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还是俄:谁来制定人工智能的道德准则?
专制政府正在论证其社会不应被迫接受嵌入人工智能系统的西方价值观(盖蒂图片社)
尼古拉斯·莫里森 (Nicholas Morieson) 周二(8月5日) 在发表评论:相互竞争的大国正在将自身的价值观嵌入人工智能,并策划国家支持的“文明种族”叙事。
谁来决定人工智能中嵌入哪些价值观?这个问题可能很快就会比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你的工作更重要。ChatGPT、Claude、Gemini 和 Grok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正在成为获取知识的默认门户。随着人们首先(通常是最后)向它们寻求信息,这些系统将塑造人们可以说的内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塑造人们可以思考的内容。它们的答案反映了嵌入人工智能系统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决定了哪些观点会被放大,哪些观点会被压制,以及政治事件如何被构建。
在美国和欧洲,这些价值观受到质疑,但大体上受到个人权利、多元化和言论自由传统的影响。各公司在人工智能中嵌入的价值观各不相同。例如,OpenAI 的 ChatGPT 谨慎且以权利为导向,而埃隆·马斯克的 Grok 则采取更自由主义、言论自由至上主义的方式。然而,所有这些公司都在美国的政治文化中运作。
与此同时,华盛顿日益将人工智能领导力视为地缘政治和文明竞争的前线。成功与捍卫“美国价值观”息息相关,包括言论自由和人权,历届政府都坚信,美国私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将超越专制国家及其以国家为中心的人工智能发展模式。
美国国家人工智能安全委员会 (NSCAI) 成立于 2018 年,旨在满足“国家安全和国防需求”,它将人工智能竞争定义为一场需要“拥抱”的全球“价值观竞争”,并明确点名中国。 2021年,两党参议院法案相继出台。参议员马丁·海因里希和罗布·波特曼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表示:“只有当人工智能的研究、创新和应用植根于美国价值观……伦理和安全时,美国才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欧盟大体上认同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但对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持谨慎态度。布鲁塞尔认为,美国的人工智能系统明显反映了美国的优先事项,尤其是硅谷的商业文化及其对美国“文化战争”的参与。通过《人工智能法案》,欧盟旨在将欧洲价值观,包括尊严、隐私、透明度和预防原则,融入人工智能系统。欧盟提出的人工智能主权将确保欧洲使用的技术反映其对自由主义的解读,并拥有比美国模式更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以防止损害。
中国:人工智能是文明的责任
在欧洲之外,对美国制造的人工智能系统的抵制也更加强烈。威权政府已经在表明,他们的社会不应该接受嵌入人工智能系统中的西方价值观。例如,中国共产党坚持人工智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维护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这被认为是保护中国“五千年文明”免受“数字殖民”和“西方思潮”影响的必要条件。
各公司在人工智能中体现的价值观各不相同。例如,OpenAI 的 ChatGPT 就谨慎且注重权利。(Jonathan Kemper/Unsplash)
中国的人工智能治理与其更广泛的信息控制和国家安全法体系深度融合。开发者必须向有关部门注册算法,通过安全审查,并过滤政治敏感内容。例如,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会拒绝用户关于天安门广场、台独或党的领导人的查询。一些模型被设计成将对话引导回“积极”的话题,例如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或传统文化。在国内,这被视为道德责任,确保人工智能反映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价值观,而非外来的西方规范。在国际上,北京认为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身价值观发展人工智能,拒绝普世价值的理念。
俄罗斯:人工智能作为文明防御
俄罗斯同样拒绝将自由主义规范视为普世价值,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植根于正统教义、传统价值观和中央集权的“国家文明”。外国人工智能系统被描绘成西方意识形态影响的潜在载体,威胁着俄罗斯的文化完整性和政治稳定。
俄罗斯的人工智能治理与其“主权互联网”原则紧密契合:强制国内数据存储、通过算法过滤屏蔽“有害”内容,以及与国家监控系统整合。这些规则构成了更广泛的法律的一部分,这些法律限制言论自由,并遏制关于LGBT权利、政治自由和新冠疫情等敏感问题的辩论。其他措施则侵蚀了隐私和网络安全,使得俄罗斯的任何数字通信都无法免受国家干预。克里姆林宫将这些控制措施描绘成捍卫俄罗斯文明免遭意识形态颠覆的必要手段,从而将数字威权主义重塑为爱国义务。
多元化的人工智能未来
人工智能治理已经超越了技术争论,而日益成为一场关于哪一套价值观将定义言论和政治想象界限的竞赛。
诚然,美国价值观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许多国家拒绝接受将美国规范硬性植入人工智能系统的想法。他们希望防止美国化,并希望看到自身规范体现在技术中,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威权政府常常将这种渴望描绘成文明的必然,以此为审查制度辩护。通过将人工智能视为其文明的延伸,他们可以封锁外国影响力,使审查制度合法化,并将国内信息管控描绘成爱国或道德必需品。在中国和俄罗斯,这种论调巩固了监控、审查制度以及与国家结盟的人工智能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治理被锁定在这种框架下,我们将进入一个碎片化的数字世界,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可接受言论界限,并由政治强权强制执行。因此,危险在于,“文明冲突”的框架本身就构成了体系架构,将政治言论转化为全球数字秩序的硬编码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