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陆军,习近平失去军权的重要原因
习近平已经失去对中共军队的掌控,这是海内外观察人士比较一致地判断。主要标志就是他在军委中的两名亲信被拿掉,一位是军委委员苗华,已被官宣查处,和被取消人大代表资格;一位是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久未公开露面,也应该是被查处了,只是还未官宣而已。除此之外,还有若干高级将领受到查处,大多与苗华关系密切。
习近平之所以丧失了军权,主要在于他的国内外政策不得人心。他对内加强社会控制,打压民营经济,利用反腐清除异己。对外扩张,“一带一路”大撒币,与俄罗斯建立准同盟关系,引致美国的遏制、日韩和东南亚国家的警惕,与欧盟关系疏远,在国际社会陷于孤立。内外两方面因素导致中国经济衰退,各社会阶层收入下降,引起社会普遍不满。特别是遭倒“红二代”,政治老人和党内其它派系,以及整个官僚集团或明或暗的抵制。他已失去了党内的普遍支持。这就使得他对军队的掌控失去了基础。
中共的政治原则是“党指挥枪”。军队是纯粹的工具。军队的工具性不仅在于中共对军人有意识的宣传,而且也与军人的背景有关。从古至今,中国的军人大部分来自于社会底层和中下资质。家庭条件好或天资聪颖的孩子都不会被鼓励从军;除了社会动荡时期和毛时代。因而,军人之中产生不了社会精英,不会产生具有政治主张的军人团体,也就没有产生军政府的可能。
因之,中共军队不具有自主的意识,只会听命于党。只要习近平有党内的支持,不管他在军队有没有根基,都能掌控军队。十八大期间,他刚上台,在军队没有任何根基,但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期间,凭借党魁和军委主席的职位和党内的支持,就能大刀阔斧地整改军队,提拔自己的亲信和整肃其它将领。但他现在失去了党内的支持,就出现了变数。
这有两种可能,如果习近平在军中有强有力的支持,即使他失去了党内的支持,他也不会失去军权。但如果他在军中没有强有力的支持,就会失去军权。而他现在面临的正是第二种情况。
那为什么习近平在十八大和十九大期间提拔了那么多将领,却会失去军队的支持呢?除了他搞的军改和大规模清肃高级将领外,我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忽视了陆军的建设,而将军费的大头投入到海军,火箭军和空军上。
据AI估算,2023年中国的总军费开支是1.5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陆军开支约3100亿-4650亿元,约占总军费的20%-30%。但陆军兵力约90万-100万人,占总兵力的45%-50%,算下来,人均每年31万。
而海军约25万-30万人,占总兵力的12%-15%。但2023年军费开支约3875亿-5425亿,占比25%-35%,多于陆军的军费开支。人均每年至少129万元,是陆军的4倍多。
空军约40万人,占总兵力的20%。2023年军费开支约1550亿-2325亿元,占总军费总开支的10%-15%。人均每年军费至少100万元,是陆军的3倍多。
火箭军兵力约10万-12万人,占总兵力的5%-6%。2023年军费开支约1550亿-2325亿元,占总军费的10%-15%。人均每年开支约200万元,是陆军的6倍多。
陆军人最多,但军费投入却不是最多。如按人均军费,与其它军兵种相差更远。当然,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装备投入比例大得多。但这也与习近平的军事发展重心有关。习近平为了对外扩张,特别是铆足劲想攻打台湾,而大力发展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将军费大头投入到这几个兵种。而且在人事上,习近平提拔了许多海军将领,甚至将他们放到其它军兵种的领导岗位。比如2023年7月海军原副司令员王厚斌升任火箭军司令员并晋升上将,2023年12月海军原司令员董军接任国防部长。苗华也是由海军政治委员一路升任至中央军委委员。这肯定会引起陆军官兵的很大不满。
但问题是,陆军才是保卫政权的,和在党内斗争中起决定性作用。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只能用于对外作战。当党内出现分歧时,陆军支持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取胜。习近平上台以来,大力培植海军、空军和火箭军,或许会得到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支持。但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的支持对决定党内斗争胜负不起作用。军舰、飞机和导弹使不上劲呀!
所以,以张又侠为领头的陆军势力会选择支持党内的反习势力。习近平失去党内的支持,又失去关键的陆军支持,就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现在这一波对军队的清洗,基本上是陆军对海军和火箭军的清洗。况且,火箭军和海军的腐败相当严重,把柄太多了。反腐名正言顺,以习近平之道还治习近平之身。顺藤摸瓜,一倒一大片。把习近平上两届在军中培植的势力连根拔起。
习近平终归是志大才疏,不知道在陆军中培植亲信才能确保权力。只顾着大展宏图,却失去了根本。江泽民就明白陆军才是命根子,笼络陆军将领,放任他们腐败。所以在卸任总书记后,仍能掌控军队。如果习近平像江泽民那样重视陆军,即使失去党内的支持,也不会失去军权,就有筹码与党内反对势力一较高低。目前看来,他自己也已进入“垃圾时间”,无奈地等待着终场哨声吹起,甚至中途就被罚下场了。
2025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