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我爱耶和华(含视频/音频)
主日信息:我爱耶和华(含视频/音频) |
---|
——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
■刘传章 |
主日祈祷文 十字架是恩典,是怜悯,是荣耀,是得胜, 是牺牲,是顺服,是剥夺,是破碎,是陶造,是祝福
文/生命季刊编辑 《生命季刊》第33期
慈爱的父,天地万有的主,我们感谢你!你以你圣善的灵,吸引我们来到你的施恩座前,赐我们敬畏的心和赞美的话语;你以你的脸光照我们,叫我们得知你的道路和你的救恩;你用基督的道理充满我们,叫我们靠着那救我们的磐石,高扬真理的旌旗;你用能力为我们束腰,叫我们软弱变为刚强,争战显出勇敢……父啊,你总是照你的旨意,或把我们藏在你帐幕的隐密处,或把我们高举在磐石上,或熬炼我们如同熬炼银子,或叫我们如光照进黑暗,见证你的荣美……
父啊,我们谢谢你赐给我们救主耶稣!主耶稣啊,我们谢谢你照父神的旨意为我们舍己!我们感谢将救主舍己的恩典成就在我们身上的圣灵,祂在基督里重生了我们,又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主啊,谢谢你叫我们在信心与爱心中来事奉你,谢谢你使我们有眼可看你的奇妙,有耳可听你的呼召,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使我们都跟随祂。
恩典的父啊,是你感动你的众儿女愿意回归十字架!我们坚信你必借着回归十字架为你的教会带来复兴!主啊,你的十字架是向我们说话的十字架,是发命令的十字架(希伯来书12:24;路加福音9:23-26;林后5:14-15);你的十字架是恩典,是怜悯,是荣耀,是得胜,是牺牲,是顺服,是剥夺,是破碎,是陶造,是祝福……父啊,你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要借着十字架把一切在基督里的属灵福气赐给我们吗?是的,“我已经决定,跟随主耶稣,十架在前头,世界在背后——永不回头!永不回头!”愿主圣灵坚固我们的心。愿荣耀归与独一真神!阿们!阿们! 主日信息
我爱耶和华
讲员 刘传章牧师
读经 诗篇116:1-19
请点击观看YouTube刘牧师信息视频:
请点击观看刘牧师信息视频👇
以下为刘牧师信息音频:👇 读经 诗篇116:1-19 1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2祂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祂。3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难愁苦。4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耶和华啊,求你救我的灵魂!”5耶和华有恩惠,有公义;我们的神以怜悯为怀。6耶和华保护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祂救了我。7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8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9我要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10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受了极大的困苦。”11我曾急促地说:“人都是说谎的!”12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厚恩?13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14我要在祂众民面前向耶和华还我的愿。15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16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我是你的仆人,是你婢女的儿子。你已经解开我的绑索。17我要以感谢为祭献给你,又要求告耶和华的名。18-19我要在祂众民面前,在耶和华殿的院内,在耶路撒冷当中,向耶和华还我的愿。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主席:我们今天非常感恩刘牧师——刘传章牧师——在我们中间给我们分享神的信息。
在刘牧师证道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对刘牧师都非常熟悉,但也有一些新来的弟兄姐妹,可能还不太认识刘牧师,所以我稍微介绍一下。
刘牧师祖籍是山东。刚才我们和姜牧师一起祷告的时候,还提到他的老家离姜牧师非常近,我们感谢主。刘牧师生于南韩,19岁时奉献自己,成为传道人。他在多家神学院读书——一共五间神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等多个学位,感谢主赐下这么丰富的装备。刘牧师牧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生命非常丰盛。我们也常常在“生命季刊”举办的中国福音大会和传道人培训会上听到刘牧师的分享,非常蒙福。
对我们教会来说,刘牧师也并不陌生,我们曾请他来带领过退修会、布道会。我和宗捷也很有幸曾经接待刘牧师和师母在我们家住了几天,我们心里非常感恩。今天早上我还找到一本刘牧师亲笔签名的书,是他自己写的《宝架清影》。我翻开首页,看到签名日期是2014年9月8日。今天是2025年9月7日,整整过去11年。翻到这本书,看到刘牧师亲自写下的文字,我心里非常感恩,也很感触。接下来,我们就把时间交给刘牧师,请他来分享。
刘牧师: 非常感谢神。今天早晨我们能够一同敬拜神,心里满有感恩。正如立伟弟兄刚刚所提到的,2014年——也就是11年前的今天——正是贵教会的宣道年会。当时我连续三天(5、6、7日)在这里讲道,没想到11年后,又能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一起敬拜神,实在非常感谢神的恩典。
导论
今天早上我想和大家一同思想诗篇116篇。这篇诗篇非常宝贵,也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诗篇之一。许多人喜欢诗篇23篇,但这一篇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特点:在全部150篇诗篇中,唯有这一篇在开头就说出一句话——“我爱耶和华”。这句话是不容易说出口的。我们中国人常说“爱在心中口难开”,但是这篇诗篇却在一开始就向耶和华上帝表达对祂的爱——“我爱耶和华”。
“爱”是感情中最深的境界,也是最需要、却又最缺少的一种感情。尤其在教会里、信徒之间,更是需要这样的爱。耶稣基督在离开世界之前,赐给我们一条新命令:“要你们彼此相爱。”说“爱”好像很容易:基督徒去爱一个不信的人、爱一个有需要的人,也许相对容易;但基督徒彼此相爱,却往往很困难。耶稣知道这一点,所以祂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 13:34-35)
门徒的标志之一就是彼此相爱。而彼此相爱的根基,正是上帝的爱——祂先爱我们,我们才能爱祂,也才能彼此相爱。今天我们要把“爱”表达出来并不容易,“爱在心中口难开”。
有一个广东的姐妹(其实她已经不算是姐妹了),她坐火车的时候——中国以前的火车我也坐过,非常挤——人人都要挤在一起,特别是买站票的人。她旁边有一个男生,她就说:“你爱我,我爱你,好幸福啊!”我当时就在想:一个女的对旁边的男的说这种话,那男的心里该怎么想呢?其实原来不是那回事。广东话下一句本来是:“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很辛苦啊!”但因为她发音不标准,就变成了“你爱我,我爱你,好幸福啊!”
一、对上帝的信实有深切的体会
弟兄姐妹,其实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真的很需要这种“你爱我,我爱你”的关系,这样我们才会真正幸福。这篇诗篇,诗人一开头就说:“我爱耶和华。”为什么他爱耶和华呢?因为他对上帝的信实有深切的体会。
1我爱耶和华,因为祂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2祂既向我侧耳,我一生要求告祂。3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我遭遇患难愁苦。4那时,我便求告耶和华的名,说:“耶和华啊,求你救我的灵魂!”
这四节经文,是诗人表达他对上帝信实的一种深切体会。他说上帝垂听了他的祷告。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我们对上帝的信实和慈爱,不应该只因为祂听了我们的祷告才去爱祂;也不要因为祂没有照我们的意思成就,就怀疑祂的信实。诗人是因为亲身经历了祷告的能力、经历了上帝的恩典,才发出这样的宣告:“我爱耶和华!”
那为什么要祷告呢?诗人在这里告诉我们:“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那么,这“死亡的绳索”是什么呢?
我在年轻的时候,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儿子非常喜欢运动,尤其喜欢打球——篮球、其他球类都喜欢,也爱看篮球比赛。可是在他长大的过程里,我当时在匹兹堡牧会,后来又到马里兰牧会,整天都是教会的工作。结果他成长的整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带他去看过一场球赛。
有一天,他上大学时去打工,赚了一点钱。他在马大念书,就买了马大的篮球赛门票,然后请我和他妈妈一起去看球。那天他请我去看球的时候,我才忽然醒悟:原来我的儿子已经长这么大,那么喜欢打球,而我这个做父亲的,却从来没有想到要带他去看一场球。后来我想起来时,他已经不需要我请客了;他自己可以赚钱,而且他看的比赛比我看的还多。但是在他小的时候,我失去了这个机会。那是遗憾吗?是很遗憾。能弥补吗?弥补不了。
后来我对他说:“你长大的时候,我很抱歉从来没带你去看一场球赛。”他也很理解,说:“That’s ok,没问题,爸爸。”在他小的时候,我没有尽到一些本该尽的陪伴——不光是打球,很多时候他自己去打球,我都没有时间去看,都是妈妈去看、去做啦啦队。所以我想,我们人生当中有多少事情,如果现在可以做的时候,就要好好把握;今天还有机会的时候,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免得遗憾终生。
诗人在这里讲到:“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他可能真的经历过生命的危险。那“阴间的痛苦”是什么呢?
也许我们这些在北美的华人,很难想像那种处境。我们大多数人都在华人教会里,生活条件普遍不错,属于中产阶级(甚至中产以上),在教会里很少见到真正的穷人,因此也就比较难感受那种“阴间的痛苦”。这种痛苦往往是社会底层、生活悲惨的人才会经历的:被贫穷、罪恶、毒瘾、暴力缠绕……那是非常痛苦的人生。
我在美国牧会多年,大多接触的都是生活还不错的华人。但我也有机会和美国同工一起,去看望一些美国社会底层的人。那时候我才真正看到另一种生活:在北美的华人社会几乎没有的那种痛苦,在他们身上却很常见。那种困境、那种绝望,真的就像“阴间的痛苦”一样。今天我们能脱离那样的危险和难处,是何等值得感谢神的事!
所以,诗人说:“死亡的绳索缠绕我,阴间的痛苦抓住我。”当他处在这种处境时,他向耶和华呼求。那什么时候呼求呢?什么时候祷告呢?诗人说:“那时。”“那时”就意味着:不再等待、不再犹豫,而是及时祷告。随时都要祷告。在没有痛苦的时候我们要祷告,有痛苦的时候更要祷告。遭遇患难的时候,要及时祷告;平安顺利的时候,也要常常祷告。
最近我有一个很深的经历,就是自己责备自己。我这个右脚呢,上一次来芝加哥的时候就痛,这一次来的这两天虽然没上次那么痛,但还是有点不舒服。前一阵子,我晚上睡觉到半夜脚就痛——右脚脚背痛。我醒来就想:怎么办呢?其实我上次来的时候,宗捷给了我一些“撒隆帕斯”止痛贴,我就想着:贴上去会舒服一点。于是我贴了,又吃了一颗止痛药(Ibuprofen)。当我吃完药以后,我忽然想到南国以色列的第三个王——亚撒王。亚撒一生敬畏神,但到老年的时候,他就不再依靠神,而是依靠自己。他生病的时候只去看医生,不去求告耶和华。
我忽然觉得:我这个脚痛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撒隆帕斯”,第二个想到的是止痛药,怎么就没有先想到祷告呢?我心里很难过,就立刻在神面前认罪:“主啊,赦免我,我太依靠药物了。”圣经说,后来亚撒王就死了。我心里想着:如果我不赶快祷告,也许我也要出问题了。所以立刻祷告,求主帮助我。因为我们常常忘记祷告。我们知道这些方法能解决问题,就直接用这些方法,却忘了祷告。当然,祷告并不排斥药物,上帝也可以借着药物医治我们,但我们依靠上帝的心不能没有。
我也想到彼得。彼得看到耶稣在海面上走,就说:“主啊,如果是你,让我也走过去。”耶稣说:“你来吧!”他就下去走得好好的,很有信心。可是忽然看到四面风浪,就害怕了,一害怕就沉下去了。彼得那时的祷告就非常快,非常“to the point”。不像有些人祷告很长:“圣哉、圣哉、圣哉,全能的三位一体真神,昔在、今在、永在的主……”水都喝了几口。彼得不是这样,他很简单:“主啊,救我!”对象对了,内容对了。掉到水里了,简单明了:“主啊,救我!”诗人这里也是一样,他遭遇困难困苦的时候,就求告耶和华的名。这一篇诗篇里多次提到神听祷告、神救我。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祷告呢?我觉得,祷告这是我的看法,可能有的人不同意。
1.祷告要简短。“耶和华,救我的灵魂!”就像彼得所说的:“主啊,救我!”简短而有力。 2.祷告要谦卑。谦卑就是想到自己不能,必须依靠主,所以他说“救我”。祷告就是把自己的需要带到主面前。
3.祷告要迫切。“耶和华啊——”这样的呼声,表示从心灵里发出来的声音。
二、对上帝的本性有深切的认识 5耶和华有恩惠,有公义;我们的神以怜悯为怀。6耶和华保护愚人;我落到卑微的地步,祂救了我。 这里讲到上帝的属性:祂是有恩惠的神,是公义的神,是怜悯的神。如果我们知道上帝有恩惠,上帝的恩典够用,就能像保罗一样在祷告中经历。保罗身上有一根刺,三次求告主,但主没有把刺拿掉,却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所以我们要认识上帝的恩惠:祂有恩惠,有公义,是公正公平的,是以怜悯为怀的。而我们人呢?人的本质是愚昧、卑微的。可是,上帝却如此爱我们,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我们,差遣到世上来拯救我们。所以,我们要认识、要体会上帝本性是何等的公义、怜悯和慈爱。
三、对上帝慈爱有深切的领悟 7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8主啊,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 这里诗人心被恩感,他对自己说:“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这个“安乐”是“休息”的意思,是“平静”的意思,英文叫 tranquility,就是一种很平静的感觉。而我们的心常常是浮动的、不安的。
我以前并不觉得心里不安,因为我很会放手、很会交托。年轻刚开始传道的时候,经历了许多波折、痛苦、贫穷等等。当这些事情都走过之后,我知道上帝是可靠的、信实的,祂不会误事,所以我能把一切交托给主,没有忧虑。但是这几年来,因为妻子(师母)生病,自己的事情还能放掉,但对关心、所爱的人,就不容易放下了。所以,有时候我心里也不安。诗人在这里提醒我说:“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这个安乐就是 rest,就是平静。因为耶和华以厚恩待你。“厚恩”就是上帝对你好,英文是 He is good to you,上帝一直对你好。所以,我的心要感恩,要仍归安乐。
我的心也有呼求,呼求说:“主啊,你做了什么?”这里说:“你救我的命免了死亡,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救我的脚免了跌倒。”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死亡,我有几次差点死过。
我讲一个故事。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还很小,大概八岁。那时候正是打仗,就是韩战的时期。我们要逃难,逃到一个乡下。家里没有木头,没有柴火,所以我父亲要我到山野、水坝子那边去搂草。冬天的草都变黄了,我就用一个篓子搂起来,再一筐一筐背回来烧火。其实草也烧不了多久,但多了还能点起火。有一天,我就背着筐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在那边搂草。突然,一架美军的轰炸机飞过来,我记得是 B-29。它开始扫射,“啪啪啪啪”地扫。我吓得立刻趴在地上,以为自己死了。扫射一阵子以后,它飞走了。过了一会儿,我才慢慢醒悟过来:啊,我还活着!那一刻,我非常感谢神。就像电影里那些好人,不管怎么打都打不死。我想,我就是那个好人。面对那么多机关枪扫射,我竟然没死。
在韩战的时候,我有过好几次差点死掉的经历,但这一次印象最深。我祷告说:“主啊,你救了我的命,使我免于死亡。”后来我也生过一次很危险的病,虽然没有到死的地步,但神也救了我,脱离死亡,把永远的生命赐给我,让我可以走天路。
圣经说,神救我的眼免了流泪。我小时候其实有很多痛苦,心里常常忧国忧民。因为我的父母算是华侨,他们从中国到东北闯关东,再从东北到朝鲜、韩国。我是在韩国出生、长大的。那段时间,我对自己的祖国——中国,非常挂念。国共内战的时候,我心里很忧伤。
我父亲在抗战胜利之后,本来想回中国,但结果回不去了。我们就成了海外游子,在外面流浪。想起这些事情,从小就让我心里很伤感,常常流泪。你们可能没有这样的经历,但我真的有过很多痛苦。感谢神,当我信了耶稣以后,祂救我的眼免了流泪。虽然偶尔我还是会因为失丧的灵魂而流泪,但不再是像从前那样因痛苦而哭泣。祂使我的心有得救的喜乐,让我能走圣路,也救我的脚免于跌倒。
弟兄姐妹,今天你没有跌倒,我也没有跌倒,不是因为我们有本事。其实我们基督徒、传道人,看见过多少人跌倒。有一位弟兄告诉我,美国有个撒但教会,他们专门祷告,希望美国那些著名的牧师一个一个倒下去。后来我就注意,在我牧会的年日里,真的看到许多人跌倒:一个、两个、三个……很多人在色情上犯罪,有的失脚了。最近这几年也有两三个,其中有一位大家都熟悉的牧师——他曾经帮助 John MacArthur 在生病时代讲,很多人非常喜欢他。但他也跌倒了。弟兄姐妹,今天你我没有跌倒,不是因为我们刚强,而是因为主救了我们的脚,使我们免于跌倒,让我们能够有安稳的步伐,走在义路上。
四、蒙救赎者的五愿(9-19)
第一个,诗人自问:“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向我所赐的一切恩惠?”(诗篇116:12)我们今天做基督徒的,也该如此。要常常感谢父神,做一个感恩的人。
1.乐意行活人之路9节(10-11)。 愿意在耶和华面前行活人之路上。
这是一条新路,是改变方向的路。过去我们走死亡的路,走自己的路,走贪爱世界的路;现在我们要转过来,走一条新路。 福路,诗人说:我受了极大的困苦,但如今蒙恩得救。过去是苦路,现在变成福路。 义路,我们从前是罪人,行在谎言之路;如今要走义路。 天路,过去我们走的是人的道路,现在我们要走天路。这是诗人所立下的第一个愿望。
第二个愿望,就是愿意举起救恩的杯,称扬主的名(13节)。我们要称扬主救赎的大恩,称扬上帝赦免的大恩,也要感谢上帝接纳的大恩。
第三个愿望,就是偿还所许的愿。在第14节和第18节里都提到许愿的事情。圣经说:“许愿不还愿,不如不许。”很多人在孩子生病时,会向上帝许愿:“上帝啊,如果你救我的孩子,使他病好、不死,我就把孩子奉献给你,让他去做传道。”可是,孩子病好了,却没有真的去做传道。甚至有的孩子真的有心要走这条路,但基督徒的父母、长老的父母,甚至牧师的父母,却不愿意儿女走传道人的道路。许愿不还愿,不如不许。
我记得有一个年轻人,他在台湾的时候向上帝祷告:“主啊,如果你让我能去美国读书、学好,将来我一定回国报效国家,事奉你。”结果呢,他到美国拿了博士,学位也得了,找到很好的工作,挣了不少钱,就把这个愿忘记了。等到年老时才想起来,但已经岁月无多,能为主做的有限了。弟兄姐妹,你曾经向上帝许过愿吗?如果有,就想一想:在哪些事情上,你答应过上帝?趁着还有今天的机会,把该偿还的愿还给主。
第四个愿望,就是献上感恩的祭(17a节)。其他的祭物都有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比如说奉献金钱,现在很方便,可以线上奉献;但在过去,以色列人要献牛、献羊,就需要把牲畜牵去,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然而这里告诉我们,我们要向上帝献上的是感恩的祭。感恩的祭不同,它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限制,也不受物质限制。因为感恩随时都可以有,随时都可以开口表达。圣经说:“嘴唇的祭”,就是用我们的口,随时随地向神说出感恩的话,献上感恩的祭。
第五个愿望,就是求告主的名。第17节,诗人在痛苦的时候求告主,在顺利、得着的时候,也求告主。
我们基督徒常常把祷告当作摇钱树,需要的时候才去找神,不需要的时候就忘了神。但祷告不是这样。祷告不仅仅是为了要东西,祷告更是为了维系我们与神的关系。它是关系的问题。所以这里说,在痛苦的时候要求告,在一切都顺利、丰盛的时候也要求告。正如第2节所说:“我一生要求告耶和华。”意思是说,从我们信主的那一天起,到见主面的那一天,我们与神的关系就要一直连在一起——不断地与祂说话。
结论
最后,这篇诗篇在第15节和第16节给我们一个总结。
这里,诗人谈到蒙恩、蒙救赎之人在主里面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他说:“耶和华啊,我真是你的仆人;我是你的仆人,是你婢女的儿子。”这是一种“不自由的自由”。为什么呢?因为仆人本来是没有自由的,要受管辖,要听命行事。但在基督里,这个仆人的身份却是蒙释放的身份。过去捆绑我们的——死亡的绳索、罪的绳索——都已经解开了。我们今天也是这样,在基督里得着“不自由的自由”。我们仍是主的仆人,但已经不再受罪的辖制,而是被耶稣基督释放的人。
第二,蒙恩的人在主里面,对“生与死”有一个新的、属天的看法。诗篇说:“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弟兄姐妹,这是多么大的安慰!在世上的时候,上帝恩待我们;我们离世的时候,在祂眼中仍然宝贵。我们的一生,不论生死,都在祂看顾之中。
我自己如今八十多岁了,其实七十几岁的时候就常常想到死的问题:什么时候死?怎么死?有时候害怕死亡,有时候想,死就死吧,只要不要拖太久、太痛苦就好。但当我读到这里,心里得了极大的安慰——在耶和华眼中,圣民之死极为宝贵。上帝看重我,不论是生是死,祂都看重。因为主已经为我死了,所以我可以为祂而活。活多久,活到什么时候,不在我手里,而在主手里——祂说了算。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顺服。让我们效法这位诗人:一生以“我爱耶和华”为起点,因为祂听了我的祷告;也以“我的好处不在祂以外”为总结,把生命完全交托给祂。
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上帝,我们满心感谢你,因为是你救了我们的命,使我们免于死亡;你救了我们的眼,免于流泪;你救了我们的脚,免于跌倒。主啊,我们愿意一生一世活在你的面前,歌颂、赞美你,并向你献上感恩的祭。愿你保守我们众圣徒,在你面前蒙恩得力,勇敢奔走天路。愿你亲自引导我们,赐福我们,直到见你面的日子。感谢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刘传章 资深牧师,事奉主50余年;现为基要福音派传道人联盟顾问牧师。 更多主日信息,请点击👉主日信息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