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31881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中共的核丝绸之路


发表时间:+-

image.png

巴基斯坦沿海的卡拉奇核电站由中国提供资金和技术,拥有两座华龙一号反应堆,发电量超过2000兆瓦。

《地缘政治情报服务》周二 (729) 刊载原瑞士中小企业联合会首席经济学家及德国北部应用技术大学经济学教授恩里克·施耐德 (Henrique Schneider) 的调查报告: 中共的核丝绸之路。他在报告中指出,曾经依赖西方或俄罗斯的核协议的全球多数国家,如今正利用中国的崛起,要求在核能发展方面达成更有利的协议。现在,中国提供从建设到融资的全程核能服务, 受援国利用供应商竞争获得更有利的条件, 全球多数国家越来越多地将核协议与更广泛的目标联系起来。

中国的核野心在其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显而易见。北京提供了全面的一揽子计划: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核电站维护以及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的融资。

中国与受援国之间的合同总是赋予北京广泛的特权和豁免,从而深化了中国在核能领域的影响力。这个日益壮大的网络通常被称为“核丝绸之路”。

大多数对“核丝绸之路”的分析都集中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上。但另一种观点认为,受援国并非被动目标,而是蓄意利用中国投资推进自身议程的行为体。从孟加拉国到埃及,从菲律宾到哈萨克斯坦,全球多数国家并非中国核技术的顺从接受者。它们已经找到了利用核大国之间竞争来获得更有利交易、提升国际地位并摆脱传统外交关系的方法。

新的核战略

几十年来,当一个国家需要核电时,它必须接受核俱乐部提供的任何条件。俄罗斯凭借其国有企业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主导着核电市场。西屋电气(Westinghouse,总部位于美国,现为加拿大所有)和阿海珐(Areva,法国)等西方公司则控制着高端市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埃及等国家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不利的融资条件和有限的技术转让。

北京进入全球核市场改变了权力格局。全球多数国家获得了更多选择。他们现在可以将中国的提议与俄罗斯、美国、法国和韩国的方案进行竞争,要求更好的融资条件、更多的技术转让以及对其核计划的更大控制权。

西方公司现在正努力与来自中国和俄罗斯日益诱人的融资方案竞争。北京承诺到2030年在参与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建造至少30座核反应堆。

巴基斯坦

卡拉奇与北京的核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这种关系已发展得远比简单的依赖关系复杂得多。中国在巴基斯坦建造了多座反应堆,包括规模庞大的卡拉奇核电站。当西方银行拒绝参与时,中国的融资使这些项目成为可能。但巴基斯坦仍在运行采用加拿大和法国技术建造的核设施。他们还维持着国内的核武器计划。

事实与数据

按预计核电装机容量(千兆瓦)排名前八的国家

image.png

虽然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拥有庞大的核电舰队,但全球核电扩张的未来仍由亚洲驱动。

 

巴基斯坦政府一直谨慎行事,确保如果任何单一合作伙伴的要求过高,自己总有替代方案。核计划增强了巴基斯坦的能源安全,提升了其技术形象,并巩固了其在南亚的地位。中国的参与也为通过中巴经济走廊获得更多基础设施投资打开了大门。

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已经证明,全球大多数国家可以在不放弃主权的情况下与中国合作开发核技术。他们向其他国家表明,无需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国,也能从大国竞争中获益。

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已将核电采购变成了一场复杂的讨价还价,他们需要比较多家供应商的报价,并争取最大程度的让步。例如,孟加拉国正在利用俄罗斯的技术和融资建造其首座核电站。与此同时,达卡正在同时探索与中国、韩国和西方供应商合作开展未来项目的合作。

数十年来,菲律宾一直没有核电,如今正谨慎评估多种核技术和供应商。菲律宾并未急于与任何单一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是在构建国内监管能力的同时,保留所有可能的选项。这种深思熟虑的做法赋予了该国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更大的优势。

中国公司提供诱人的融资和快速的建设工期。俄罗斯公司提供成熟的技术和全面的燃料循环服务。西方供应商则强调安全标准和合规性。

菲律宾并非选择立场,而是力求从每一份报价中获取最佳要素。菲律宾要求技术转让、本地化要求和优惠的融资条件,这在核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中东

埃及和土耳其等中东主要国家正在利用核能合作伙伴关系来增强其地区影响力,同时保持战略灵活性。在埃及,采用俄罗斯技术和融资建造的达巴核电站服务于多重目标。它实现了能源多元化,使埃及成为地区技术领导者,并加强了开罗与莫斯科的关系,以平衡西方的影响。

但埃及并未关闭其他合作的大门。该国与中国核电企业保持着良好关系,并探索与西方供应商的合作。

尽管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并与西方关系密切,但它仍在寻求与俄罗斯建立核伙伴关系,同时也在与中国探讨合作方案。由俄罗斯原子能公司(Rosatom)建造和管理的阿库尤核电站,展现了安卡拉即使在西方核联盟内部也努力提升其自主权的努力。

哈萨克斯坦

与所有中亚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继承了苏联时代的大量核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铀储量。

阿斯塔纳在保持其作为西方核计划主要供应国地位的同时,已获得中国在铀矿开采和加工方面的投资。哈萨克斯坦还探索了包括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在内的先进核技术的合作。

该战略超越了商业关系。哈萨克斯坦政府利用其核专业知识来提升其外交影响力,主办国际核安全峰会,并将自己定位为负责任的核事务管理者。这种做法提升了该国的国际形象,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合作机遇。

多极核战略

尽管背景不同,但那些通过“核丝绸之路”有效推进核野心的国家往往采取类似的策略。首先,它们并非依赖单一供应商,而是与中国、西方和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建立关系。

其次,它们投资于国内核能力建设。它们建立国内监管框架,培训本土工程师,并发展本土核技术。此举旨在减少长期依赖,同时增强它们更有效地管理核伙伴关系的能力。

第三,它们促使核供应商相互竞争,以获得更有利的条款、更大的技术转让以及对其核计划的更多控制权。

第四,它们不会仓促建立核伙伴关系。成功的国家会花时间评估各种选择,并争取到有利的条款。它们明白,核伙伴关系是需要周密规划的长期承诺。

最后,它们将核战略与更广泛的外交政策目标相结合。核伙伴关系不仅仅关乎发电;它们是加强能源安全、提升国际地位和增强自主权的工具。

事态发展的可能

最有可能的情况:接受国将欢迎所有主要核参与者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将继续受益于核供应国之间的竞争。它们将接受老牌核大国在国内的存在,甚至赋予它们一些特权。但它们将巧妙地利用彼此之间的竞争,不断重新谈判条款以利于自身利益。

不太可能的情况:核供应国反击

一种不太可能的情况是,主要核国家会强烈反对,这可能会要求接受国做出更多调整,甚至做出具有约束力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权将受到削弱,它们需要调整其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全球大多数国家可能会放弃其核项目,转而采用其他能够赋予其更大谈判权的技术。其他国家可能会与提供最优惠条件的核国家结盟,尤其是在融资方面。这将使俄罗斯和中国占据优势,从而有效地将法国排除在外。

不太可能:全球大多数国家建立自己的核能和金融生态系统

一种不太可能的情况是,全球大多数国家发展自己的核技术和替代性投资或融资体系,并利用这些体系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很少有国家有能力提升自身核能力,但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巴西和埃及或许能够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受援国将完全摆脱主要核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

浏览(214)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