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究竟是谁“出卖”了乌克兰?
一、川普并未背叛,因为他的主张和政策一以贯之
1. 川普的立场始终一致:美国优先,欧洲自负
这一点,就连英国首相也都承认。
川普从2016年竞选到2025年上任,一直坚持“美国优先”,并认为美国不应为欧洲的安全承担过多责任。
他多次表示,乌克兰战争是欧洲的问题,美国不能无限承担。
川普从未承诺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到底,而是要求欧洲为自己的安全买单。
2. 川普的逻辑:逼欧洲长大,而非背叛乌克兰
川普的策略是逼欧洲承担更多责任,让他们自己解决安全问题。
这并不是“背叛”或”出卖“乌克兰,而是推动欧洲从“美国保护伞”中独立。
如果欧洲能真正扛起责任,加强军备、提升战斗力,西方的整体力量或许会更强。
川普的逻辑是逼欧洲长大,而非背叛乌克兰。
二、美国的确有人出卖了乌克兰,从奥巴马到拜登
1. 奥巴马时期:口头支持,实质放弃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奥巴马政府虽然谴责,但拒绝提供进攻性武器,只提供防御装备和经济援助。
原因在于,奥巴马不想与俄罗斯直接对抗,以避免冲突升级。
乌克兰被迫在没有足够军事支持的情况下独自面对强大的俄罗斯,这实质上是放弃了乌克兰。
2. 拜登时期:援助有限,战略模糊
拜登政府虽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依然没有提供远程导弹和战斗机,让乌克兰无法主动进攻或反攻。
美国的策略更像是消耗俄罗斯,而非帮助乌克兰彻底胜利。
乌克兰成了美国与俄罗斯博弈的棋子,前途被战略利益所绑架。
三、美国亦未真正出卖乌克兰,反而是最大支持者
1. 美国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金主和支持者
从拜登到川普,美国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军事援助者,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没有美国的支持,乌克兰早已被俄罗斯全面占领。
真正出卖乌克兰的,不是美国,而是那些嘴上支持却出钱出力最少的国家。
2、《布达佩斯条约》存在争议
争议点:协议并非具有约束力的条约,仅为安全保障备忘录,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实效性质疑: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直接违反布达佩斯协议,但美英未采取军事干预,引发对协议实效性的广泛质疑。
3. 川普政策并非出卖,而是战略调整
川普并非完全撤出,而是重新调整战略,逼欧洲承担更多责任。
川普不是亲俄派,也不是亲中派,而是彻底的“亲美派”,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出于“美国优先”的考量。
川普并未否定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是希望通过谈判和战略调整,让美国不再无限制承担欧洲的战争成本。
四、欧洲:唱高调却不作为,虚伪的“盟友”
1. 高调表态,实际支援不足
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口头上高调支持乌克兰,但实际军事支援有限。
德国直到俄乌战争爆发后才勉强同意增加军费,且执行缓慢。
法国则更倾向于“战略自治”,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对乌克兰支持力度不大。
2. 能源依赖与经济利益优先
欧洲,特别是德国,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严重,在制裁俄罗斯时投鼠忌器,经济利益压倒道义责任。
北约虽口头承诺保护欧洲安全,但多数欧洲国家军费不足、军备匮乏,在关键时刻无法形成有效威慑。
欧洲希望美国和乌克兰承担主要代价,自己既想道义高尚,又不想承担责任。
3. 欧洲的承诺从未可靠:瑞格生的分析
《半岛电视台》专栏作家瑞格生(Leonid Ragozin)指出,西方对乌克兰的承诺从未可靠。
北约和欧盟虽然向乌克兰释放积极信号,但从未真正提供乌克兰希望的安全保障。
西方以武器援助和制裁支持乌克兰,但并未制定能确保胜利的长期战略。
乌克兰被误导,以为西方会支持到底,最终却被孤立无援。
五、结论:究竟是谁真正“背叛”了乌克兰?
川普没有背叛乌克兰,他的立场一以贯之,是在美国利益优先框架下的一贯表现。
美国从奥巴马到拜登,再到川普,虽然策略各异,但始终是乌克兰战争的最大支持者。指责美国的人其实是大恩仇报,但美国的白左精英的确要对乌克兰今天的事态负责。
欧洲则是唱高调却不作为,虚伪的“盟友”,让乌克兰承担了最沉重的代价。
真正出卖乌克兰的,是西方整体战略的不切实际和虚伪承诺。
瑞格生的分析揭示了乌克兰被误导的真相,而川普的政策调整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
赵晓评论:
“真正背叛乌克兰的,不是川普,而是西方虚伪的承诺与不切实际的战略。”
乌克兰成为了西方战略博弈的棋子,从始至终都被虚伪的承诺和不切实际的希望所误导。
川普不过是揭开了西方虚伪的遮羞布,让我们看清了所谓“自由世界”的真相。
欧洲唱高调却不作为,是乌克兰真正被出卖的根本原因。
世界从未改变,只是伪装得越来越好。
川普不过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西方精英特别是白左们虚伪的本质。
真正出卖乌克兰的,是西方战略的不切实际和欧洲的自私。
历史正在重写,乌克兰的悲剧,是世界秩序重构的代价。
可惜那些被牺牲的人,从未被真正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