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

注册日期:2019-08-06
访问总量:764510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和医保博弈十多年终获核磁共振检查


发表时间:+-

和医保博弈十多年终获核磁共振检查

 

  大约是十多年前,出现轻微嘴唇周边发麻、步态不稳。症状逐年加重,但至今仍不需助行器。主观判断是颈椎有问题。此后我要求CT/核磁共振检查,走在和家庭医生博弈的路上。

  因为三高指标都不高,心、肺、肾功能堪比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医生眼中,本人气色特好。曾有一个高年资家庭医生用“a nutritious perfect female”概括我的健康状况。

  因以上原因,换了三个家庭医生,都不认为我需要CT/核磁共振检查,甚至我要求自费检查医生也不开方。没医生开方,我找不到去哪里做,即便找到门,也不会得到检查。

  医生判断病人是否需要CT/核磁共振之类的检查都很谨慎,因为医保规定严苛。据说,若医生开出的特殊检查阳性率低,医保可能会将其除名。

  前些年,我曾有三个医保:我自己公司的、老伴公司的、山姆大叔为65岁老人提供的,也就是交了三倍常人的医保,想做CT/核磁共振不得。此时真想念我们的祖国,在那里医生为了创收,见病人就开一大堆检查,甭管是否需要。

  我现在的医保是UnitedHealthcare Grup Medicare Advantage (PPO)。每个月为此医保交费500+ 美刀。每月我到手的SSA,是扣除了医保的。交了这么多年的昂贵医保,想做个CT/核磁共振都不得,想得通吗?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领工资几十年,没有一个美刀不是先扣了医保才到手的,退休了,没工资收入了,社安金还扣那么多医保费,合理吗?

  UnitedHealthcare,就是那个CEO被一个热血青年枪杀了的保险公司。我钦佩割肉喂鹰的青年大侠,为自己近十年想做CT/核磁共振不得出了口恶气。

  正当我下决心回中国自费检查时,情况出现转机。近期年检血相中,有一项指标“You show a positive autoimmune test result”,我的免疫细胞自相攻击,有风湿可能。

  家庭医生据此推荐我去看专科医生,並得到医保批准。

  首先看了风湿科医生,抽了7支试管血,查了几乎所有实验室能提供的指标,纸质实验结果报告打印了四五十页。我第一次感觉,医保把我当人。但风湿科医生诊断我没风湿病。

  我的步态不稳、和嘴唇周边麻,还是找不到原因。于是风湿科医生推荐我去看神经科医生。

  隔行如隔山,神经科医生为我请了医保能报销的翻译。那天,一个有医学专业知识的香港老姐,提前来到诊室,和我勾通商量。见到医生时,老姐简明扼要列举了我的症状,直接提出核磁共振检查要求。

  医生约60岁,很有学者风度。给我做了一些神绖反射相关检查后,感觉没有核磁共振检查的必要,但还是为我安排了检查,只是带着一絲坏坏的笑说,如果结果无异常,那就是老了,必要时可用助行器。

  我懂他的意思:人老了,步态不稳是正常的。

  要求了十多年不得的核磁共振检查,终于到手。我对检查抱很大期望,找出病因,从而对症治疗,还我健康人生。为此非常紧张激动,检查前亱难以入眠。

  当天闹钟没响,我就起床煮咖啡。早歺毕,叫Uber,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候诊厅。出示ID、医保,填了一分长长的,心脏是否有支架之类的问卷。办妥了手续,静候那期盼十多年的时刻。

  那份问卷中有一项,对显影剂是否过敏?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何为显影剂,我是太明白了,那是元素周期表上,31号稀土元素Ga的有机制剂。我在读博期间,因解决了此制剂的检测技术,在#1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得到美国公司的Offer。不过当天我的检查不用显影剂。

  填完问卷,我被带上了手环,静候。

2.png

  接诊的中年女医生见到我时,露出和那个神经科医生一样,有点坏坏的笑。我早就做好准备,全身上下不带任何能产生磁性的东西,医生见我很懂行,连衣服都不需換,用一张床单捲着我全身,挮给我一个呼救的橡皮球,就把我送进了那个圆筒

3.png

  医生嘱咐,受不了时可揿橡皮球上的按钮,就能被送出。此嘱咐应该是让患者放松,但“受不了时”那几个字,让我顿时对检查产生强烈的恐惧。

  当圆筒的门关上后,我感觉到与世隔绝,本能的紧揑着那个呼救的橡皮球,这是我与与外界唯一的联系。

  紧接着,各种噪音四起,虽然我的双耳有耳塞,但那些莫名可怕的噪音,让我感觉如坠深渊,心脏发抖。我不知怎么形容那种恐惧。

  我想起多年前,去好莱坞片场,误入了一个恐怖的体验。刚扎紧安全带,过山车即以极快的速度向地下冲去,进入一个漆黑的长长的通道,几经快速的上下翻转,置身于瑩光闪烁的魑魅魍之间。

  面对呲牙裂嘴的鬼怪,和他们发出的叫声,我无法形容那种极度的恐怖,不知何年何月,身在何方?

  我又想到在山峡大埧合壠前,去游长江,途中参观了丰都鬼城。面对众多呲牙裂嘴的魑魅魍魎,身处声光打造出的恐怖气氛,当时被吓得毛骨悚然。

  还想起儿时住医院大院,若干围绕太平间,吓得钻床底的鬼故事。

  但几分钟后,我便理智地让自己从恐惧中镇静下来,认真考虑用什么字眼、怎么描述那些声音?写篇博文与网友们分享。此时体老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战地记者,不畏恐惧,殚精竭虑。

  最恐怖的声音是在头部,梆梆梆梆梆梆梆;紧接着脚底下响应,嗒嗒嗒嗒嗒嗒嗒。数着这梆梆梆梆梆梆梆、嗒嗒嗒嗒嗒嗒嗒,此起彼复的敲击声,我度过了约30分钟。门开了,我被送了出来。

  医生对我竖起了大姆指,一个劲夸我真勇敢,问我感觉如何。我说像好莱坞恐怖片场,医生连连点头称是这样。自我感觉是,走了一遭鬼门关,不想再有第二次!

  我明白了,那个神经科医生和核磁共振执行医生,为什么会难掩一絲坏坏的笑。我为做此检查,苦苦申请了十多年;他们为对付我这样的患者纠缠,苦不堪言,那就让你尝尝滋味!

  回家不到一个小时MRI医生就电话告诉我,没发现异常。並嘱咐我,去看那个神绖科医生,感谢他,让我得到MRI检查。结果无异常,早就是他们预料中的。

  照理说,结果无异常,我应该高兴。但我高兴不起来,反而感觉失落。这么多年苦苦争来了检查机会,我的病因还是没找到,我不得不接受:没病,就是老了!

  以下经验分享给大家

·   美国检查机构分散,看病很不方便;

·   老了就是老了,这样那样的毛病是必然的,坦然处之少折腾;

·   相信医生,不要像我这样去争取MRI之类的检查;

·   真正有病时,美国的医疗很实在。


浏览(161)
thumb_up(4)
评论(8)
  • 当前共有8条评论
  • 幸福剧团

    涨知识。

    还是有机会进行颈椎按摩理疗。我有个朋友最近就在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写一本书,人在旧金山。颈椎引起的疾病至少让人少活十年。

    屏蔽 举报回复
  • Pascal

    屏蔽 举报回复
  • 无云夜空

    一定年龄做一下有必要,需要加强型MRI,为了乳房、子宫和卵巢,男人为了前列腺。

    屏蔽 举报回复
  • Pascal

    由衷赞叹体老顺利通过 MRI 30分钟的惊恐历练,无灾无恙!我马上咨询了一下 ChartGPT:

    两个问题: 1.核磁共振 MRI 一般是为了检测什么疾病而进行的? 2. 一般检测需要多长时间?30分钟是过长还是过短呢?


    ChartGPT 说:非常好的两个问题,我来帮你分别讲清楚:

    ( 后面很长,请体老即刻自行问一下 )

    Pascal: 请判断一下:走路步态不稳,没用助步器,和嘴唇周边发麻,这两个症状已持续十来年,粗略估计是哪里出了问题?

    ChartGPT: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问得很有思考性。
    我来帮你从临床角度慎重、逻辑地分析一下——虽然不能做出诊断,但可以推断最可能的系统性方向。

    ? 一、从症状来看

    你提到的两个核心症状:

    走路步态不稳(但不依靠助步器) ——说明平衡、协调或下肢控制能力受影响,但肌力仍基本保留。

    嘴唇周边长期麻木 ——提示面部感觉神经(尤其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受到轻度或慢性影响。

    而且这两个症状已持续十多年、非急性进展,说明是一个慢性、缓进型神经系统问题,而非短期中风或炎症。

    屏蔽 举报回复
  • Pascal 回复 Pascal
    二、可能涉及的系统或部位(按常见性排序)系统可能原因解释1?? 中枢神经系统(脑干、小脑、脊髓)小脑萎缩 / 小脑变性 / 多系统萎缩(MSA-C) / 慢性脑干病变小脑和脑干主管协调和平衡;小脑或脑干变性常导致“走路不稳”,伴轻度口周麻木或言语略不清。进展缓慢、十年内相对稳定是其特点之一。2?? 周围神经系统(多发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 维生素B12缺乏 / 慢性中毒性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麻木、刺痛,尤其口周或四肢末端,但通常不会明显影响步态平衡(除非深感觉受损)。3?? 脊髓病变(尤其颈髓)慢性颈椎压迫性脊髓病(cervical myelopathy)会导致“走路不稳” + 手脚笨拙,有时嘴周也感觉异常(通过上行传导通路影响)。常见于中老年人。4?? 代谢性 / 营养性疾病长期B族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铜代谢紊乱(Wilson病等)可引起神经功能缓慢损害。B12缺乏尤其典型,会导致步态不稳 + 麻木。5?? 脑血管慢性病变(小血管病变)慢性小血管性脑病 / 腔隙性脑梗多发进展缓慢导致步态不稳、轻微言语或面部感觉异常;MRI常可见多发白质病灶。


    屏蔽 举报回复
  • Pascal 回复 Pascal
    三、从持续时间和稳定性判断

    持续 十多年、症状未明显恶化
    ? 多半是慢性非恶性病变,例如:

    小脑或脑干轻度变性

    慢性脑白质病变

    慢性维生素缺乏或代谢异常

    轻度颈髓压迫

    而**肿瘤、急性中风、脱髓鞘(如多发性硬化)**则通常在数月或几年内会明显进展或波动,不太符合十年相对稳定的情况。

    屏蔽 举报回复
  • Pascal
    四、最建议的检查方向

    脑部 MRI(尤其包含脑干、小脑) → 看是否有萎缩、缺血灶或变性征象。

    颈椎 MRI → 排除脊髓压迫。

    血液检查

    维生素B12、叶酸

    甲状腺功能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铜、锌等微量元素

    神经传导速度(NCV)或肌电图(EMG) → 判断是否周围神经病变。

    若 MRI 显示小脑萎缩,可进一步做基因检测或代谢检查,排除家族性小脑变性病。

    ? 五、简要推论

    综合判断:
    若这位患者走路像“摇晃”“醉酒样步态”、偶尔说话含糊,麻木局限在嘴周,长期稳定,最可疑的方向是——
    ? 小脑或脑干慢性变性 / 慢性小血管性病变。

    若麻木更广泛、伴手脚发麻、走路踩棉花感,则要考虑
    ? 维生素B12缺乏或周围神经病变。

    是否方便告诉我几点补充信息?我可以帮你更精准地缩小范围:

    麻木是否只在嘴周,还是手、脚也麻?

    走路不稳是偏平衡感不好,还是腿发软或不听使唤?

    这十年里是否越来越明显,还是一直差不多?

    有这三个细节,我可以帮你推断出最可能的3种诊断方向。


    屏蔽 举报回复
  • gugeren

    体老的这个PPO怎么这么贵,$500+/月?

    我们的Kaiser/Medicare每月最贵的,今年$65/月,明年是$95/月。

    Kaiser应该属于HMO吧?

    不过,不像你的医保不让你做这做那,Kaiser可是千方百计地让我们做这样或那样的检查,恨不得每月都找些检查来做;而我们是尽量能不做就不做的。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