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坚持到底,美国撼动中俄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托马斯·杜斯特伯格(Thomas Duesterberg)于2025年10月28日上午在 《华盛顿邮报》发文称,要改变普京和习近平的行为,新的制裁必须持续有效:
唐纳德·川普总统本月对俄罗斯主要石油公司实施的严厉制裁,如果严格执行,将对摇摇欲坠的俄罗斯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而川普坚持己见。
重要的是,川普的命令首次允许对俄罗斯石油买家以及为石油贸易提供融资的银行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中国、香港和印度的银行。欧盟随后宣布的类似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制裁的影响。这些举措将严重损害中国,因为中国仍然需要进入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来促进全球商品和服务的流动,而这正是其增长模式的核心。
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川普是否会将制裁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以改变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行为?
川普重申了他计划于周四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与习近平会面的意图。最近几周,他已经至少三次改变了对普京施压的主意。川普会放弃对中国的二级制裁,以换取一项协议,比如美国大豆销售协议吗?
他不应该。他的新制裁措施立即见效。制裁实施一天后,中国主要国有石油公司宣布暂停购买俄罗斯石油。而那些通过莫斯科影子油轮船队购买大部分俄罗斯石油的小型“茶壶炼油厂”的采购情况仍不明朗。这些小型炼油厂迄今为止成功避开了西方阻止其非法购买的努力,但如果北京认定它们危及了其使用美元支付体系的渠道,它们就无法长期无视石油进口制裁。
印度或许也准备放缓进口。印度炼油厂目前是俄罗斯海运原油的最大买家,而且该国对欧洲的成品油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但美国和欧洲的新制裁措施涵盖了进口俄罗斯石油制成的成品油。与此同时,印度正试图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这无疑将成为其考虑是否切断俄罗斯石油供应的筹码。印度最大的炼油商信实工业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已暗示可能暂停进口。
给予制裁时间发挥作用的理由很简单。俄罗斯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央行和经济部长表示,由于乌克兰战争的需要,俄罗斯已濒临衰退。到2024年,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占莫斯科税收的32%。其主权财富基金的流动性已降至GDP的不到3%,而且它难以通过发行债券来弥补预算赤字。斯德哥尔摩转型经济研究所警告称,俄罗斯爆发银行业危机的风险正在上升。
回顾拜登政府,美国对俄罗斯石油贸易的政策核心在于避免引发油价飙升,从而对国内造成损害。石油制裁可能导致原油成本大幅上涨,这也是俄罗斯央行在暗示俄罗斯经济能够承受西方压力时所持的观点。拜登政府发起的部分制裁导致俄罗斯原油价格在战争初期大幅折价,削弱了莫斯科的战时预算。
然而,总体而言,全球油价保持温和。部分原因是美国原油产量创历史新高。沙特阿拉伯拥有充足的过剩产能,可以帮助替代俄罗斯的供应。美国和加拿大也有能力提高产量,尽管速度不如波斯湾国家快。即使在新制裁宣布之后,布伦特原油和西德克萨斯原油基准价格仍保持在每桶60至65美元之间,这几乎不会对西方经济体造成损害。
随着川普继续与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进行紧张的谈判,他必须坚持到底。他的制裁措施正在大幅削弱俄罗斯为其侵略战争提供资金的能力。对中国银行实施新的二级制裁,也可能导致普京失去获取所需技术的机会,例如半导体、机械零部件和其他战争相关设备。
川普向习近平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强烈的信号,表明终生支持这位俄罗斯朋友的代价——这一信号可能会对中国维持自身增长模式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别再谈那些表面文章了。中国需要赢得真正的让步。这些让步取决于对俄罗斯及其能源出口买家实施严格的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