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父仍然在呼唤浪子归家(含音频)
今天,天父仍然在呼唤浪子归家(含音频) |
---|
——甚愿更多的浪子心被软化,像玛莉亚的弟弟一样回转,回到父家! |
■爱蜜莉 |
今天,天父仍然在呼唤浪子归家
文/爱蜜莉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为艺博姐妹朗读:
那是父亲节数日后,我接到玛莉亚的短信,说要和我见面。我退休离开学校已两年,与同事联系也渐渐疏淡,一般情况很难有见面的理由。但我想玛莉亚肯定有事,当即约了时间,请她来我新的住处。
玛莉亚是我退休前的同事,她是出生于奥克拉荷马州的墨西哥裔,外貌娇小瘦弱,文静清秀。大伙聊天喧哗时,她从不出声,连笑容都是静静的,带着几分羞怯。由于我年长一些,又同是基督徒,含蓄的她便总是主动接近我。熟悉后我才知道,她冷漠的外表背后,藏着一个深痛悲惨的故事。出于对我的信任,玛莉亚掏心置腹,常一段段地讲述她原生家庭的处境,又大又艰难。我总是静默聆听,也常被她的故事触动,对她充满怜悯和同情。
玛莉亚的父亲是奥克拉荷马州某小镇西语教会的牧师。家中连生六个女儿后,总算盼到一个男孩。墨西哥文化也偏重男孩,父亲为他取名David,盼这个孩子带着王者风范。这个男婴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满足与希望。但母亲却因长年营养不良、操劳成疾,在David刚满一岁时不幸离世。玛莉亚带着怨意说,母亲临终前,在病榻上叮咛六位姐姐务必尽全力照顾弟弟。贫苦的家庭连温饱都困难,哪有能力供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女孩们读完中学便相继辍学外出打工,为的是供弟弟最好的生活条件,希望他能读大学,实现姐姐们遥不可及的梦想。因为自出生起,弟弟便是家庭的中心,是父亲一生的荣耀与盼望。
David 自幼聪明,学习成绩优异,在主日学课堂上,能顺利背诵圣经金句,备受父亲偏爱与姐姐们的呵护。未料中学时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亲一味袒护,姐姐们劝阻无效。后来他染上抽烟、吸毒、酗酒的恶习,经常夜不归宿。在一次严重的斗殴事件中被警方拘留调查,David透露自己是同性恋,并曾有过无数伴侣。教会声誉严重受损,同工们多次劝说,忍无可忍,最终决定辞退他父亲的牧师职务。
原本温馨、爱主的家庭被撒但攻击,受到重创。家无宁日、支离破碎,失去了往日欢笑,剩下的是父子之间无休止的争吵。父亲也意识到如今的悲剧,是他过度溺爱的苦果。正如箴言13:24所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就要及时管教。”老人家悔恨交加,有时消沉到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只默默流泪叹息,健康急剧恶化。
“我要是没心没肺,对家人无情一些,活着就应该没这么累了。”玛莉亚哽咽地说,语气里充满极度的失望,又深感无力、无奈的悲伤与叹息。
婚后,玛莉亚很快离开父家,随夫搬到本州,在学校邻近的小镇定居。数年间,她的姐姐们也借着婚姻一一脱离家庭,各自奔向自己的人生。但姐妹们最惦念的还是老父亲。每逢学校放假,玛莉亚总会回家探望老人家。同时也只有硬下心来,对弟弟的颓废视而不见。
一日清晨灵修时,玛莉亚读到自己曾经抄写的一句话:“信仰不是逃避难题,而是教人靠神有力量面对;信心也更是透过艰难环境,为要更新我们里面的生命。”
当她得知David确诊为艾滋病时,爱与恨的情绪交织翻涌。老父身体虚弱,怎堪再受打击?玛莉亚毅然决定将David接到身边,并安排他住进一所社会福利机构疗养。
她和丈夫常去探望David,读圣经,唱诗,跪地祷告。多次凭着神所赐的信心、耐心、爱心与智慧的话语,劝导安慰他。渐渐的,那个桀骜不驯的弟弟性情开始改变,少了暴躁,多了柔和。有时还会看到他眼眶泛泪,背身啜泣。感谢神的怜悯,经多次祷告,弟弟一次次地悔改,姐弟二人恢复了少年时那纯净可贵的手足情。姐姐们也相继从远处前来,表达对弟弟深切的关怀与爱。然而David已经积疴难返,身体日渐消瘦衰弱。
后来我退休了,与旧同事鲜少联系,也不知道玛莉亚姐弟后来的状况,直到那天再见到她。她说这次见面,是来跟我道别——她已向校方辞职,即将搬回奥克拉荷马,陪伴年迈的父亲度晚年。
在这次相聚中,玛莉亚告诉我她弟弟的结局:
不久后,David被诊断出肝癌晚期,医院告知他病情危急、生命垂危。David异常冷静,不顾院方反对,坚决提出要回奥克拉荷马老家,陪伴父亲共度最后时光:浪子回头,愿为过去的罪向父亲悔改。这是无比沉重的、发自忧伤痛悔的灵里的悔改。姐姐们相拥啜泣,默许同意。玛莉亚夫妇驾车,一路细心安抚照料。父子见面恍如隔世。那个曾背叛父亲、在外流荡的浪子,此刻扑向父亲怀中,迎接他的是颤抖双臂的紧紧拥抱,与老泪纵横的亲吻。那是一个充满悔恨又洋溢感恩的时刻——那天正是父亲节。人间父子深情相拥,慈爱的天父也得着安慰。
玛莉亚苍瘦的面容浮现出安然的笑容,说:“都过去了。弟弟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祈愿,我们把他安葬在母亲的墓旁。弟弟自幼未曾识母、尚未懂事就失去了母亲。如今母子两人已在天家重聚,人间的遗憾在天家都得到了补偿。”
如今玛莉亚最牵挂的是年老的父亲,决定陪伴他安度余年,在基督的宝座前重新得力。“因为我们的神必不轻看人心灵的忧伤痛悔。我们一家能重新得着从前的喜乐,正是因着悔改,再次回到主面前,并且更坚定地以基督为我们生命的至宝。”
多年来,我终于看到玛莉亚因信心而绽出的那一抹灿烂的笑容。
送别玛莉亚前,我们紧握双手,为彼此作了深切的祝福祷告。目送她的车子消失在巷口,我止不住地流泪感恩——弟弟脱离病痛,得着永恒的生命,家庭也重新被建造,得蒙神莫大的祝福。我心中激荡的情绪已不再是哀伤,反倒充满对神信实的称颂,满怀感谢祂奇妙又独特的大爱。信实慈悲的天父,今天仍然在呼唤浪子归家!甚愿更多的浪子心被软化、像玛莉亚的弟弟一样,回转、回到父家!
爱蜜莉 来自台湾,现居美国,参与福音机构事奉。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