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季刊

注册日期:2020-06-20
访问总量:527234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急难中的求告(含音频)


发表时间:+-
急难中的求告(含音频)
——我们是要在这邪恶、淫乱、悖逆的世代中常存恨恶罪恶的心,且带出和平之子的见证,以至可以成为圣洁神手中的贵重器皿


■魏保罗

 


 

急难中的求告

 

文/魏保罗

生命季刊专稿

 

 本文音频由艺博姊妹朗读:


 

诗篇120:1-7——

1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祂就应允我。2耶和华啊,求你救我脱离说谎的嘴唇和诡诈的舌头。3诡诈的舌头啊,要给你什么呢?要拿什么加给你呢?4就是勇士的利箭和罗腾 (松类小树名) 木的炭火。5我寄居在米设,住在基达帐棚之中有祸了!6我与那恨恶和睦的人许久同住。7我愿和睦,但我发言,他们就要争战。

 

1.虚谎的世界中感到真诚的危机(1-4节)

 

诗人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虚谎、虚伪、虚妄的诡诈社会中。他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信仰真诚之神的人,在这样的罪恶环境中充满了不平与不安,他觉得自己内心饱受煎熬,且极其伤痛。以致他认为这是一种急大的危难,仿佛有一个对头/敌人正在向他不断的发起进攻,无休止的逼迫他、苦待他、骚扰他。

 

“急难”这个词曾在撒上1:6出现,指的是毗尼拿为了争宠而不断的激动、挑衅哈拿,使得哈拿 (撒母耳的母亲) 这位柔弱的奇女子苦不堪言。诚可谓“食难下咽、彻夜难眠”。以至她向神祷告时,也是面带愁容、痛痛哭泣。诗人感到自己内心也在经历如此的伤痛,以至他急切恳求上帝,求神怜悯帮助他。

 

事实上,现代社会同样如此。道德败坏、罪恶泛滥。虽然受政府法律约束大家不敢公开违法作乱、杀人放火。但透过网络自媒体的方式,可以看到各种不堪入目的照片、不堪入耳的言行比比皆是、数不胜数。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舌头。就如“说话不带脏,生活没动力;一天不骂人,生活没情趣。”而除了说脏话、骂人之外,舌头更大的危害其实是谎言。人们视说谎为习以为常,有些人甚至一天不说,浑身难受。以说谎为喜乐、以骗人为满足、以诡诈为荣耀。甚至于,离谱到一定的程度,千遍的谎言可以成为真相。

 

基督徒身在其中对诡诈、谎言之罪的反应又是什么呢?是打倒一切虚假、禁止说谎吗?恰恰相反,就笔者观察发现,更多时候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偶尔说说也无妨。因此很大一部分基督徒对谎言的罪都是麻木不仁、不以为然、且视为寻常。像笔者过去认识的一位弟兄,当谎言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后,他视骗人为荣耀。当他以虚假的言词谎骗肢体之后,不仅不以为耻,反而沾沾自喜,且还要在口头上说一声“感谢主”!这是何等可悲且不幸的事情啊!(笔者这里也毫不避讳的说,虽然自己不能够认同这种虚谎之罪,但身在其中,很多时候也是“吃瓜群众”的心态。因此,求主赦免帮助,能够更有力量提醒、帮助他人。)

 

被誉为中国“施洗约翰”,且被神大大使用、祝福中国教会的宋尚节博士,他被后人敬仰尊重的其中关键一点,就是他对罪的深恶痛绝、不留情面。就如一次某地教会邀请他布道分享,但当他发现此教会内部的罪恶问题 (长老、执事带头犯罪,并不知悔改)。他当时就不留情面地痛斥了这些人,且公开责令他们悔改。后来,全教会集体悔改 (大家痛哭流涕的承认已罪,彼此认罪,求神饶恕),经历了属灵的复兴。这在人看来似乎是不给面子 (下次不请你了),实际却是不是不给人面子,而是不给“罪”面子。基督徒太多时候对罪麻木不仁。说白了就是太给“罪”面子。这也是不爱神的表现!

 

诗人对罪极其敏感,且深恶痛绝。所以,他求神用勇士的利箭和罗腾木的炭火洁净人舌头的罪。勇士的利箭:就是古人打仗远攻的兵器,被利箭射透就是被扎心,让你感到痛彻心扉。圣经其他经文也常以箭来比喻神的审判 (参看诗45:5,64:7,77:17;哀3:12-13;哈3:11;亚9:14)。而罗腾木是沙漠遮荫的松树,其制成的木炭,易燃耐烧。树干的硬木,更是可以制造出品质上乘的木炭 (华尔顿等人,2000/2006,页773)。因此,当时的旅行者在旅途中,饥饿时煮饭、过夜时取暖,都会找一些罗腾木来点着。

 

诗人借此让我们明白想要除掉这口舌的虚谎之罪,唯有时常感到伤痛。当你说一些不好的、不造就 (建立) 人的、欺骗虚谎的话时,你就立刻感到良心深深不安、感到圣灵强烈的责备,并且,若不悔改就不能吃饭、不能睡觉。那么,你就绝对可以慢慢操练成为一个只说“造就、安慰、劝勉”(林前14:3) 之话的人。就像以赛亚在圣殿的告白: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赛6:5) 这世界给以赛亚的印象是,不洁净的嘴唇不只在他周围,也在他里面。所以,以赛亚与神交流是被神的使者洁净之后。也愿你我时常被勇士的利箭扎心、被罗腾木的炭火洁净,好叫我们做一个手洁心清、言语正直的人。可以常常悔改:向世界说不,向神说是。(尤金·毕德生,2000/2009,页 20)

 

2.邪恶的世代下感到和平的危机(5-7节)

 

“我有祸啊!”(吕振中版) 诗人为何有如此的感受?又是哪些人带给他这样的难处?就是“米设和基达”。

 

和平我们都需要,国家需要和平、民族需要和平、教会与家庭都需要和平。但这里诗人说他一发言,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渴望时,得到的回应却是,米设和基达这些外族人要起来争战。

 

米设是雅弗的儿子 (创10:2),位于黑海沿岸,小亚细亚一带的地方 (范甘麦伦,2008/2010,页 1572)。基达是以实玛利的次子 (创25:13),是“声名狼藉的贝都因浪人”(尤金·毕德生,2000/2009,页 16)。他们白天招待客人,晚上可能就会抢劫客旅 (参看耶3:2)。基达的作法也正反映了其希伯来语的字根动词 (黑暗) 的意思。米设与基达分别在巴勒斯坦极北、极南两地。因此,“诗人不可能真的同时住在米设和基达,因为这两地相隔甚远。”(威尔克,2001/2010,页 363) 然而,诗人很可能借此指代当时异族世界的人。

 

这里提到,诗人想要带下和平、和睦的“莎隆/平安”见证。然而,这二地的居民却不同意。诗人的和睦之言反而引发了外族人的忿恨 (威尔斯比,2004/2007,页 504)。这是因为,“他们恼怒我们,认为我们侵占了他们的地盘,并且把我们看为不受欢迎的外人。”(威尔克,2001/2010,页 364) 恰如使徒彼得的提醒“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

 

 

基督徒在这个世代中何尝不是如此呢?“因为往日随从外邦人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彼前4:3),但现在,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彼前4:4) 严重一些的,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路21:12) 正如尤金·毕德生 (2000/2009,页 2) 所言:“这个世界对恩典不感兴趣。”想想当下的社会环境、信仰光景不正是这样的景况吗?

 

明明我们“与世无争”(国内大多教会是如此状态),只想好好过信仰生活,但当我们试图表达我们的信仰时,世人却视之为“精神鸦片、心灵毒药”,更有甚者将我们妖魔化,视为洪水猛兽、不详之兆。可以说,直到如今,人还把我们看作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林前4:13) 就如笔者刚刚信主时期,不仅周边认识的人极度轻视于我,连我的家人也视我为敝屣。

 

除此之外,国内的家庭教会更是常被某些部门,三番五次、不厌其烦的请去喝茶。略具规模的教会或当地较有影响力的牧者,更是要承受各式各样的威逼利诱,甚至是下入监中。就如我知道的一位牧师,仅仅因为在一位同工的家中作了一个祷告,就被以非法聚会、扰乱治安的“莫须有”之罪——行政拘留7天。

 

然而,我们要起来争战,如同世人一样发动战争/斗争吗?或者前往ZF机构门口静坐抗议,非暴力不合作吗?显然不是!因为,我们争战的兵器乃是“属灵的军装”。我们争战的对象也是“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弗6:12)。所以,求主帮助我们,知晓我们的盼望在天上!我们是要在这邪恶、淫乱、悖逆的世代中常存恨恶罪恶的心,且带出和平之子的见证,以至可以成为圣洁神手中的贵重器皿。

 

最后,愿我们的心同说:“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神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棚里。”(诗84:10) 

 

参考书目

尤金·毕德生 (2009)。《天路客的行囊:诗篇上行之诗导读》(郭秀娟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0)

威尔克 (2010)。《圣经信息系列——诗篇 (下)》(黄元林翻译)。校园书房。(原著出版年,2001)

范甘麦伦 (2010)。《麦种圣经注释——诗篇 (下)》(潘秋松、邵丽君翻译)。麦种。(原著出版年,2008)

威尔斯比 (2007)。《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简体字版) (潘心慧、蓝慈理翻译)。福音证主协会。(原著出版年,2004)

华尔顿、麦修斯与夏瓦拉斯 (2006)。《旧约圣经背景注释》(李永明、徐成德与黄枫皓翻译)。校园书房。(原著出版年,2000)

 

魏保罗 中国大陆传道人。


浏览(1588)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