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人匡子

注册日期:2024-12-13
访问总量:49160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新解《论语》十二颜渊6颜明说


发表时间:+-

新解《论语》十二颜渊6颜明说2019-04-19_19点场

视频讲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Gqs3WZ9sQ&list=PLIIlVXhpt_DxGO7gZ5tiDmP3g6yntHig0&index=142&t=1106s




相关文案: 主话题:(六)、颜明说 解析:《论语》第十二篇:颜渊之——        (六)、颜明说——子张(同学)问(问教)明(文明,开明;懂得,了解;明白,清楚;明亮;明智;眼力好,眼光正确)。子曰:“浸(逐渐,浸入)润(细腻光滑,滋润;加油或水,使不干枯;使有光彩;利益)之谮(诬陷,中伤),肤(皮肤;表面;外皮)受(接受;遭受;忍受;适合)之愬(同“诉”:说给人;倾诉;控告),不行(做,办;流通,推行)焉(“于”加“是”:在这里,于此;哪里,怎么;乃,才),可(那么)谓(说,叫做)明也已(太,过)矣(了)。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不接近;长远)也已矣。”        即张同学问教有关文明、开明之定义,先生讲:对于恶赖其渐浸之中伤、徐涂之诬陷,对于奸小其苦肉之倾诉、难心之控告,仅仅是拒绝这些,便说是文明开明,是否太过于简单;而对于奸小恶赖其投机恶行,仅仅是回避而便说是远见卓识,同样是否太过于片面吧。        因为奸小恶赖之品行,不受之不等于不授之,提防被他人伤害不等于不去伤害别人;而不受之亦不等于使不授之,仅仅是倍加小心、时时处处提防,并不能摆脱被动挨打招算计之局面。        贼,一般情况下不丢东西,因其有防范之心,而其恰以他人疏于防范之心去施以攻击,投机获利;此乃文明开明?        傻子,吃亏吃多了,也知道逃避戾狗顽童,而其仅限于东躲西闪,还是难免被穷追猛打、被戏谑和凌辱;此乃远见卓识?        现实当中,贼子们往往都自作聪明,用文明和开明去忽悠傻子,都自认为是明君而对下面大加施行小人之术;有关这一点,在低级生态圈子当中便能看出:食草动物对于天敌都很警觉,其奔逃之本能倒是很强,可谓远见卓识,而到头来难免其被追被杀被吃之下场;那么人文社会里是否也有这种情况存在呢?        对于不文明不开明之言行,不仅不接受还要不出授!        文明与开明,不仅要防范、自律,还要予以回击!                                                                                                                     ——(完)


浏览(79)
thumb_up(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