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庄子》四人间世8世戒说【二】
新解《庄子》四人间世8世戒说【二】2019-12-27-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yqILjlEKs&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67&t=822s
相关文案: 主话题:世戒说【二】 解析:《庄子》四、人间世之——(续) (八)、世戒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施行,施展;给予;施舍;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乎前,知其不可奈(奈何;怎奈,无奈)何(什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同“荷”:背或扛,承当;负担;承受恩惠)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没有事之时候,闲空;空闲)至于悦生而恶生!夫子其行可矣!” 即子君修身者讲:“公礼自上而下对居于长上之高位者有两条警告:其一,不可以命令而使宿命;其二,不可以情义而使道义。子女虽然对父母有很深之感情却不可听其命令而被宿命,不可以解除自我本我本心;臣下因公职关系而对君上负责却不必因个人情义而死忠而被道义,如果君上之德能不配其公位及不适合公礼那便不必尊其为君上,不该使公礼之公器、公位、公权逃避于私礼其家天下而成为闲置品。由主子主观臆断于王者法则而制造出繁文缛节便叫做居于长上之高位者被客观法理所警告之事。王者主观意志于恩惠或施舍而图感恩或报答乃依照服劳役性质驱使子女去侍奉双亲,以个人出身不能选择为由而使安于宿命,那么因生养而形成私产及私权关系便由子女对父母之孝顺所体现之至;依照服劳役性质驱使臣下去侍奉君上,以公位公职不能选择为由而使安于宿命,那么因俸禄而形成私产及私权关系便由臣子对君王之效忠所体现之普遍、强烈而又隆重;个体人身因关系或责任而从事于自我本我本心,无论悲伤或者喜乐皆不能改变其施行公礼之因果关系于向前推进,把握自身命运乃不可以无奈于被动承受现实遭遇而苟安于似是而非及假设性命运之命令,那么因觉悟而形成公产及公权关系便由公民对社会之公德所体现之至。奴才冒充人品于臣下和儿女而实乃衣冠畜品也,乃如痼疾一样长期养成而不容易克服及改变,乃不适合太过于自我主张之自由即被驯化和调教。因等级排行而产生侍奉关系及责任再产生情面和情理于是乎主子奴才都忘记自身品格和修养,哪还会有闲工夫去乐于学习人品及效法公礼而都是为自身生计和生存变得凶恶、凶狠和凶猛于兽性!这种服劳役性质之子女及臣下便是符合等级排行于私德其好奴才之优良品质了!” 居于长上之高位者如不自诫而必被戒。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