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人匡子

注册日期:2024-12-13
访问总量:55669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新解《论语》七述而11述暴说


发表时间:+-

新解《论语》七述而11述暴说2019-02-26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boFD9qBjY&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88&t=1216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十一)、述暴说 解析:《论语》第七篇:述而之—— (十一)、述暴说——子谓(评价,评论)颜渊曰:“用(需要)之(读书)则(效法)行(做,办;进行),舍(舍弃)之(书本)则(规范,归置)藏(收存,储藏),惟(思想,思维)我(自己)与(赞许,认同)尔(如此,这样;这种做法)有(领有,存在)是(对,正确,认为正确;有道理)夫(语气助词)!”子路(同学)曰:“子(读书人)行(推行)三(很多)军(兵法,军事思想,排兵布阵;战略战术),则(效法)谁(哪一位先贤导师)与(同“欤”,语气助词)?”子(先生)曰:“暴(突然而猛烈;凶狠、残酷)虎(同“唬”:吓人,蒙人)冯(同“凭”:身子靠着,依靠,依仗)河(河边,河岸),死(固定,死板)而(却)无(通“毋”:禁止,劝阻)悔(懊悔,后悔;改变主意,放弃做法)者(这种人,之人),吾(我们)不与(交往,友好)也。必(必定,必然)也(这个样子,这种情况)临(靠近,对着;来到,到达;将要快要)事(事情发生而进行;有关系或要承担责任)而(却)惧(害怕,恐惧),好(喜好,玩耍,玩弄)谋(计谋,谋略)而(于是,便)成(成为,变为;造成)者(这种结果,如此局面)也。”        即先生谈及颜渊时讲到:当用到有关知识时才翻开书本做比成样去参照效仿着解决问题,用不着时便把书本束之高阁码齐收存,似乎拥有了一个书库,便是有了知识、有了本领,思想上认定自己这种做法很正确、聪明加伟大!        路同学说:照本宣科、纸上谈兵肯定不行;而另一方面,读书人推行很多有关军事思想、兵法韬略、排兵布阵等学说,那么他们又是效法谁呢?其始祖是生而知之还是闭门造车?书本只是学问之载体,是其表现形式,如果没有领兵打过仗,非将非帅,既便是圣贤高士,其所著军事典籍,也是胡编乱造,没必要去承袭;所以说,在文化传承方面,一行是一行,一脉是一脉,一科是一科,一派是一派;各谙其道,互不相通,互不掺杂,互不交融;实践在知识之上,经验在书本之上,文化不过是经验知识之间接累积罢了,自然为现实所用、为我所选、为人所藏;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学问确实是死板固化之典籍,读书人没必要专门去学习,把书房书库管理好也就可以了。        先生讲:已经站在河边上,退无可退,却还装出一副背靠天险依仗强大后盾之态,张牙舞爪面目凶狠,好似很威猛样子,说是背水一战,实则困兽犹斗,黔驴技穷没啥能耐吓唬人罢了;心知肚明自己是在蒙人却还死心塌地执意劝对方不要向你进攻免得后悔,人家能改变主意听你忽悠而停止行动?        人,往往自作聪明,其利用之心,恰是一种依赖,以为身后有坚实后盾随时可以助力,却不知所依仗者,乃危地险滩;因为食物如果不被吃进肚里而消化变成力气,如何会壮大自身?家里摆好多书而自己胸无点墨,不是唬人又是什么?自欺欺人又恃书自傲,那会很危险!        进一步讲,万法归一而触类旁通,念经为循其法,修行乃悟其道,求知而问其理,博古通今前瞻未来,文武相背、文武相辅、文武相成、文武相容融;学而无精、拜而无神、活而无心、身而无主者,我们便不去与之交流和探讨了。        轻视历史、亵渎文化,把知识作为把持利用之工具者,一定是如下情况:事到临头已经发生且正在进行当中,才知道害怕;平时附庸风雅、玩弄谋略、耍小聪明,求学当中一知半解、蜻蜓点水、浮皮潦草,自以为学识广博乃至阅人阅事无数而见多识广,其实不过一文字掮客而已,所学不得要领、所知没有精髓;不懂得佛之报身无数而法身唯一,不领悟儒学内涵乃一以贯之;这便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之真正解读,到头来是自毁其身之结果。        文化所承载者,乃天之大道,不悟者,无所能;能悟者,无不能!                                                                                                                                         ——(完)

浏览(104)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