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49933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制定第五条条约, 应对中国的贸易霸凌


发表时间:+-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地缘政治与外交政策系主任兼乔治城大学教授维克多·查(Victor Cha),美国韩国经济研究所学术事务主任艾伦·金(Ellen Kim)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安迪·林(Andy Lim)20251027日上午在《华盛顿邮报》发文认为,贸易依存是双向的,中国并非唯一拥有影响力的国家。他们呼吁制定类似北约共同防御承诺的第五条条约, 应对中国的贸易霸凌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地缘政治与外交政策系主任兼乔治城大学教授维克多·查(Victor Cha),美国韩国经济研究所学术事务主任艾伦·金(Ellen Kim)和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安迪·林(Andy Lim)20251027日上午在《华盛顿邮报》发文认为,贸易依存是双向的,中国并非唯一拥有影响力的国家。他们呼吁制定类似北约共同防御承诺的第五条条约, 应对中国的贸易霸凌

本月,中国贸易武器化行动频频。上周,北京对一家韩国航运公司的五家美国子公司实施了惩罚性制裁。此前,中国于109日宣布对稀土矿物实施全面出口管制。中国官员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采取此举,本周可能同意暂停中国的限制措施一年,但事实上,这只是中国长达三十年的权力博弈中的最新一幕。

唐纳德·川普总统正在亚洲访问,他应该考虑如何与盟友和伙伴合作,制止这种霸凌行为。单凭一己之力,中国经济施压的目标国家很难,甚至不可能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前站稳脚跟。但如果他们联手行动,就能一劳永逸地遏制中国的胁迫。

鉴于中国正在部署其经济实力,以实现经济领域以外的目标,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利用其庞大的市场,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政治选择。其目标并非传统的保护国内市场,而是试图改变目标国家在台湾、西藏、香港、新疆以及其他被中国共产党视为核心利益的领域的政策。

在习近平主席的领导下,这种贸易武器化急剧增加。我们三人整理了一份数据集,追踪了过去28年来中国经济胁迫的案例,其模式清晰可见:1997年以来,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政府实施了23起定向施压,针对单个公司的施压则有582

2012年,中国因领土争端停止进口菲律宾香蕉。2020年,由于堪培拉呼吁对新冠病毒的起源进行独立调查,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高达218%的关税,并禁止从10家加工商进口牛肉。美国公司苹果、亚马逊、联邦快递、谷歌、英特尔、麦当劳、微软、耐克和沃尔玛都因各种涉嫌违规行为而遭到中国的报复,包括反对在网站和产品上标注香港和台湾,或反对在寄送包裹或销售T恤等行动中将香港和台湾视为支持香港抗议活动。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政府或公司都会迅速让步,以尽量减少损失。中国将胜利收入囊中,转而瞄准下一个目标。

然而,如果川普不是对欧洲和亚洲伙伴征收关税,而是试图让他们达成一项集体经济威慑承诺,情况会怎样?本着北约第五条共同防御承诺的核心精神,这样的承诺将把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胁迫视为对所有国家的经济胁迫——整个集团都将予以报复

贸易相互依存是双向的,中国并非唯一拥有影响力的国家。事实上,中国胁迫的目标出口了近600种中国高度依赖的商品和原材料。

七国集团加上澳大利亚和韩国,共生产约600种中国高度依赖的商品,价值370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132种,日本出口147种,韩国出口48种,加拿大出口26种,澳大利亚出口22种。这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从银粉(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和锂辉石(用于锂电池)等中间产品,到龙虾、优质白兰地和用于足球场的肯塔基州冷季蓝草种子等奢侈品,不一而足。

目前,中国认为这种贸易依赖不会带来任何风险,因为它认为没有任何目标敢于报复。如果各国共同承诺使用高度依赖的商品来针锋相对地回应中国的经济恐吓,中国将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出口国联盟甚至可以阻止中国持续利用关键矿产。虽然中国占据着这一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其钢铁和电动汽车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贸易来获取镍及其相关副产品。中国进口的镍合金、棒材、杆材和型材超过80%来自美国、日本和德国,而中国进口的镍催化剂和镍制品中,57%分别来自美国和德国,55%分别来自美国和韩国。由于中国镍储量仅占世界总储量的4%,因此缺乏可行的国内替代方案。

集体经济威慑已被证明行之有效。为了回应中国2021年因立陶宛在台湾开设办事处而对其实施的制裁,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并建立了一套用于认定中国胁迫行为的裁决体系。自202312月启动以来,欧盟的反胁迫工具在遏制北京进一步欺凌方面取得了相对成功。目前,亚洲尚无此类机制,美国也未参与其中。现在是时候建立一个了。

重要的是,集体经济威慑只有在中国采取行动时才会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战略的目的并非挑起贸易战,而是阻止中国破坏自由贸易秩序。无所作为或屈服于中国的要求,只会招致更大的恐吓。

集体经济威慑已被证明行之有效。为了回应中国2021年因立陶宛在台湾开设办事处而对其实施的制裁,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并建立了一套用于认定中国胁迫行为的裁决体系。自202312月启动以来,欧盟的反胁迫工具在遏制北京进一步欺凌方面取得了相对成功。目前,亚洲尚无此类机制,美国也未参与其中。现在是时候建立一个了。

重要的是,集体经济威慑只有在中国采取行动时才会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项战略的目的并非挑起贸易战,而是阻止中国破坏自由贸易秩序。无所作为或屈服于中国的要求,只会招致更大的恐吓。


浏览(11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