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601824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谁主沉浮?(含音频)


发表时间:+-
谁主沉浮?(含音频)
——诗篇124篇教导我们如何应对信仰路上的种种艰难挑战: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


■魏保罗

 

谁主沉浮?

 

文/魏保罗

生命季刊专稿

 

音频为虹雨姊妹朗读;


 

(大卫上行之诗。) 以色列人要说,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当人起来攻击我们,向我们发怒的时候,就把我们活活地吞了。那时,波涛必漫过我们,河水必淹没我们,狂傲的水必淹没我们。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祂没有把我们当野食交给他们吞吃 (原文作“牙齿”)。我们好像雀鸟,从捕鸟人的网罗里逃脱;网罗破裂,我们逃脱了。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诗124:1-8)

 

 

前几年,我所在的教会经历了一次来自信仰上的“风浪”。当时,教会肢体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心灵冲击”。有人感到害怕,有人感到紧张,有人想要偷偷溜走,也有人表现的无所畏惧……而无论是哪一种信仰状况,我个人认为这次的遭遇有上主美好的心意。就像我们主内常说的话:“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在人看来似乎是不好的事——聚会不成、反被调查;但如果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凡事都有神的美意,相信神是想借着这件事让我们来更真实的经历祂。同时,这也证实我们的信仰不是一帆风顺、太平岁月,而是屡经波折,迎难而上。主耶稣尚且要为我们的罪承受常人无法想像的与天父隔绝的十字架的刑罚,我们却仅仅只需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况且,我们也远远没有像历代圣徒一样为了信仰而抵挡逼迫到流血的地步。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基督徒的信仰磨难很像以海浪为驱动力的水上极限运动——冲浪。对于冲浪运动员而言,冲浪可以让他们忘却烦恼、放下愁烦,在冲浪中体验一次次与海浪搏击、驰骋在海浪上的快感。信仰中的逼迫同样可以让基督徒充满喜乐,体验在一次次信仰的风浪中与仇敌争战,有神同在的奇妙得胜。就像使徒们遭遇公会之人的无故毒打之后,“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徒5:41)。雅各也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雅1:2)。雅各没有说只要喜乐就好,而是说不仅要喜乐,还要加倍的、多多的、大大的喜乐。

 

此外,透过这件聚会时受冲击的事件,我也效法马太·享利小结了以下三点感恩的事:

 

1.是在聚会刚刚开始就被冲击,而不是在聚会中。并且,有三位慕道友前来,其中一位刚决志不久。或许在我们人看来会担心对方因此不信。但在神岂有难成的事?焉知此事不会成为她更加坚定相信的动力吗?

 

2.得到了另一间肢体教会的接待,有临时可以过渡的聚会场所。

 

3.教会肢体一起经历神特别的考验,而非仅是牧者面对。

 

 

中国有句俗语说:“穷则呼天,痛则呼母”。当一个人落入生活的绝境时,会不知觉的向着心中的依靠发出最真诚的呐喊!诗人大卫在这里代表所有身陷绝境的以色列人向着所信仰的独一真神发出了诚挚的呼唤,期待神的百姓可以与他一起在神的面前高声歌唱说:“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1-2、6v)。简短的一句话,却将以色列百姓过去多年对神的信靠与经历清楚直白的表达了出来。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神真是他们的神,神真是从过去直到今天一直与他们同在的神。甚至,当他们一再背叛、离弃神之后,神仍然没有像对埃及人一样放弃他们,而是依然作他们的帮助与拯救。并屡次将他们从仇敌非利士人、亚述人、巴比伦人等的欺压中解救出来。就像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上7:12) 意思是立石为据,我们以色列百姓如此三番五次背弃神、远离神、亵渎神之后,神却仍然愿意作我们的磐石,作我们的帮助,作我们永不改变的拯救者。

 

怀着这样感恩激动的心情,诗人大卫一连用了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形容神是如何在一切艰难处境中将全体以色列百姓拯救出来。这三或四个比喻,也使我们每一位读者都真切体会到那原本即将临到的毁灭是何等的恐怖 (柯德纳,1995/2011,页 557)。就如大卫王国早期,面临非利士人连续2次的进犯,大卫身为以色列的君王感受到了极大的艰难,处境可说是危如累卵、生死一线。因为,非利士人不仅是攻城掠地的侵犯,更是想要借此机会一举将新生的大卫王国彻底消灭,以期摧毁全体以色列人的希望 (参看撒下5:17-25) (柯德纳,页 557)。

 

 

在这种危险的局面下,大卫代表全体以色列民众向神发出了“心声和颂祷”(张国定,2004,页 233)。即一连两次重复的“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若不是耶和华帮助我们……”乍一看,“若”这个字似乎给人以极大的不确定性,仿佛事情可能这样成就,也可能那样发生。然而,事实上,“若”是用来强化语气的描述 (江守道,1970/1983,页 71)。即虽是假定的语气,但却是更加坚信不疑的一种表达。以色列百姓确信神必不撇下他们,也不丢弃他们,他们尽可放心倚靠神,并以祂为乐 (唐佑之,2002,页 279)。并且,神的帮助是绝对肯定的,这一信念在第8节结语中诗人再行予以了强调 (唐佑之,页 283)。

 

不但如此,“帮助我们”这一片语是以马内利 (神与我们同在) 的过去式。旧约中的圣徒虽然还没有见过弥赛亚,但对于神在他们中间却怀有感恩和敬畏的心 (范甘麦伦,2008/2010,页 1589)。神过去在各样的患难处境中与祂的百姓同在,也将从今到永远,一直与祂的百姓同在。这是一项已发生的事实,并且还将持续到永恒。毋庸置疑,这样的信心宣告不仅是一个民族性的信仰告白 (范甘麦伦,页 1590),也是我们新以色列民 (教会) 的终生持守。

 

希伯来文字非常重视图形表达,通常会把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用图画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本篇诗歌就把恶人,也就是敌对神百姓的人描绘成了“洪水猛兽、捕鸟网罗”。使当时的人一想到洪水、猛兽、及捕鸟的网罗,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恶人就是这样的形象样式。这其实也是今天教育界十分流行的教育方式,借用生动的PPT、影视播放等图形并茂的方式将要讲授的内容体现出来。据说,这也是公认让人记忆最牢固的方法。这也好比一个小朋友问妈妈说:“什么是坏人?”妈妈开始用一大堆文字语言形容何为坏人。然而,小朋友听了之后,还是感到似懂非懂。但是,当妈妈透过另一种方式,把坏人的所作所为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说:“这就是坏人!”小朋友则会一目了然、一览无遗。

 

诗人大卫一连用了3个形象且生动的比喻向我们展示了“何为恶人”(特指敌对神百姓的人)。

 

 

第一,饥饿的猛兽。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食肉动物,狮子有多么可怕无需多言。而饥饿中的狮子更是可怕到了极点,为了填饱肚子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任何挡在它面前的生物都可能被其咬死、撕裂 (参看箴22:13)。圣经也多次将以色列的仇敌比作凶猛的狮子,如“他们要吼叫,像母狮子,咆哮,像少壮狮子;他们要咆哮抓食,坦然叼去,无人救回。”(赛5:29,参看耶51:34) 我们是否记得使徒彼得是怎样描绘属灵的仇敌——魔鬼撒但?“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这真是一个可怕的光景。依稀记得美国拍的一部电影《狂暴巨兽》中有一幕场景,演到一只变异的大猩猩把一个妇女活生生吞到肚子里。实在令人感到心惊胆战!

 

第二,滔天的洪水。在以色列的雨季,随着黑门山上的积雪融化,干枯的河床受到滋养,会迅速涨满水 (威尔斯比,2004/2007,页 517)。而骤雨则会使溪谷中的河水暴涨,大水经由渠道流窜,短时间内就可能形成凶猛的洪水 (尤金·毕德生,2000/2009,页 60)。一夕爆发的洪水则会对房屋财产和百姓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面对这种难以预料的天灾,人力显得何等苍白无力。先知耶利米也将埃及人的进攻比作“涨溢的河”(耶47:1-4)。然而,纵使“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诗18:4),面临的形势也异常危机。神的子民却始终确信“洪水泛滥之时,耶和华坐着为王;耶和华坐着为王,直到永远。”(诗29:10)

 

 

第三,猎人的网罗。雀鸟的网罗是将网提前支好,然后,只打开一面。那一面会用一枝木棍支撑,并将铒放在木棍上。这样,鸟一旦飞来觅食,碰到木棍,网就会顺势倒下来,将鸟困住。这样,鸟也就无法逃脱了 (唐佑之,2002,页 283)。诗人悲欢神的子民好像落在网罗里的雀鸟,愈是挣扎,网缠得愈紧,愈感无望 (张国定,2004,页 236)。据说在英国伦敦的博物馆里有这样的一个展示,记载狂傲的亚述王西拿基立,把犹大王希西家围困在耶路撒冷,好像“雀鸟”被捕鸟人困在“网罗”里一样。

 

 

这三幅图画 (洪水的淹没、猛兽的吞吃、猎手的陷阱),让我们看见以色列人所面临的是怎样的灭顶之灾。诗人语气之强烈,更加体现出神的百姓被仇敌四面围困,没有活路的无望景况。然而,在这种极大的艰险困苦之中,诗人大卫却代表全体以色列民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第7节两次强调神百姓从仇敌的网罗中逃脱,不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而是全然出于神的帮助。并且,神还会持续帮助到底。因“他必救你脱离捕鸟人的网罗”(诗91:3)。出于这种真实无伪的信靠,大卫在另一篇诗歌中说:“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见耶和华的恩惠,就早已丧胆了。”(诗27:13) 如同使徒保罗对神的深信笃行“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林后4:8)。可以说,“本篇为那些遭受百般折磨,活在黑暗失意的以色列人,投下了新的亮光和新的力量”(张国定,2004,页 236)。

 

“信心是从最困难的存在处境中滋长,而非在安逸中发展”(尤金·毕德生,2000/2009,页 65)。因此,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应该成为爱抱怨的道德评论家,成天对着迈向地狱的这个世界发出不平则鸣的声音;反而应该是对那位站在我们身边的神时常说出赞美称谢的话语 (尤金·毕德生,页 64)。我们无从预测未来,甚至连下一时刻会发生什么也不清楚。并且,我们也无法知道个人、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前景。但尽管我们这样无知,周遭还常充斥着肤浅廉价的乐观者和胆怯懦弱的悲观者,但我们却还是坚信神的旨意必然成就,并且可以喜乐地活在盼望中 (尤金·毕德生,页 62-63)。因为,没有什么“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罗8:35)。

 

这世界是一个高密度组织的网络。它的背后站着一个今世君王 (仇敌撒但) 统治下的组织系统。不论在社会的哪一层面,如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人文、科学、艺术等,都充斥了仇敌败坏的作为。并且还常以软硬兼施的方法,如财富、地位、美色、凶杀、贫穷、逼迫等手段使人就范 (江守道,1970/1983,页 73)。因为仇敌如同最精明的捕鸟人,最擅长投人所好。让人在不知不觉、难以自控或不以为然的情况下将人拉进其精心编制的“天罗地网”之中,也是死亡的陷阱里。使人沉溺于罪中之恶,从而越发的远离神。就拿最典型的钱权色陷进而言,圣经亦有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如保罗的同工底马陷入“金钱的网罗”(参看提后4:10),可拉一党落入“权利的网罗”(参看民16:1-35),合神心意的大卫则一不小心也掉进“情色的网罗”(参看撒下11章)。这些对于我们每位基督徒来讲,都是极大的警惕!“因我们并非不晓得它的诡计”(林后2:11),而是需要时常的警醒。

 

此外,不得不提,对于已婚家庭的弟兄姊妹,可能最大的网罗就是——离婚的陷阱。就如曾一度被无数粉丝和众多媒体视为天作之合的宋仲基和宋慧乔 (基督徒) 的婚姻。当时,大家普遍认为他们夫妻是娱乐圈的婚姻典范,并相信任何一对明星夫妻离婚,他们夫妻都不会离婚。然而,现实却是从2017到2019年,不到2年的时间,他们就官宣离婚了。当时,有个浙江的牧师因为自己家里是开药店的,还特意借此打广告,说:“二宋的婚姻靠不住,但我的药绝对靠谱——货真价实”。不过,就我而言,感受最深的是教会中有不少牧者对人情事故的妥协,向魔鬼低头。且直接或间接教导、劝勉信徒可以自由选择离婚与否。例如,假设你们双方觉得彼此之间三观不合、相处不来就可以离婚 (“你觉得”真是害人不浅!圣经真理是你觉得吗?是你觉得“好”就听从,你觉得“不好”就不听吗?) 我们认为这合理吗?对提出离婚的人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被离婚的人何尝不是一种咒诅呢?如果被离婚的人还没有信,岂非更是将对方往地狱里推吗?(参看林前7:16)

 

诗124篇不是在辩论神是否帮助祂的百姓,也不是解释神会如何赐下祂的帮助,而是以诗歌的形式见证神大能的帮助。这同时也告诉我们,神的帮助不只是个人化的经历,更是群体化的经验。不只发生在少数人身上,更是神子民信仰生活的常态 (尤金·毕德生,2000/2009,页 59)。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遇上的每一丝对信仰的怀疑,每一个令人失望的冒险,每一次痛苦灰心的经历,都可以交织在神永恒救赎的关系网中 (尤金·毕德生,页 61)。好叫我们在祂永不改变的恩典中满了向祂的称颂与感谢。可以在生活的各样事情上常常说:“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8v)

 

 

诗篇124篇给予我们解决之道,教导我们如何应对信仰路上的种种艰难挑战,让我们看到神百姓如何在危难中凭信心靠主胜过,今天你我同样可以如此!求主开我们的心窍,给我们一双属灵的眼睛,让我们时常在一切网罗试练中看到那看不见的神,呼求祂、仰望祂、称颂祂,凭信心过一个得胜成圣的人生!

 

参考文献

张国定《天道圣经注释——诗篇 (卷四)》。天道书楼;2004。

唐佑之《诗中之诗 (第三集):信靠诗》(二版)。香港浸信会神学院;2002。

尤金·毕德生《天路客的行囊:诗篇上行之诗导读》(郭秀娟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原著出版年,2000)

柯德纳《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诗篇 (下)》(刘良淑翻译) (POD版)。校园书房;2011。(原著出版年,1995)

威尔斯比《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简体字版) (潘心慧、蓝慈理翻译)。福音证主协会;2007。(原著出版年,2004)

范甘麦伦《麦种圣经注释——诗篇 (下)》(潘秋松、邵丽君翻译)。麦种;2010。(原著出版年,2008)

江守道《上行之诗——信徒的上行历程》(方克仁翻译)。活泉;1983。(原著出版年,1970)

 

魏保罗 中国大陆传道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浏览(89)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