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人匡子

注册日期:2024-12-13
访问总量:69214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新解《庄子》三养生主4养薪说


发表时间:+-

新解《庄子》三养生主4养薪说2019-12-10-20-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RLEum1VolM&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50&t=794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养薪说 解析:《庄子》三、养生主之—— (四)、养薪说——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逃走;隐藏,消失)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挂;公开揭示;抬,不着地;无着落,没结果;挂念;凭空设想;距离远,差别大;危险,不牢靠)解。”        指穷於为蕲(柴火;薪水),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即农家掏粪者回答:“老东家乃有福之人,心地也善良,当然对我很好。” 死者亲友及儿女又问:“那么既然如此,按理说在祭奠仪式上应该和大家一样哭丧,而您这样干嚎几声而退,合适吗?”        农家掏粪者说:“礼仪自然是走过场,把意思表达清楚便可以了。最初我还认为大家是因为和死者感情深厚而前来吊唁,可现在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将近我入灵堂拜祭时才算是看明白当场之情形,有老年人在哭丧,倒像是哭自己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丧,其哭相及哭腔好似死了自己亲娘。那些人到这里来便是赶场子付礼金即随份子,肯定是不求表示慰问而言辞敷衍,不求表达情谊而假装流泪。这是个人私下拿定主意而隐藏礼仪原本意义而加倍夸大人情世故,忘记自己将来死去时也会遭受假意之对待,老话儿称这种情况叫做欺天之罪必遭报应。事情已发生都好像偶然及恰巧,而实际上都事出有因且要经历比较长之一段时间乃事在人为;事情已过去都好像释然及适应,而实际上都事过无心且要顺从众人符合便利之私心乃事在人被为。安享怠惰于因者必身处无奈顺从于果;届时面对事情之结局而无论是后悔之衰叹还是侥幸之窃喜都不合乎做最终总结,因为报应还在继续;老话儿叫做私心宿命而迷信神灵能赦罪赐福。”        生命穷尽者实指望其子孙延绵而香火不断,好比干柴棒子臆想薪火相传,却最终主宰不了其熄灭之命运。        五百年前本一家,三代以后无香火。        私祭进化和演变,公祭繁衍与传承。                                                                                                                                   ——(完)


浏览(134)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