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迫必和必拓用人民币结算铁矿石徒劳无益
据媒体报道,10月9日,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达成协议,自今年第四季度起,部分铁矿石现货贸易将改用人民币结算。??首批涉及30%的现货交易量,中长期合约设观察期。
2024年必和必拓向中国交付了2.95亿吨铁矿石,若按30%的比例计算,意味着将有约8850万吨、价值80–100亿美元的交易改为人民币结算。这无疑将减少中国的外汇支出,和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并摆脱对美元结算体系的依赖。
但这是中国利用买方市场的强势地位强迫必和必拓接受放弃美元结算,改为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并非出于卖方自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比例超过65%。同时,中国于2022年7月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管理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集中采购和谈判;另外,中国还在国际市场寻求新的卖家。这都大大增强了中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上的地位和谈判地位。9月份,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出通知,暂停采购所有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要求必须改用人民币结算。这一举措导致必和必拓股价单日暴跌4.8%。逼迫必和必拓不得不做出让步。
成立矿产资源集团统一管理铁矿石进口是明智的举措,大大增强了中国对铁矿石的议价权。可以压低铁矿石进口价格。但利用买方强势地位逼迫卖家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则并非明智之举。长期来看,徒劳无益。
短期来看,采取人民币计价,规避了美元汇率变动风险。采用人民币结算则减少了外汇支出和摆脱了美元结算体系。但长远来看,这些收益都会化为乌有。
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一是因为人民币发行不受约束,二是人民币流动受到管制。中国将汇率风险转嫁给了必和必拓,必和必拓也不是傻子,收到人民币款项后,一定会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不会长期持有人民币。或者在离岸人民市场上卖出人民币或安排对冲交易。虽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但会大大降低风险。
这样,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加,导致离岸人民币汇率低于在岸人民币汇率。查询AI,今天的在岸人民币(CNY)大约 1 美元兑 7.12 人民币。而离岸人民币(CNH) 大约 1 美元兑 7.13–7.14 人民币。离岸人民币美元比在岸人民币低0.01–0.02。当离岸人民币比在岸人民币价格相差足够大时,外国投资者或进口商就会在离岸市场上以美元或其它国际货币买进人民币,再用于投资中国或支付货款。等于人民币又回到境内了,没有收到外汇,并且相比用美元投资或支付,中国方面的收益也减少了。
海外华人回国或外国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离岸人民币足够便宜的话,当然在国外用美元换人民币比在进入中国后按在岸人民币价格兑换更合算。
最后,强迫必和必拓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节省下来的外汇支出和规避的汇率风险还是给抵销了。徒劳无益,还付出了一来一去的操作成本。只得到了人民币国际支付增加的虚名。反正中国的谋事者喜欢干类似这些哄领导高兴和让老百姓感觉硬气的事。大伙高兴和解气就皆大欢喜,不用考虑实际效果。
美元成为石油等大宗交易品的结算货币,并不是美国强迫中东产油国采用美元结算,而是这些产油国自愿要求购买国要用美元支付。因为美元的币值稳定,流动性强和可以自由流动;美元结算体系便利。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并没有在铁矿石市场的强势地位,只能接受石油出口国的要求。购买俄罗斯的石油用人民币支付,是因为俄罗斯受欧美制裁,中国是其的大买家,俄罗斯才不得不情愿接受中国用人民币支付。如果欧美不制裁俄罗斯,俄罗斯一样有底气要求中国用美元支付。
总之,中国利用市场地位强迫交易方用人民币结算,只有短期的效果。长期来看,徒劳无益。等于把水放出去了,过一阵子水还是会流回来。对节省外汇和规避风险都没什么效果。人民币不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非要霸王硬上弓,结果就是打肿脸充胖子。
202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