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5103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印度-中国关系缓和是真的吗?


发表时间:+-

珊蒂·德索萨(Shanthie DSouza)博士是 Mantraya 战略研究所 (MISS) 的创始人和总裁,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高级研究员,以及印度果阿海军战争学院的客座教授。德索萨于 2025 10 28 日在《解读者》发文称,由于生存差异和长期不信任使得当前印中关系的正常化进程极不稳定:

本周,印度私营航空公司靛蓝航空(Indigo)的一架A320客机执飞了从加尔各答飞往广州的航班。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印中直航五年来的首条航线。2020年,由于边境对峙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直航一度中断。11月,包括中国航空公司在内的更多航班将恢复运营,连接新德里与中国各大城市。恢复直航是两国为克服过往的不信任和敌对关系而采取的一系列建立信任措施之一。两国关系似乎正在缓和。然而,仔细分析后会发现,这种缓和显得更为谨慎和脆弱。

近几个月来,双方都推出了更多建立信任的措施。

202410月在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以来,印中两国在稳定边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双边会晤。尽管印度反对党批评此举是临时之举,巩固了中国对大片原属印度控制的土地的控制,但启动关于争议边界问题的谈判进程已经展开。实际谈判进程或许不会取得太大成果,但它为新德里争取了更多时间来发展其边境基础设施,以与中国的水平相匹敌。

近几个月来,双方都推出了更多建立信任的措施。20256月,中国同意印度的请求,恢复了前往西藏圣山和圣湖冈仁波齐峰的朝圣活动。同年8月,北京还解除了对印度特种肥料、稀土和隧道掘进机的禁运。作为对中国友好姿态的回应,印度于 2025 7 月取消了对中国游客长达五年的限制性签证程序。

2025825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左中)在新德里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右中)。(图片来源:印度外交部/Flickr

 

如果说两国间频繁的高层互访是修复紧张关系的标志,那么印中两国的互访次数都远不止一次。今年6月和7月,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和外交部长苏杰生前往北京会见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月,王毅访问新德里,与多瓦尔就中印边界问题举行了第24轮特别代表会谈。当月晚些时候,印度总理莫迪前往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在会外会见了习近平主席。印度外交部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的积极势头和稳步进展”表示欢迎。

双方重申关系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取代了过去四年频繁的尖锐交锋,这似乎已成为新的常态。然而,关系正常化的愿景仍然主要停留在愿景层面,双方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在尝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更广泛背景下,这些分歧显得尤为明显。

尽管双方都试图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将缓和描绘成一种战略需要,但两国都没有回避那些导致彼此分歧或可以利用其影响力的议题。

目前印中关系的解冻正值川普政府对两国加征高额关税之际。中国将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50%的关税视为将印度从美国势力范围中拉出来的良机。然而,对于新德里而言,其大国雄心与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这或许主要是一个如何在不牺牲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管控与中国关系的问题。不出所料,莫迪8月访华之前,先对东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他回国后并未出席在北京举行的胜利日阅兵式,该阅兵式旨在庆祝中国在二战中战胜日本

7月,印度高级军官指责中国在20255月印巴短暂冲突期间向巴基斯坦提供后勤援助。中国一方面试图与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三边关系,另一方面又试图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立三边关系,这加剧了新德里长期以来对被中国“珍珠链”包围的担忧。对中国而言,印度对“一个中国”政策的回避以及与台湾关系的加强仍然是其不满之处。达赖喇嘛转世问题以及印度一位内阁部长建议此事由藏人内部处理,引发了中国的愤怒,中国甚至将其描述为双边关系中的“一根刺”。在贸易方面,印度媒体目前热议将对来自中国的特种肥料实施新的限制。

尽管双方都试图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将缓和描绘成一种战略需要,但两国都不愿回避那些令彼此产生分歧或能带来谈判筹码的问题。这使得现状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也极不稳定。两国之间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和竞争仍将是两国关系的主要特征。


浏览(10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