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552497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印度、俄罗斯和中国的新三国协约并非同盟


发表时间:+-

华盛顿特区哈德逊研究所印度和南亚未来倡议主任阿帕娜·潘德(Aparna Pande)20251027日在 《地缘政治情报服务》杂志发文认为:在美国难以预测的形势下,印度正在重新平衡其外交政策;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使新德里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更加复杂了;印度寻求通过谨慎的接触保持战略自主。然而,她指出,印度、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新三国协约不属于同盟:

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SCO)很少像2025年在天津举行的峰会那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此次峰会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七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莫迪总理、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进行了合影和交谈。

美国总统任期内半孤立主义和反复无常的政策导致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混乱,这为中国和俄罗斯与印度等新兴大国接触创造了机会。中印关系的重启和“俄印中”三边关系的重启正在酝酿之中。这一“三国协约”的未来将取决于唐纳德·川普总统如何处理美印伙伴关系、中国如何处理长期存在的争端以及莫斯科如何调整其议程。

 

印度与中国的关系

自上次重大边境冲突发生五年后,中印关系显著改善。自川普第二任总统任期开始以来,中国一直树立着一个温和的全球大国形象,与所有面临美国贸易压力的国家进行接触。这其中就包括印度——美国的盟友,以及与澳大利亚和日本一起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和四方安全小组的重要成员。

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都是核大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错综复杂。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并经常在多边论坛上与印度结盟,但中国仍然是新德里的主要战略对手,这种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两国拥有3488公里长的边界线,这是两国之间最长的争议边界。长期以来,北京一直对印度向达赖喇嘛和数千名西藏难民提供庇护的决定感到不满。新德里仍然极其担心中国通过扩大对印度邻国的影响力来实施战略包围。

尽管中国已经与几个邻国解决了边界争端,但它一直不愿与印度采取同样的措施。两国在1962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印度以失败告终。三十年后,两国签署了边界协议。但随着两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的扩大,中国越来越愿意维护自己的主权。

2012年以来,中国不断占领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大部分未划定边界的小块土地。北京目前声称对印度大片领土拥有主权,包括印度西北部的拉达克地区和东北部的整个阿鲁纳恰尔邦。

华盛顿特区哈德逊研究所印度和南亚未来倡议主任阿帕娜·潘德(Aparna Pande)20251027日在 《地缘政治情报服务》杂志发文认为:在美国难以预测的形势下,印度正在重新平衡其外交政策;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使新德里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更加复杂了;印度寻求通过谨慎的接触保持战略自主。然而,她指出,印度、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新三国协约不属于同盟:

2001年成立以来,上海合作组织(SCO)很少像2025年在天津举行的峰会那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此次峰会是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七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莫迪总理、习近平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之间进行了合影和交谈。

美国总统任期内半孤立主义和反复无常的政策导致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混乱,这为中国和俄罗斯与印度等新兴大国接触创造了机会。中印关系的重启和“俄印中”三边关系的重启正在酝酿之中。这一“三国协约”的未来将取决于唐纳德·川普总统如何处理美印伙伴关系、中国如何处理长期存在的争端以及莫斯科如何调整其议程。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两国关系更加紧张。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避免在多边场合会面。2023年印度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时,习近平主席没有出席。但这种情况在天津峰会上发生了改变。两国领导人在会晤中互称对方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并谈到需要“相互尊重、共同利益和相互体谅”。

边界问题也取得了进展。 202410月,经过四年半的多轮谈判,两国签署了一项协议,以缓和控制线周围的敌对行动。显然,双方都希望在美国总统大选前缓解紧张局势。

自今年1月以来,中印两国领导人举行了数次高层会晤。8月底,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印度,并表示愿探讨“推进边界划定谈判的可能性”。印方称此次会谈旨在“降级、划界和边界事务”。

两国间航班在中断五年后恢复。签证发放也已恢复,中国再次允许印度朝圣者前往印度教圣地玛旁雍错。

在经济方面,有迹象表明两国可能会开展合作,尽管这种合作较为谨慎。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但贸易平衡仍然严重不利于印度。印度正在努力建设其工业基础,同时也依赖“世界工厂”中国提供从零部件到工业设备的所有产品。

2020年冲突之后,印度坚持认为,在外交和经济关系正常化之前,需要先在边境地区重建信任。印度政府加强了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并禁用了TikTok和其他中国应用程序。北京召回了在印度苹果工厂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并暂停了工业设备及其副产品的出口。

在对印度制造业关键设备实施了五年的出口限制后,中国于今年7月同意出口化肥、稀土磁铁和矿物以及隧道掘进机。新德里方面表示,将对来自中国的更多投资持开放态度,但仅限于有限的几个领域。两国都将受益于更紧密的经济联系,但在安全和战略层面,结构性障碍依然存在。

两国能否建立务实的关系,即使是短期的,也将取决于中国领导层是否愿意解决边界争端,并缓解印度对战略包围的担忧。

 

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

印度与俄罗斯数十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令华盛顿感到沮丧,但现在这种关系开始危及美印伙伴关系的基础。在川普第二届政府眼中,俄罗斯是一个“死气沉沉的经济体”,而印度购买石油和国防装备正助长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对新德里而言,莫斯科仍然是一个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库、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庞大的军事力量和庞大的军火工业。

俄罗斯仍然是印度最大的国防供应国之一,法国、以色列和美国正在争夺其后几个位置。自2000年以来,印度已购买了近400亿美元的俄罗斯武器。从新德里的角度来看,从俄罗斯采购武器可以增强其战略影响力。装备价格更低是另一个优势。

同样,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在价格上限下以优惠价格出售——对印度来说也是一个受欢迎的能源来源,因为印度80%的能源需求依赖外部能源。

1966年中苏决裂以来,印度战略家一直将莫斯科视为印度在亚洲大陆上制衡中国的力量。印度视中国为陆海两军的威胁,但又认为自己在印度洋拥有更有利的地位,这得益于盟军海军的存在。在大陆战线上,印度认为自己要么独自面对单线(中国)的战争,要么独自面对两线(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争。

印度最担心的局面是中俄关系再次变得像1966年分裂前那样紧密。现代印度唯一的战败发生在1962年,当时苏联站在了北京一边,而不是新德里。印度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俄罗斯要想成为印度所设想的大陆制衡力量,就不能成为一个依赖中国、无法以符合印度利益的方式施加影响力的地区大国。

然而,中俄之间“无限制”的伙伴关系使得印度更难将莫斯科从北京的势力范围中拉出来。 20252月,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印爆发战争,莫斯科将保持中立。此次采访以及俄罗斯在最近与巴基斯坦冲突中的立场,都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局限性。

尽管如此,印度仍与俄罗斯保持着密切联系,并且是俄罗斯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中的合作伙伴。新德里将此视为遏制中国在这些组织中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并努力确保自身利益受到莫斯科的关注。

 

事态发展的可能性

印度理想的环境是多极世界秩序,新德里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印度最高外交官苏杰生在接受《经济学人》采访时将俄罗斯、中国和印度称为“欧亚三大国”,并宣称:“这不是交易,而是地缘政治。” 尽管印度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已持续三十年深化,但这种结盟不太可能在川普政府的压力下发生改变。

最有可能的情况:

印度将继续与西方以及俄罗斯和中国合作。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印度将继续与西方合作,并维持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保持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密切关系。俄印中三国协约并非旨在建立一个反西方或反美的联盟,而是反映了印度对其地缘政治需求的评估。

然而,如果美印关系持续下滑,并且川普总统对印度的批评不仅限于贸易,还延伸到国家安全领域,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新德里可能会对美国将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单一政策框架、介入克什米尔争端或恢复对卡拉奇的军事援助的任何举动做出强烈反应。

美国任何试图干涉印度后院的行为,对新德里来说都是令人厌恶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而中国嗅到机会,向印度提出解决边界争端的方案,那么中印关系就有可能出现重大调整。北京已经与几个邻国签署了边界协议,但尚未与印度签署——目前尚未。中国提出的可能附带经济激励的提议似乎不太可能,但可能会吸引印度脱离美国阵营。

最不可能的情况:新德里完全接受俄印中联盟

印度完全信任俄印中三国的伙伴关系仍然是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印度寻求多极秩序,而俄罗斯则希望重返两极世界。与此同时,中国则渴望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霸主。

印度和中国都视自己为文明国家和亚洲主要大国,但各自的势力范围却存在冲突。要弥合这种分歧,仅仅一两次峰会是不够的。


浏览(213)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