢失身份脸面。如此持续下去,以身作则,就会成为被效仿之榜样。 (十四)、位教说——子曰:“君(长上对幼下之道,称位配位,以身教化于下,上行下效)子(身下有修养之人,学生)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敏(灵敏,敏捷,积极而不怠惰)于事(从事,做事情)而慎(谨慎小心)于言(说话)就(紧接着)有道(方向,方法,道理)而正(使位置正,使端正)焉,可谓(说,叫做)好(容易,便于)学(模仿)也已(到此为止,停止,到顶点)。” 即:作为长上对于幼下之道,应当以称位、配位为原则,以身教化于下,上行而下效;自身做到不贪食及贪图安逸,做事积极而不怠惰,说话小心谨慎不妄言,于是自有道理使身下自行矫正,这也是最容易被下面模仿的了。 (十五)、律教说——子贡曰:“贫而无谄(献媚,卑贱地向人讨好),富而无骄(傲慢,自认为了不起),何如(怎样)?”子曰:“可也。未(不要)若(像)贪而乐(乐于),富而好(喜欢玩耍,玩弄)礼(公序良俗之礼法)者也。” 子贡曰:“诗(诗经)云:“如切(加工骨器)如(好比,好像)磋(加工象牙器),如琢(加工玉器)如磨(加工石器),其(做人及做学问)斯(这,于是)之谓(说法)与(欤,乎)?”子曰:“赐(敬辞,所受之礼物,即领教了)也,始(初学,最初)可(可以),与(给,交往,友好,赞许,参与)言《诗》(言诗——诗之律,格律,规则)已(到顶点)矣,告(表明)诸往而知(主管,掌握)来者。” 即:子贡说:贫穷但不要谄媚,要有起码之自尊,富有但不要张狂傲慢,那会引起嫉恨,做人能做到这样子,应该可以了吧?先生说:很好。但不要像乐于贫穷一样,穷欢乐,也不要日子过得好一点就瞎讲究,打着维护遵循公序良俗之旗号而玩弄礼法。 子贡说:诗经上所讲之加工骨、牙、玉、石器之工序,那么由此推理做人和做学问到此种程度,并教化于人,可以这样理解吧?先生说:领教了,但这只是初学者之对《诗经》之解读,参解探讨格律诗,其终极顶点是格律,即规则,这表明古往格律而格律今来呀!也就是说,规则贯通古今。 (十六)、自教说【一】——子曰:“不患(祸害,灾难;忧虑,害)人(人之品质,性格,名誉;自己,做人,本人)之,不已(自己亲自)知(主管,掌管,管理),患不知人(本人)也。” 即:祸患不在于没有自己亲自去实施管理,即不在于上管不了下,而在于为长上者根本不管理约束自己或管不了自己本人。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