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huasan

注册日期:2025-02-21
访问总量:28362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矿产地缘政治新格局


发表时间:+-

image.png

美国和乌克兰已达成协议,将开发乌克兰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仍充满陷阱。? Getty Images

鲍勃·萨维奇 (Bob Savic) 今天 (78) 在《地缘政治情报服务》指出, 近期达成的美乌战略矿产协议旨在对抗中国的主导地位,但领土争议和潜在的欧盟冲突也带来了挑战美国已获得乌克兰资源的优先使用权, 但该协议可能与欧盟的战略利益相冲突, 且中国可能会与全球大多数国家达成矿产交易作为回应。

今年4月签署的美乌战略矿产协议赋予华盛顿获取乌克兰丰富关键原材料矿藏的权利,这些矿藏对美国先进技术和国防领域至关重要。该协议是川普政府将矿产纳入其外交政策的一项地缘战略举措,旨在削弱中国在矿产供应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加强美国的技术和军事供应链。

美国对乌克兰矿产财富的战略利益不在于完全所有权,而在于确保重要的商品流通。因此,该协议允许乌克兰保持对其地下资源、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的主权控制,以及开采方面的决策权。

反过来,美国公司将通过美乌重建投资基金(两国政府机构为监督此类项目而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优先勘探和开发这些资源的权利。

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该协议虽然为乌克兰提供了经济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尤其是考虑到乌克兰许多关键矿藏位于战火纷飞或被俄罗斯占领的地区。该协议还可能与欧盟的战略利益相冲突,并可能促使中国与“全球多数”国家签订自己的矿产协议。

目前,乌克兰拥有2万处已登记的矿产和金属矿床,其中近9000处已探明储量。其中包括欧洲储量最大的稀土、锂、石墨和钛。然而,这些矿床大多分散在战火纷飞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哈尔科夫等省份。对这些资源的控制可能对乌克兰战后经济复苏、欧洲的绿色未来以及俄罗斯的全球资源地位至关重要。

安全与风险规避陷阱

根据协议,乌克兰必须将其一半的矿产许可收入投入合作实体,但美国最初对乌克兰的贡献定义模糊,仅提及新提供的军事援助。该协议并未要求偿还先前提供的军事援助,但确认停止过去的美国军事援助,并规定乌克兰将因进一步获得美国武器供应而累积债务。

然而,华盛顿并未保证此类供应,缺乏明确的安全保障,这引发了人们对乌克兰能否从该协议中获得长期战略利益的质疑。尽管川普政府暗示,经济伙伴关系可以遏制俄罗斯的进一步侵略,但这种观点遭到了质疑——尤其是在美国波音公司在基辅使用的一栋建筑在69日至10日夜间俄罗斯的大规模空袭中严重受损之后。

事实与数据

乌克兰的矿产资源

image.png

乌克兰最近与美国签署了一项协议,成立一项投资基金来资助这些资源的开发,据估计该基金价值可能达 15 万亿美元。 ? GIS

此外,乌克兰相当一部分关键矿藏(估计约占40%)以及更大比例的稀土矿藏位于乌克兰东南部,这些地区要么被俄罗斯占领,要么受到俄罗斯军事行动的影响。这使得在战区或其附近开采资源变得不切实际,并可能在战后重新引发冲突。如果继续开采,能源和基础设施的供应将对项目的可行性至关重要,而矿产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将影响投资者根据协议竞标许可证。如果协议管理不善,这些项目的成功将充满不确定性。

即使乌克兰的上游资源得到成功开发,一个关键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原材料中有多少将在中国提炼?目前,北京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加工和相当一部分锂精炼。如果乌克兰的原材料由中国加工,可能会破坏川普政府的整个去风险战略。

控制权问题

使该协议复杂化的“房间里的熊”是俄罗斯,它控制着顿巴斯和乌克兰东南部的部分地区,例如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地区。这些地区都富含锂、钛、铀、稀土元素和石墨等矿产,以及镍和铁矿石等金属。它们还蕴藏着天然气和石油等能源资源,而煤炭是唯一被排除在协议之外的资源。

例如,顿涅茨克州的舍甫琴科矿床拥有欧洲最大的硬岩锂资源之一,估计氧化锂储量达120万吨。该地区目前处于俄罗斯的控制之下,使得开发和获取锂资源变得复杂。地质学家还在乌克兰中南部和东南部的“乌克兰地盾”地区发现了潜在的锂矿床,估计氧化锂储量在160万吨至300万吨之间。由于持续的冲突,这些储量尚未开发。

乌克兰拥有丰富的稀土元素矿藏,包括钕和镝,这些元素对高科技应用至关重要。然而,顿涅茨克的亚速矿和马祖里夫矿等主要稀土元素矿藏也已被俄罗斯占领。扎波罗热州的新波尔塔夫矿床蕴藏着铌和磷酸盐等稀土元素。该矿床自苏联时代以来一直未开发,且位于军事争议地区,阻碍了其勘探和开采。

就钛而言,乌克兰的钛储量位居全球前列,约占全球产量的7%。重要的钛矿床位于顿涅茨克,目前大部分地区均在俄罗斯控制之下。然而,扎波罗热钛镁联合工厂位于扎波罗热州乌克兰控制区。作为欧洲唯一的海绵钛制造商,该工厂生产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和化工的钛锭和钛板坯。然而,持续的冲突对其运营和所有权构成了重大挑战。

如果俄罗斯继续控制这些矿产或拥有大片资源丰富的土地,那么潜在的供应实际上可能会丧失,或无法进入西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乌克兰收复这些领土或在更安全的地区发现替代矿藏,否则这笔交易将变得更具象征意义或投机性。相反,俄罗斯可以利用对这些矿产的控制来供应本国工业,或与中国、印度或西方势力范围以外的其他国家达成交易,从而获得经济和战略优势。

对乌克兰来说,其矿产是战后复苏的潜在经济引擎。失去这些矿产的获取渠道可能会严重制约其经济前景和重建融资。即使在基辅控制的地区,不稳定的局势和持续的战争也使大规模的矿业投资面临风险,因为企业不太可能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投入数十亿美元在冲突地区开发矿山。

短期来看,美乌协议具有战略重要性,因为它表明了意图,并表明川普政府将支持基辅的持续防务工作。然而,其实际价值取决于领土控制。从长远来看,乌克兰对资源丰富地区的主权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复苏至关重要,而且对西方主导的清洁能源和国防领域的全球供应链也至关重要。

税收担忧

该协议的税收条款免除了合伙实体在乌克兰的所有税收,这可能会对乌克兰战后紧张的预算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虽然预计美国不会对从乌克兰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但这并非一项坚定的承诺。尽管该协议声明其意图并非与乌克兰的申请或其他欧盟义务相抵触,但对美国公司的优惠待遇引发了布鲁塞尔对乌克兰入盟进程的担忧。这包括质疑该协议是否违反了欧盟的竞争规则,该规则要求所有公司享有平等的准入机会——这是乌克兰入盟必须遵守的条件。

与此同时,民间社会组织对该协议的伦理影响表示担忧,认为华盛顿对乌克兰关键矿产的快速掠夺可能导致资源开采和环境恶化。活动人士呼吁制定一项优先考虑可持续实践并尊重人权的战略,确保绿色转型不会以牺牲弱势群体为代价,因为此前乌克兰与俄罗斯经历了多年的艰苦战争。

乌克兰采矿业也因其恶劣的工作条件而饱受批评。如果美国公司未能执行高标准,它们可能会面临人权组织的强烈反对和公众抗议。此外,鉴于乌克兰长期以来在采矿业透明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美国投资者可能会要求乌克兰做出过度让步以抵消高风险。这样的结果将损害乌克兰原本可以从该协议中获得的利益。

供应链担忧

该协议旨在解决华盛顿日益增长的担忧,即其对关键矿产依赖中国控制的供应链的担忧。目前,美国约70%的稀土元素进口依赖中国。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减少对中国稀土元素的依赖是国家安全的当务之急”。因此,乌克兰融入这一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可能会对全球市场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一个影响可能是北京方面对该协议的反应,因为它试图在该领域确立其经济主导地位。中国认为该协议是美国试图破坏其对关键矿产供应链控制的尝试。中国可能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应对,包括对美国公司实施贸易限制,同时增加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矿产的投资,并加强对本国国有矿业巨头的支持。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可能扩大在欧亚大陆的矿业投资,例如在矿产资源丰富的中亚和蒙古,以弥补美国在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所造成的影响力损失。

欧盟对这项矿产协议的反应也将十分重大。布鲁塞尔有自己的关键矿产战略,旨在减少对中国和俄罗斯的依赖。由于该协议,美国公司可能会发现自己与欧洲公司陷入了乌克兰资产的竞购战,这将给本已紧张的跨大西洋关系带来压力。如果美国垄断乌克兰的矿产出口,欧盟可能被迫在非洲或南美洲寻求替代交易,从而进一步削弱跨大西洋供应链。

该协议还可能促使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重新评估其长期伙伴关系。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矿产供应国可能会寻求利用其资源,从中国、印度、欧盟或美国获得更有利的条件。其总体影响将是加速现有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使其分裂成更复杂的地缘政治集团和子集团。

未来的可能性

可能:该协议增强了美国对全球矿产供应的战略控制

美乌矿产协议不仅仅是一项经济协议,更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地缘战略行动。至少,该协议推进了川普政府将矿产纳入其外交政策的议程。该协议的投资换矿产结构也与川普总统最大化“交易艺术”的交易型外交政策理念相契合。通过确保获取乌克兰关键矿产,美国旨在实现多项地缘政治目标。

首先是削弱中国在矿产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并增强美国自身的技术和军事供应链。其次,华盛顿将寻求加深欧盟对美国开发的关键矿产、稀土和能源出口的依赖。这将包括未来乌克兰矿产的下游出口,而美国将通过政府支持来实施对矿产加工和精炼的长期投资。

最后,与此同时,美国将推动欧洲盟国及其合作伙伴增加国防开支。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将用于美国武器技术,而美国在关键矿产开采和精炼方面的战略投资又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然而,为了使该协议在不加剧与欧洲的紧张关系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美国需要确保乌克兰治理的透明度,并解决环境和劳工问题。否则,整个欧洲大陆对关键矿产的竞争可能会成为日益紧张的美欧关系的另一个导火索。如果乌克兰东部的关键矿产和稀土资源落入美国手中,华盛顿很可能会通过依赖来自欧洲以外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加强其对欧洲的长期战略控制——在即将到来的全球资源驱动的地缘政治时代,欧洲将越来越依赖美国提供关键的原材料。

同样可能的是:该协议引发全球关键矿产的争夺

在达成初步关键矿产协议后,川普政府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探索其他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加大了对格陵兰岛的控制力度,格陵兰岛是丹麦的一个半自治领土,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不那么有争议的是,他扩大了从非洲寻找关键矿产供应的力度,与刚果民主共和国(DRC)达成了一项“矿产换安全”协议。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钴、锂和其他矿产。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克迪最近提出,美国可以获取刚果的矿产资源,以换取军事援助。鉴于中国企业已经持有刚果民主共和国15个最大的钴矿和铜矿的股份,这是朝着多元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欧洲各国政府也已开始加大对非洲矿业项目的支持,这是一项战略举措,旨在实现其全球关键矿产供应来源多元化。由14个国家和欧盟委员会组成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旨在削弱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促进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该伙伴关系目前正在评估非洲30多个关键矿产开采项目。

印度已启动一项多管齐下的战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和采购关键矿产,包括发展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和获取资源。该国在能源转型矿产及其化合物方面仍然严重依赖进口,锂、钴和镍等矿产的进口依赖度高达100%。由于预计到2030年,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增加一倍以上,这种依赖状况可能会持续下去。

随着美国、欧洲、印度和其他国家采取措施削弱中国对关键矿产的控制,非洲国家的采矿业务将从中受益匪浅。对非洲矿产资源的重新关注有望实现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并为非洲大陆带来巨大的经济机遇。随着政府、私人投资者和矿业公司之间的持续合作,在强大的外部参与者争夺影响力之际,非洲可以在重塑全球关键矿产格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与数据

全球矿产资源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稀土储量,尤其是在摩尔曼斯克和哈巴罗夫斯克地区。

土耳其:拥有丰富的铬铁矿资源,并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发现了稀土元素。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锂、稀土、钴和镍资源,使其成为中国以外关键矿产供应的重要参与者。

墨西哥:拥有丰富的锂矿,尤其是在索诺拉州,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锂矿之一。

菲律宾:是全球领先的镍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10%以上,钴通常是其镍矿开采的副产品。

巴西:稀土储量约2100万吨,位居全球前列。其塞拉韦尔德矿已开始商业化生产钕、镨、铽和镝等关键磁铁稀土元素。巴西还在热基蒂尼奥尼亚河谷开发“锂谷”项目,专注于锂的提取和加工。

越南:稀土储量约2200万吨。该国正在构建垂直整合的稀土磁体供应链,力争成为中国以外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新兴的石墨生产国。

智利:拥有全球最大的锂储量,主要位于阿塔卡马沙漠,并计划将其锂产业国有化,以开发更可持续的开采方法。

阿富汗:据推测,赫拉特省、尼姆鲁兹省和加兹尼省拥有丰富的锂矿,而巴米扬省的哈吉加克矿床则以丰富的铌储量而闻名,铌是一种用于超导体的金属。

非洲:坦桑尼亚正在开发多个矿山,以满足电池市场的需求,其中恩格拉矿床含有高品位稀土元素。马达加斯加拥有高品质石墨,其安巴托维矿是全球最大的镍钴矿之一。

蒙古和中亚: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关键战略矿产资源,但其中许多矿产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蒙古东部的霍特戈尔和白云鄂博型矿床被认为蕴藏着对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磁体至关重要的稀土元素,例如钕、镨和镝。蒙古南部的盐湖和伟晶岩带正在进行锂矿的早期勘探。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磷矿石和粉煤灰矿床中含有稀土元素,但目前商业化生产有限。此外,哈萨克斯坦还拥有丰富的铬、钒、钛和钴矿床。

浏览(341)
thumb_up(0)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