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成为同性恋的别称,让中共很难堪
7月7日,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非常迷惑的文章。文章标题为“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署名“陈其浩”。虽然刊登在第20版面,但众多官媒和社媒第一时间纷纷转发,并且加上自拟标题,“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确是此文的要旨。过去官媒不断刊发有呼吁恢复“同志”称呼的文章,但都只是呼吁在党内和体制内恢复“同志”呼呼,不要用什么“老大”,“老板”称呼领导;而这篇文章则是呼呼不仅在党内体制内,而且要在全社会恢复“同志”称呼。
文章写道:
称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曾几何时,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一声“同志”便可,听者坦然、舒泰。后来,经济发展、文化多元,称呼也花样百出,“先生”“小姐”“老板”满天飞,开初尚觉新鲜,久之不免腻味,尤其是“小姐”这一称呼,常给人轻薄之感。如今,“小姐”似乎被“美女”取代,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变成了泛称。
称呼自有其潮流,随时代而动。譬如“同志”,在民风淳朴的年头,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讲究人人平等,因而“同志”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且“同志”也有志同道合之感。
然后文章称赞了“师傅”这个称呼、对“老师”这个称呼的滥用颇有微词。对体制内称呼领导为“头儿”、“老大”、“老板”的现象很是不满。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赞赏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一名公社干部为“陈秘书”。
文章最后写道,“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我举双手欢迎。称呼中的真情实感,值得追求、颂扬。”
显然,文章认为过去“同志”的广泛呼呼,反映出社会“民风淳朴”,而“同志”称呼不再是主流,反映出当今社会“轻浮”。
文章所谓的“民风淳朴”时代,就是改革开放前的毛时代。毛时代,生活高度政治化。单位工作、人际交往、家庭关系都被纳入政治化。“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人们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都处于政治教育和规训中。那时单位有定期强制性的政治学习,无论中共党员还是非中共党员。人们在许多场合,都以同志相称,去商店买东西,饭馆就餐,要称呼售货员和服务员为“同志”。“同志”称呼不仅用于中共党内和体制内,而且广泛用于社会人际交往的许多场景。“同志”广泛称呼背后的含义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因而大家相互之间都是“同志”,志同道合。如毛泽东所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同志”称呼的另一面,不能称为“同志”的群体,就是“阶级敌人”,“地富反坏右”,是被划为另册的“政治贱民”,在政治上受到迫害,经济受到亏待。此文称过去“民风淳朴”,压根儿不淳朴,其实充满了被煽动和挑动的仇恨。所谓“人民群众”之间纯洁淳朴的关系是建立在对一部分人的仇恨和迫害之上的。与其说是淳朴,还不如说是愚昧。不能对此选择性失明,无视大量受迫害者所遭受的苦难。
毛时代终结后,所谓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破灭和破产。以前一些人对这些说教真心相信,一些人半信半疑。毛时代终结后,包括中共党员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彻底不信了。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人们的生活逐步褪去政治色彩,不再过多地受到政治的影响和干预。中共的宣传也从强制性转为引导性,主要是通过新联联播来向大众宣讲。但人们可以选择不看新联联播,不像过去政治学习和政治运动必须参加。而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多样化,“同志”称呼既不符合时宜,又满足不了交往多样化的需要。谁跟你是“同志”,莫明其妙!要说“一切向钱看”,确实是“志同”。但“一切向钱看”往往是竞争关系,根本不可能“道合”。于是,“同志”称呼就逐步萎缩,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代之以“先生”,“小姐”,“帅哥”、“美女”,“老板”,“老总”之类适合不同关系和场景的多样化称呼。就是在体制内和中共党内,“同志”称呼也不再用于口头,而只限于中共的正式书面文件中。中共为了维护统治利益,仍然假模假式地坚称其既往理论。最多稍加修正,以适应新的发展阶段,但并没有放弃其理论内核。相应地,在书面文件中还一本正经地采用“同志”的称呼。在中共的书面文件中,某位干部享有“同志”称呼与不享有,有很重大的区别,关系到是否仍被党组织认可为成员或开除党籍的问题。但也只有此一用处。
而“同志”称呼的原有含义在日常生活中被废用,导致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派上了别的用处。毕竟“同志”这个称呼还是很简洁,大家也用惯了,废弃了可惜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除了中共的书面文件,“同志”这个称呼成了同性恋的别称,犹指男同性恋者。至少20多年前,就开始流行了。词语含义的流变非常难以捉摸,但总的规律是倾向于能明确区分含义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可能“同志”后来代指同性恋容易让人充分理解其含义而又比较隐晦,又带有几分调侃。当然,词语的含义依赖于不同的场景。“同志”在中共的书面文件中,仍然是原有的含义,人们不会误解为某某干部是同性恋,而在其它场合,称某某是“同志”就是同性恋的意思。
中共肯定对“同志”一词在其它场合被用于代指同性恋,非常恼火。一是对不能垄断“同志”的含义无可奈何;二是认为这玷污了“同志”这一称呼的严肃性和纯洁性。我党这么一个美好而高尚的词汇怎么就被污染了呢?但又不能明文予以禁止。那不明摆着让人看笑话吗?也没办法予以禁止。
我认为此文的目的倒不是什么想重新将“生活政治化”,而是暗戳戳想借扩大“同志”称呼的范围来消解“同志”一词的同性恋意义。过去这个问题也存在,为什么是现在呢?可能与最近两件与同性恋相关的新闻事件有关,触发了中共或作者的敏感神经。一件是“南京红娘”事件。一位男性伪装女性长期与多名男性发生性关系,并暗中录制视频发到网上。这些男性都是直男,但网上一些舆论认定这些男性是同性恋;一件是郑州打人事件,多名青年男子在夜间持械围追殴打同性恋者。施暴者通过交友软件伪装成同性恋者,再将受害者约至公园实施围殴。可能中共认为中国的同性恋问题很严重了,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和影响生育率下降的因素,需要出手遏制同性恋蔓延和压制对同性恋宽容的舆论。
但我认为这是徒劳的。同性恋现象一直存在,只是现在社会宽容了,才更多地暴露出来。压制同性恋现象并不会有什么正面效果,也无法提高生育率。生育率下降是年轻人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养育成本过高而造成的。而呼呼“同志”称呼扩大到原有范围,以此来消解“同志”的同性恋含义不会有丝毫效果。不信者可以试一试,在日常交往中或体制内称呼他人为“同志”,看会不会遭白眼。肯定会被别人当怪物,这是哪里冒出来的古董?或被对方误解为称呼其为同性恋者,冒犯到对方,遭来一顿骂甚至一顿打。而到中共垮台时,“同志”所具有的怀有共同理想的含义就会彻底被抛弃。
而回到“同志”称呼单一化和生活政治化的年代更不可能。这倒不用多虑。中国人再也不会回到靠空洞、宏大、遥远的理想信念支撑其忍受贫穷的时代。历史证明,那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谎言,不会再有人真正相信。毛时代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因被列强打败而产生的应激排异反应。特权和物质享受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恒常追求。不像穆斯林信徒有坚定的信仰,一天做五次礼拜,生活大部分宗教化,可以过清苦的日子。中国人是世俗的,经不起权力和物质享受的诱惑。要回到毛时代,天天背诵毛主席语录的荒唐年代绝不可能。一些人也就是借官方的正统宣传,来满足自己虚幻的自豪感,打击异见和发泄不满。要他们真的践行官方的正统宣传,完全不可能。
2025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