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43074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欧洲对俄罗斯迟到的清算


发表时间:+-

image.png20259月,基辅,乌克兰政府大楼在俄罗斯空袭中受损。Alina Smutko / 路透社

 

欧洲大学学院罗伯特·舒曼高级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维罗妮卡·安格尔 (VERONICA ANGHEL) 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欧洲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威尔逊·E·施密特杰出教授谢尔盖·拉琴科 (SERGEY RADCHENKO)916日在《外交事务》发文, 分析欧洲对俄罗斯迟到的清算:

910日凌晨,波兰和北约部队击落了据估计侵入波兰领空的19架俄罗斯无人机中的几架。这一史无前例的入侵行为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恐慌和不安。俄罗斯否认对此负责,暗示这些无人机只是迷路了;北约和欧洲官员则认为此次入侵是故意的。无论如何,这起冲突标志着北约首次在盟军领土上与敌人交战。几天后,另一架俄罗斯无人机进入北约领空,这次是在罗马尼亚上空,但罗马尼亚方面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导致无人机最终进入乌克兰领空。这些事件凸显了欧洲人仍然面临的一个严峻前景:乌克兰持续不断的消耗战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欧洲与俄罗斯之间更广泛的战争。

莫斯科继续在乌克兰作战的明显决心加剧了欧洲领导人的焦虑。自唐纳德·川普重返白宫以来,他们就千方百计地在外交上恳求、纵容和奉承美国总统,希望白宫能继续参与乌克兰战争,并牵制俄罗斯。然而,在8月份阿拉斯加双边峰会前,在川普的掌声中,走上红地毯的却是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曾这样称呼他,称他为“门口的怪物”。未受邀请的欧洲人则转而进行损害控制。接下来的一周,欧洲领导人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一起飞往华盛顿,向他表示支持,并展现对俄罗斯的统一战线。川普对待他的客人就像对待《学徒》里的选手一样:一会儿热情洋溢,一会儿又不屑一顾,而且始终不置可否。以当前跨大西洋关系低得可怜的标准来看,这次会晤之所以成功,只是因为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美俄最新一轮的盛大交锋再次提醒我们一个早已清晰可见的事实:欧洲的安全正在其他地方决定。夹在修正主义的克里姆林宫和冷漠的白宫之间,欧洲总是被击败,甚至常常被边缘化。欧盟未能塑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源于其自身外交政策的不连贯性,包括历史上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以及无法制定出一套应对其主要对手俄罗斯的一致战略。

因此,普京选择了忍耐:利用跨大西洋的疲劳感,将升级的威胁与随时可能到来的和平幻想结合起来,从而拖延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普京将战场上的微小收获夸大为重大胜利,并将俄罗斯过热的战争经济吹捧为实力的象征。他的目标很明确:把乌克兰变成一个残缺的附庸国,瓦解西方的团结,重塑世界秩序,以支持俄罗斯长期追求帝国主义的宏伟蓝图。与此同时,欧洲希望美国重新发现跨大西洋的团结,或者俄罗斯干脆在乌克兰问题上退缩。这两种情况都不太可能发生,也都算不上战略。欧洲需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克里姆林宫。

欧洲必须修改其对俄政策,使其更具侵略性和深谋远虑。它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现有的经济工具,例如扣押俄罗斯的海外资产。同时,它不应采取将自己置于未来谈判边缘的强硬立场——例如,除非乌克兰恢复到1991年的边界,否则拒绝考虑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这种立场意味着欧洲将无法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欧洲也应该学会在普京的颠覆性游戏中取胜,鼓励俄罗斯精英叛逃和资本外逃。欧洲领导人也应该着眼于普京时代之后的未来,并为未来的关系奠定基础。如果欧洲想要帮助塑造俄罗斯,就必须现在就开始。否则,俄罗斯无人机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上空的行动,可能预示着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未来。

欧盟的局限

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后,欧洲迅速支持乌克兰,迄今已投入超过2000亿美元用于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自俄罗斯入侵以来,欧盟已连续18次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尽管遭到其成员国匈牙利的反对,欧盟仍承诺将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纳入欧盟。

俄罗斯的侵略和美国近期的压力也促使欧盟进行更明智的国防投资,并打造更强大的工业基础。欧盟设立了“欧洲安全行动”基金,该基金规模达1500亿欧元,欧盟成员国和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多个外部伙伴可以从中提款用于国防采购。新的国防合作生产计划,例如丹麦和乌克兰之间的协议,也将使欧洲国家能够增强未来几十年所需的军事能力。总体而言,我们有理由对欧洲长期威慑俄罗斯的能力充满信心。尽管目前存在诸多障碍——包括军事生产瓶颈、各国反无人机和网络战能力不均衡以及情报共享方面的差距——但一旦爆发常规战争,欧洲已经能够维持并赢得与俄罗斯的战争。

欧洲的实力可能相当强大,但欧洲的意志却不然。各国缺乏集体紧迫感,不仅要塑造乌克兰的最终结果,还要塑造更大的欧洲安全理念。对于如何应对俄罗斯的挑衅,各国显然没有达成共识,波兰和罗马尼亚对无人机威胁的不同反应就证明了这一点。欧洲国家甚至对如果俄罗斯最终制服乌克兰(无论是通过彻底的军事胜利还是按照普京的条件达成和解),对欧洲意味着什么,也没有达成共识。

一种很少公开发表但在欧盟精英政策圈子里悄悄流传的观点是,这样的结果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欧洲的局面。欧洲大陆可以恢复与俄罗斯的有限关系;毕竟,欧洲从控制乌克兰的苏联购买石油和天然气,甚至与其签署了军控条约——这种缓和政策是由西德“通过贸易改变汉德尔”的逻辑推动的,即西德对共产主义国家的“通过贸易改变”政策。如今,匈牙利总理维克托·奥尔班和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都信奉这种态度。如果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的极右翼反对派势力掌权,他们也可能促使这些成员国的国家政策倾向于和解。这种立场的逻辑很简单:敌对的俄罗斯不会消失,升级的风险太高。因此,最好现在就和解。即使俄罗斯正在欧洲东部边境重建帝国,欧洲也应该通过贸易和让步与咄咄逼人的俄罗斯找到平衡。

另一种观点认为,乌克兰战争的结束对俄罗斯有利,将使欧洲东翼暴露在俄罗斯的颠覆甚至直接入侵之下,从而对欧洲大陆构成生存威胁。这种想法认为,认为普京会在2014年止步于克里米亚是天真的,而认为他现在会在乌克兰止步于乌克兰更是危险。他们认为,俄罗斯要求北约撤退到1997年之前的边界,并非虚张声势,而是莫斯科力求实现的终极目标。

image.png20259月,波兰维里基,俄罗斯侵犯波兰领空后,士兵在巡逻。雅库布·奥热霍夫斯基/路透社

 

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明显陷入混乱,他们强行组建了一个所谓的“自愿联盟”,试图绕过匈牙利和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国家,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共识。但实际上,欧洲国家几乎没有意愿建立任何由欧洲主导的安全保障机制。正如波兰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最近所说:“谁想和俄罗斯开战?我没看到多少志愿者。” 欧盟成员国之间也一直存在争执,例如最近波兰和匈牙利就乌克兰袭击“德鲁日巴”输油管道一事公开爆发争执,该输油管道将俄罗斯的石油输送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这种争吵展现出欧洲无助的形象,无法统一声音。这也阻碍了欧洲使用其现有的重要工具。

例如,欧洲人一直不愿没收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来为乌克兰筹集更多资金,却因此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虚情假意的赞扬。他们也普遍不愿挑战那些向中国和印度走私石油以助长莫斯科战争经济的俄罗斯油轮。欧盟主要成员国德国令人费解地不愿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而法国则含糊地威胁要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尽管它并没有这样做的真正意图。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和罗马尼亚迄今为止只引发了一些担忧的声明,而不是它本应带来的结果:向乌克兰提供更多且非常公开的重大军事援助承诺。事实上,普京完全有理由怀疑俄罗斯进一步的破坏或颠覆行为是否会引发切实的后果。

欧洲在外交方面也因将自己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而遭遇失败。除少数例外,欧洲人一直避免与俄罗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远程宣传向克里姆林宫表明他们对普京残酷政策的看法。然而,将普京宣布为战争罪犯——无论多么公正——都无助于结束战争的谈判。这也使欧洲人被排除在此类谈判之外。当美俄谈判代表开始在阿拉斯加等地闭门会谈时,欧洲人只能袖手旁观,既无法介入谈判,也无法提出替代俄罗斯设计的乌克兰和平方案的可行方案,也不愿动用其经济影响力迫使普京进行对话。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川普政府与欧盟邻国(包括由俄罗斯支持的独裁者亚历山大·卢卡申科领导的白俄罗斯)进行富有成效的接触之际,欧洲人却依然如此。川普甚至在没有任何俄罗斯或欧洲参与的情况下,促成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白宫签署和平协议。就在三年前,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称阿塞拜疆为“关键能源伙伴”。然而,这一经济开放并未带来相应的政治后续行动。欧盟错失了与俄罗斯家门口国家建立贸易关系的机会,体现了其在更大区域问题上缺乏务实精神。随着莫斯科在其后院的控制力逐渐减弱,欧洲可以采取有意义的替代方案介入,利用俄罗斯与其众多不满邻国的紧张关系,从而在与克里姆林宫的地缘政治拉锯战中取得进展。

展现欧洲实力需要的不仅仅是增强军备并向乌克兰保证未来将提供援助。欧洲还必须开始采用普京自己的策略来对付他。它必须拥抱自己的颠覆行动。

遵守规则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崩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大量资本外流。据保守估计,超过1500亿美元被转移到海外账户,而普通俄罗斯人却面临经济崩溃。这引发了1998年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资本外逃,并导致国内政治混乱。这种动荡反过来又抬高了普京的地位,他承诺要恢复稳定、建立秩序并遏制寡头。在油价飙升的推动下,俄罗斯新领导人重建了经济,并积累了巨额的“战争基金”——这笔资金如今支撑着他在乌克兰的竞选活动,并支撑着其政权的韧性。

2022年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将积极的财政刺激与严格的管控相结合,有效保护了本国经济,有效阻止了资本大规模外流。俄罗斯寡头和商界人士也担心海外资产被没收,因此重回莫斯科的保护伞。普京对他们表示欢迎。“国内更安全,”他嘲讽那些在国外失去财富的人太天真,“来这里投资吧。”他称那些将资本转移到海外的人对他的政权“构成威胁”。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制裁实际上强化了这一堡垒战略,加大了俄罗斯人转移或庇护海外资产的难度。结果,俄罗斯避免了上世纪90年代那种使其陷入瘫痪的国际收支危机。

欧洲应该认识到,削弱克里姆林宫的战争努力需要打破维持这种努力的内部平衡。为此,欧洲需要鼓励精英叛逃和资本外逃。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欧洲大陆变成非法财富的避风港。俄罗斯资本必须经过严格审查,以确保其不被用于购买政治影响力。然而,为政权内部人士设置选择性退出通道,以及为其转移资产提供安全渠道,可能成为一种有针对性的颠覆活动。俄罗斯交通部长罗曼·斯塔罗沃伊特(Roman Starovoit7月去世,官方认定其死于自杀,这凸显了俄罗斯统治阶级内部日益加深的恐慌和压力。欧洲必须为那些准备弃船而去的人提供逃生通道——并带走他们的知识和金钱。其目标并非重建俄罗斯日渐衰弱的寡头政治,而是瓦解那些仍在维系普京统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精英网络。

欧洲必须调整其对俄政策,使其更具侵略性和更精明。

欧洲还应加大力度吸引那些愿意脱离俄罗斯、放弃俄罗斯国籍并在欧洲定居的俄罗斯专业人士。他们的离开将从内部削弱俄罗斯政权。例如,科学家、医生和IT专家构成了俄罗斯战争经济的支柱。通过用脚投票,他们可能会流失人才,加速衰败,并迫使克里姆林宫封锁边境——这一举动将暴露普京的独裁主义,加速他的衰落。帮助他们撤离将有助于瓦解维持战争的国内共识。

反对这种做法的一个关键论点是俄罗斯破坏分子和间谍渗透的风险。但这种威胁被夸大了:大量俄罗斯情报人员已经在欧洲,任何进一步的增加都可以通过更好的反间谍工作和尽职调查来部分抵消。这对欧洲来说是可控的危险,但对俄罗斯本已捉襟见肘的经济的潜在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损害可能是政治上的,也可能是经济上的。通过创造一个如此有吸引力的避风港,以至于普京被迫封锁边境并将其公民困在国内,欧洲可能会暴露他的弱点。这是有先例的。在冷战初期,东德向西方大量输送技术工人,削弱了该政权的经济基础。作为回应,共产党领导层修建了柏林墙——这一标志性建筑最终成为失败的象征,证明该政权只有囚禁本国公民才能生存。柏林墙使东德共产主义失去合法性,并为其最终垮台铺平了道路。同样,欧洲应该通过政策和公开信息明确表示,普京的战争已经将俄罗斯与欧洲理念割裂开来,那些愿意远离这场战争的人会发现欧洲对他们敞开了大门。

矛盾的是,欧洲国家可以更容易地协调和实施颠覆策略,而不是采取更常规的行动,例如实施制裁。这是因为颠覆依赖于国家能力,而不是欧盟的一致意见,因为移民和边境管控的许多方面可以通过现有机制进行重塑,而无需达成完全共识。即使是匈牙利或斯洛伐克等持怀疑态度的国家,也可以将选择性接收俄罗斯高技能工人和精英描绘成一项人道主义、有利于增长的措施,而不是敌对行动的升级。

战争之后是和平

任何可行的欧盟对俄战略都必须包含一个长远愿景,即欧洲希望俄罗斯在未来10年或15年内处于何种位置——无论普京是否继续掌权。没有这个愿景,欧洲就有可能陷入一种纯粹的对抗姿态,将俄罗斯视为永恒的敌人。

苏联解体后,欧洲最强烈地主张将俄罗斯纳入国际机构,并让其参与与北约的安全合作。这一传统一直指导着欧盟与俄罗斯的接触,直到乌克兰入侵,即使其成员国本应决定改变方向。然而,如今这一传统不能被一种简单的遏制战略所取代,即欧洲将俄罗斯关进熊笼,并在安全距离外对其进行驱赶。目标必须是削弱并最终击败一个咄咄逼人的对手,同时保持俄罗斯后帝国时代未来的可能性。

如果欧洲成功削弱克里姆林宫,它也将承担一些应对随之而来的不稳定的责任。因此,欧盟的对俄战略应涵盖俄罗斯冲突后转型的规划,届时俄罗斯可能重新融入与西方国家的合作性国际框架。这样的战略将抵御宿命论的诱惑。俄罗斯并非天生注定敌对、不民主或帝国主义。即使欧洲以清晰而有力的方式应对俄罗斯的侵略,它也必须奉行双轨战略——为与俄罗斯建立新的关系敞开大门。欧洲可以一手握匕首,但必须准备好伸出另一只手。


浏览(127)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