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5585310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保罗与巴拿巴的冲突:争执的结果


发表时间:+-
保罗与巴拿巴的冲突:争执的结果(含音频)
——同工争吵甚至分开,是神不喜悦的事;但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任运生

  


 

保罗与巴拿巴的冲突 (下)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之二十九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本文上篇:

保罗与巴拿巴的冲突 (上)

 

请阅读:使徒行传系列

 

本文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二、争执的结果

 

“于是二人起了争论,甚至彼此分开。巴拿巴带着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罗拣选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徒15:39-40)

 

 

“二人起了争论。”(They had a sharp disagreement)

 

这里的“争论”(παροξυσμ??),与前面外邦信徒要不要受割礼引起的“争论”(ζητ?σεω?)不同。为要不要行割礼的辩论是:discussion(讨论),debate(辩论),search(探求);而保罗和巴拿巴的“争论”是:provocation (激怒),irritation(令人恼火),angry dispute (愤怒地争吵)。

 

保罗和巴拿巴的争论有关神学吗?不是!有关教义吗?不是!有关真理吗?不是!有关道德吗?不是?有关犯罪吗?不是!

 

试想这一情景,当面对有关因信称义这样的核心教义问题时,大家尚且可以坐在一起理性地讨论,有节制地答辩,寻求一个合理的方案;然而为着要不要带马可这件小事,保罗和巴拿巴竟然争得面红耳赤、伤了和气、损害感情。

 

那么,保罗和巴拿巴谁对谁错呢?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站在哪一边呢?

 

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理由,而且都是合理的理由,因此各自坚持自己的立场都对。

 

但这样的争吵是神所喜悦的吗?大概率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又都错了。

 

我会支持谁呢?如果当时在场,我大概50.5%的几率支持巴拿巴,49.5%的几率支持保罗。

 

主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为信徒祷告:“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约17:20-21)

 

保罗自己说,“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8)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4:3)

 

所以,神看重我们是怎样的人,胜过祂看重我们手所做的工。

 

神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祂给摩西第二次机会,祂给约拿第二次机会,祂给彼得第二次机会,祂也同样给保罗第二次机会。

 

虽然马可原来失败过,但巴拿巴看到他身上的潜质,他也决定给马可第二次机会。保罗似乎不该把马可一锤定音般地一棍子打死。

 

你可能会说,使徒行传从此开始记述的都是保罗的事迹,而巴拿巴的踪迹从此消失,圣经历史证明保罗是对的,保罗是神所拣选的。

 

是的,合乎历史事实,但不足为凭据。因为使徒行传主要记载两个核心人物,前十二章是彼得,后十六章是保罗,连十二门徒除彼得之外都没有记述,故不能以此证明巴拿巴错了。

 

后来怎样呢?保罗和巴拿巴的关系有没有复合呢?相信保罗和巴拿巴后来和好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保罗论到自己使徒的权柄时说,“独有我与巴拿巴没有权柄不作工吗?”(林前9:6)

 

马可后来怎样呢?保罗有没有和马可和好呢?有!

 

歌罗西书第四章,保罗提到马可也向歌罗西教会信徒问安,而且保罗也特别交代,要接待马可。

 

“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西4:10)

 

从腓利门书可以看出,马可成为保罗的同工。“为基督耶稣与我同坐监的以巴弗问你安。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门23-24)

 

保罗的最后一封信提摩太后书中,保罗临终前交代提摩太把马可带来,因他对传道有益。“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提后4:11)

 

相信巴拿巴花时间造就马可,使他成为一个忠心的基督工人,先后成为保罗的同工,彼得的得力助手,被彼得称为“我儿子马可。”(彼前5:13)

 

更重要的是,马可记录彼得的讲道,写就福音书《马可福音》。《马可福音》与其他福音书重复内容最多,据此有人推定,《马可福音》可能是最早完成的福音书。试想,如果新约没有《马可福音》,那损失是何等的大呢!

 

同工争吵甚至分开,是神不喜悦的事。但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保罗和巴拿巴都忠心爱主,这是没说的。他们的宣教团队一队变作两队,服事更多的人,坚固众教会,使宣教更有果效。使徒行传十五章最后一句话是:“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徒15:41)

 

更重要的是,保罗、巴拿巴、马可因着这件事都得益处,共同在基督里成长委身。

 

保罗在后来在腓立比书信中说,“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腓2:3-4)

 

保罗后来恩慈怜悯对待阿尼西某,就正像当年巴拿巴恩待怜悯马可一样。真的是“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那么,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功课呢?

 

1.亲密的同工也会产生分歧,以谦卑和爱心彼此对待;

2.各人应当看别人比自己强,不求自己益处为人着想;

3.若是可能尽力与众人保持和睦,竭力保守合而为一;

4.在没有真理教义原则分歧基础上,给人恩典和空间;

5.勿血气用事,若有得罪伤害的尽快寻求原谅与和好,

6.任何时候都保持爱神爱人的心,永远对主敬畏忠诚;

7.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有限,对主的恩慈怜悯常怀感恩。

 

笔者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毛病缺点、又时常软弱的人,但希望众人从笔者身上看到一点:这个人有很多毛病缺点,但从他身上我们能看到神无尽的恩典。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12:9-11)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浏览(516)
thumb_up(3)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