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cal

注册日期:2014-10-22
访问总量:1053693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周恩来早就告知世人:林彪是被谋杀的?!


发表时间:+-

  周恩来早就告知世人:林彪元帅是被圣上谋杀的?!

             从周总理几次反常行为看913事件


             2011-10-14 12:17:05    作者:阅江亭

  周总理通常给人留下的是儒雅、潇洒和沉着的性格和作风,但1971

年9月13日的林彪“叛逃”事件后,总理的表现却大相迳庭。给人印象

较深的有几件:


     一. 周总理哭林彪:


    曾任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的高文谦在对纪登奎的采访笔记中

透露:(以下是纪登奎的回忆)


    当时最紧张的情形刚刚过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中央政治局成员

还留在人民大会堂集体办公。一天,当时协助国务院业务组的先念和我

有事需要向总理汇报,见总理独自一人坐在他临时的办公室里发呆,一

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们两人不知道他究竟为什么事情闷闷不乐,便进

去好言劝慰。开始时,总理只是听着,一言不发。后来当听我说到“林

彪已经自我爆炸了,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国家的经

济建设了”这样一席话时,显然是触动了他的心事,总 理先是默默地

流泪,后来渐渐哭出声来,接着又嚎啕大哭起来,其间曾几度哽咽失声。

我们两人见总理哭得这么地伤心,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就站在一边陪着。

最后,总理慢慢平静下来,半天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不明白,事情

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下面就什么也不肯再说了。


    评论:总理为什么大哭?各人的解读不同。为党和国家悲痛?显然

不合逻辑。林彪死了,当时几乎人人都为党和国家高兴,正如纪登奎所

说“林彪已经自我爆炸了, 现在应该高兴才是,今后可以好好抓一下

国家的经济建设了”,为什么周却悲痛呢?为自己悲痛?也不合逻辑。

林彪死了,周总理又不是林彪死党,自己在 处理林彪事件中又立了新

功,还少了一个争夺权力的劲敌,对周没有什么不利的。为林彪悲痛?

如果林象官方定义的,是个大坏蛋,总理也不可能为他得死 感到悲痛。

除非林彪是个大好人,且与周总理感情很深,又是被冤枉被害死的,周

才可能为林彪之死悲痛。值得注意的是,周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们不

明 白,事情不那么简单,还没有完......”似乎话中有话。“事情没

完”?林彪死了,林彪不会再干什么事情了,这话显然不是说林彪和他

得死党“还 没完”,最有可能说的是整死林彪的人还没完,还会继续

整人,而且下一个很可能整到周总理头上。那么这个整死林彪的人是谁

就不难想象了。据说,周总 理回家就把自己与林彪一家的大量合影照

片全部烧了, 可“批林批孔”很快就转化为“批周公”,说明周的感

觉没错。

从周总理几次反常行为看913事件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前往河南洛阳访问。此时的周恩来病情不断加重,他独自下车,

伫立在伊水河边,沉思许久。这是他最后一次外出视察。不久后,周恩来回到北京,在大会堂福建厅

约人谈话时,出现了尿血的症状。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77岁的周恩来虽然重病缠身,这次会议依然由

他主持。代表们痛心地发现,因过度操劳和病痛折磨,眼前的周恩来同10年前相比就像是变了一个人。

     二.913后周总理第一次坐飞机,对机组人员从未有过的不信任:

周总理专机机长张瑞霭将军逝世 图

  张瑞霭曾任中国民航总局第一副局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 

   据周恩来专机驾驶员张瑞霭(1925-2009)回忆:林彪事件发生不

到一个月(27天),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访问中国。1971

10月10日,总理陪他去南方参观访问。以往专机起飞,由机长向总理

报告航线、时间、天气、机况后,总理同机组同志们握握手,问候一声

就放心地上飞机了。这次不同。听完报告,他不放心地问:


“飞机检查了吗?”
“都检查过了。”
“正常吗?”
“正常。”
“没发现问题?”
“没问题,都正常。”
“试飞过吗?”
“试飞过。”
“也检查也试飞过了?”总理反复叮问。
“我亲自检查试飞过了。”机长张瑞霭从1954年起就为总理飞专机,从

未见过总理这样不放心。我自己跟随总理乘飞机,何止百次,空中遇险

就有过七八次,更不曾见过他这样不放心。又问一句:

“你们都是党员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才登上飞机。

周恩来把最后的希望,全托付给中共党员了,岂不知,中共党员们心中,

都是有自己追随的领导的。专机飞越长江时,总理狐疑地朝下方望个

不止。


“是过长江吗?”总理朝下望,朝张瑞霭凝视:“我怎么没看见长江呢?”
“那里,看到了吗?在那儿!”张瑞霭帮助总理找到下方宽阔的长江入海

那一段,几个人都跟着说看到了。


“瑞霭呀,这是长江吗?”总理脸上的狐疑之色使我也疑惑了,该不是

海湾或外国的什么河吧?总理的声音充满了不安:

“我看不像呀!”
 坐个飞机,已经惊恐到这种程度了,先是询问“都是党员吗”,然后

怀疑飞到外国了。

“没错,总理,是长江。”张瑞霭忙拿出地图递给总理:“你对照一下,

现在看到的就是这一段……”

总理拿着地图,在张瑞霭的指点下,对照半天才多少放下心地点点头:
“哦,是长江……”
这可是经过中央审查的史料,现在想找到这个史料,恐怕不太容易了。

    我飞了这么多年专机,头一次见到总理这么谨小慎微,这么多

疑。”

    评论:有人用“过敏学说”来解释周总理913后第一次坐飞机时的

恐惧,是很有道理的。可这带来了一个问题。“过敏学说”告诉我

们,“过敏”不会无缘无故的 产生,如果事先没接触过“过敏原”,

人或者机体是不会产生“过敏反应”的。


    周的“过敏”是一种不同于常人的“特殊过敏”,就是对飞机的

飞行方向的担心,对机组人员不信任。我们大家都坐过飞机,很少有人

会出现周总理式的担心。旅客 通常只是担心飞机起飞或降落出现意外。

一般不关心飞机会飞错方向或降错机场,因为这通常并不影响安全,

最多耽误点时间而已。有几个飞机乘客会不停 地朝窗外张望,时刻关

心飞机飞错方向的?周以前坐飞机也从来没有担心过这些。所以,周

的“担心”不是一个正常飞机乘客应该出现的。如果913不是 “被叛

逃”,而是像官方所述说的那样,完全是因为搭乘专机的首长主动故

意叛逃的结果,那么周总理就不会出现这种担心。因为只要作为专机

首长的周本 人不主动故意叛逃,他有什么理由担心专机会飞错方向,

而导致“被叛逃”的下场呢?


    周不对“被导弹打下来,飞机没油自己掉下来,被毒死、被枪打

死、被车撞死”产生“过敏反应”,只对坐飞机“被叛国”过敏,说

明周肯定事先接触过“被叛逃” 这个特殊的“过敏原”,这就是刚刚

发生的913事件。周是如何接触到这个“过敏原”的呢?分析起来,原

因无非有三:


一,周是此次“被叛变” 事件的谋划者、或执行者、或至少是参与者,

了解内情。


二,周不是“被叛变”事件的参与者,但他是知情者,了解内情。


三,周既不是参与者也不是知情者。但 是,周根据自己看到的种种现

象,用他那丰富的经历和极高的智商以及对老毛身边诸多人物的了解,

判定林彪是“被叛逃”的。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都可能是913后周总理第一次坐飞机“触景生

情”产生了“过敏反应”的原因,周总理生怕“太祖”如法再炮制,

自己也“被叛逃”,落得一个林彪一样的下场。

周恩来珍贵老照片:身穿国军“将军”服[组图]

    身着国军将军服装的周恩来

1973年9月18日上午,周恩来坐着游轮来到黄浦江上,他坐在椅子上,手臂

支撑着椅把,眺望着江面。

  三.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在采访周身前卫士张树迎时听到的一段往事:

1971年12月,正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集会议的周总理听到主席生重

病的消息,顿时脸 色灰白,立即散会赶到游泳池,卫士长张树迎扶着

周明显感到他全身在发颤。张春桥、姚文元、江青等人已经到了,只

是冷漠地远旁站着。周总理看到毛主 席的眼睛慢慢睁开时,“激动地

扑到主席床边,双手紧握着主席的手,泪水夺眶、语音哽咽地冲口而

出:‘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


    评论:只有一个生活在恐惧中的人,才会有如此失控的表现。张春

桥、姚文元、江青就不会如此表现对主席的“忠诚和热爱”,他们不需

要。周总理清楚地知道自己 老命和声誉都捏在这个主席手里,至于如

何被毁,方式可能多种多样,是防不胜防的。正是基于这种恐惧,周

总理才会如此失控和夸张的在主席和众人面前 表现出“忠心”。


    四.1975年7月1日,周恩来带病在李先念和乔冠华的陪同下和前来

访问的泰王国政府总理克立?巴莫签署了中泰两国建交公报。送走客人

后,按照事先的“谋划”,由乔冠华出面,请求总理与大家合影留念。

随行人员、医护人员和部分在场的工作人员,个个像孩子似的围拢过

来,在周恩来的身边站成两排,做好拍照的准备。

               周总理最后一次彩照

就在摄影师杜修贤将要按下快门的时候,一个让人心颤的声音响了起

来:“我这是最后一次同你们合影。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在我脸上打上

叉叉。”周恩来这么一说,本来十分喜悦的场面顿时冷却下来,在场

的人们心头个个像坠上了铅块一样。


    评论:周总理预料自己会被打倒。

    五.1975年9月20日在进入手术室前,他要工作人员找来自己1972

年6月在中央批林整风汇报会上作的《关于国民党造谣污蔑地登载所谓

〈伍豪启事〉问 题》的报告录音记录稿,用很长时间仔细地看了一遍,

用颤抖的手签上名字,并注明签字的环境和时间:“于进入手术室

(前),一九七五、九、二十”。 进入手术室时,周恩来大声说:“我

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 


    评论:周总理最担心的是被打成“叛徒”。

    从913后周总理令人不解的失声痛哭、对飞机机组人员的高度怀疑、

到夸张泪奔的高呼“主席大权还在你手里”,从照相后大叫“以后你

们不要打叉叉”、到手术 前大呼“我不是投降派”,都不符合他一

贯儒雅、潇洒和沉着的性格作风,这说明913给了周总理过度的惊吓

和震撼。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周总理不 是制造913事件主谋,但

周总理知道谁是主谋,周总理即使做了些什么,也是无奈之举。


    913事件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太祖---周总理---吴法宪、李

作鹏---叶群等。一条是暗线,太祖--汪东兴、张耀祠---林身边的

警卫参谋、卫 士、司机、专机驾驶员。


    对于913事件,邓大人曾经欣然说道:“据我个人判断,飞行员是

个好人。” 成百上千的只是因为组织关系执行林彪正常指示的人都被

打成了“死党”,积极主动、处心积虑的执行林彪“叛国”指示的专

机机长潘景寅怎么会被定为“好人” 呢?

  潘景寅(1929年1月-1971年9月13日)

从被潘景寅甩下地的副机长康廷梓的回忆中可以看出,潘景寅当晚举

动是一种主动行为,在林彪一家未到机场前,不可能有人拿着枪威胁

他做这些事情。相反,林彪的“死党”李作鹏向机场传达了周总理

“不能让256号起飞”的命令,吴法宪更是直接打电话给潘景寅,

命令潘“要绝对忠于毛主席,飞机绝对不能起飞,不管什么人的命令

都不能起飞。”在这种的情况下,潘景寅当晚反常的不去睡觉,有意

在等着什么人的电话。果然在当晚12点05分潘接到一个神秘电话,这

个电话不可能来自林彪或叶群、林立果,因为林彪等人还在汽车上,

当时没有手机根本无法与机场联系。接到这个电话后,潘景寅在有充

裕时间的情况下,不仅自己不去叫醒绝对不可缺少的副驾驶,而且也

不让机械师和值班室主任老李去叫他们,用康廷梓的话说就是“巧妙

地策划着机组走留的分解局面,做得那样精心、准确,滴水不漏”,

故意违反三叉戟必须两人同时驾驶的规程,甩下睡在隔壁房间的副驾

驶和领航员强行起飞了。如果潘景寅如此积极主动、处心积虑做的这

一切都是因为执行林彪的指示,那他必是“死党”无疑(康廷梓就是

这么认为),怎么可能是“好人”呢?查出12点05分潘接到的这个神

秘电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是林彪或其死党打的电话,早作为叛

国证据公布出来了,可官方一直避而不谈,这就很说明问题了。而且,

不带副驾驶和领航员显然是想置飞机于死地的故意行为,是别有用心

的,这种自杀式的命令不可能来自林彪。 


    包括林彪,周总理等人的警卫员,警卫参谋,汽车司机和所谓

“专机驾驶员”,他们都是有组织管理的。他们通常负有特殊使命。

粉碎“四人帮”逮捕江青等人时, 中央警卫局的领导就事先通知了

江青等人的警卫员,要他们配合行动。同理,如果太祖要对周总理,

林彪有所动作,他们的警卫员一定会比他们的首长先知道,配合行动。


罕见的林彪妻女照!前妻号称陜北一枝花(图)

罕见的林彪妻女照!前妻号称陜北一枝花(图)

 林晓霖是林彪和前妻张梅(后排右一)的女儿,张被称为

“陜北一枝花”。

1960年4月,林彪(中)和朱德(右)会见出席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代表

    1960年4月,林彪(中)和朱德(右)会见出席全国民兵工作会议的代表

六. 【(1972年)7月5日,(周恩来)在上海送走班达拉奈克夫人后,

接见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同他们就国内外形势和当前主要任务谈话 

......在谈到国内问题时说:『出了林彪事件,出现这么一个结局,

谁也没料到,谁也无法导演。林彪之死,真是天造地合。这是必然性

的结果,偶然性的出现。。。』 】(见《周恩来年谱》/1972年7月5日)


                  周恩来和林豆豆合影

七. 林彪的女儿林立衡曾撰文披露,她早就知道林彪出逃计划,并通知了

8341部队,但在林彪上飞机之前,却没有出来阻止。当时,8341部队

副团长兼团司令部参谋长张宏将此事报告给周恩来。最后,张宏未下命

令让部队进行拦截林彪的飞机,他对林立衡说:〝中央指示你们跟着上

飞机,跟着走。〞



林立衡不愿意,反复问他:〝到底是谁让我们跟着上飞机的?〞他说:

〝中央(办公厅汪东兴汪主任?!)。〞当晚12时左右,那架三叉戟

飞机亮着指示灯隆隆地从林立衡头顶掠过,盘旋向南、向西,最后向

北飞去。航迹线就像在北戴河上空划了一个大问号。

林彪墓前7人祭拜照罕见曝光

林豆豆丈夫张清林等人前往蒙古林彪专机坠落处祭拜祭文

罕见的林彪元帅图片

2011年9月13日,是林彪坠机温都尔汗4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

一行7个中国男人,包括林彪女婿张清林与〝四大心腹〞黄永胜、

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的大儿子黄春光、吴新潮、李冰天、邱

路光前往蒙古林彪专机坠落处祭拜林彪。


当天上午,他们在坟茔前安放好从乌鲁木齐买的两个鲜花圈。右边

一个用红、黄两圈盛开的玫瑰,环绕一大丛洁白的百合,左边一个

是两圈白玫瑰围绕着一丛黄玫瑰,中心点缀着小红心的水仙花。

挽联是


〝我们永远怀念林彪元帅夫妇!〞〝黄春光、邱路光、吴新潮、

李冰天、李建军、李建国敬挽!〞


〝 亲爱的爸爸妈妈永垂不朽! 〞〝女儿豆豆女婿清林敬挽!〞


浏览(24442)
thumb_up(6)
评论(26)
  • 当前共有26条评论
  • 公道说黑白

    【1949年,毛泽东公开宣言“一边倒” → 阴谋耶?】

    下面“解读(5/N)”里冀朝铸的回忆,有许多历史的谜。已经介绍其一:周恩来是党国老几。现在介绍其二:1949年,毛泽东选择“一边倒”,搞阴谋?

    根据冀朝铸的说法,因为“一边倒”,中国在1949年失去了和美国建交的机会,以及 $2 billion 低利贷款。取而代之的,是苏联斯大林的 $300 million。机会失去的关键是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发布的《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全文在这里:

    http://cpc.people.com.cn/GB/4162/64165/67447/67448/4554761.html。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里这样说:

    【“你们一边倒”。正是这样。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不但中国,全世界也一样,不是倒向帝国主义,就是倒向社会主义,绝无例外。中立是伪装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比照 上面毛泽东的话 和 下面冀朝铸的回忆,毛泽东显然是(放狗屁)驳斥周恩来。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周年》里还说:

    【“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在现时,这也是幼稚的想法。】

    ***

    毛泽东放屁,推中国“一边倒”,六十多年过去了,中国(人民)被毛泽东折腾、折腾、又折腾,死去活来。到底谁幼稚愚昧?

    毛泽东“一边倒”,情愿要斯大林的 $300 million,不要华盛顿的 $2 billion,什麽居心?阴谋耶?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问】

    下面“周恩来是党国老几”的问题,也可以这样问:

    1945年,罗斯福回答毛/周,说:『我只能见你二人中的一位?』

    那么,谁应该去DC?谁会去DC?

    ***

    顺便请教博主一个问题:

    所谓的“两条路线的斗争”,那两条?有名称吗?一般人心中如何理解?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 → 党国老几?】

    下面“解读(5/N)”里冀朝铸的回忆,有许多历史的谜,有趣。

    譬如说,根据第二段的叙述,1945年初,毛周二人准备同行,远赴华盛顿DC(如果罗斯福总统要他们这么做)。

    回想:1945年初,二战胜负已见分晓,战争结束只是时间问题。战后,有这样那样的事要做。中共要去见罗斯福,何必毛周两人同行?去一个人不行吗?两人不在时,万一家里有事,谁管?

    毛周之于共产党,有如蒋宋之于国民党。1942年蒋宋见罗斯福,只宋美龄一个人去,蒋在重庆守着,并未同行。所以,1945年毛周要见罗斯福,何必两人同行?

    ***

    明摆着的,1949年后,毛泽东一直是国字一号。国字二号先有刘少奇,后有林彪,两人先后被一号整死,手段残忍毒辣。而周恩来,他从来不是二号。

    周恩来究竟是几号?1945年,他凭什麽可以去DC见罗斯福?

    阿妞说周恩来是1.5号。也就是“老1.5”。

    自古以来,中国从来没有“老1.5”。有的话,就会有人打“老1.4/1.3/1.325”的算盘。此例不可开。

    周恩来是国字几号?

    是个整数,不是老二,不是老三。。。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反常行为 → 解读(5/N)】

    解读(4/N)里说到,1972年2月1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当听到毛泽东休克的消息,周当场失态、尿裤子。原因是 → 如果毛那时死了,江青等人必然夺权,尼克松可能也不来中国了。73岁的周恩来,革命50年,时不我与,可能全盘皆输。

    关于周恩来要和美国建交,他早在1940年代就开始铺路。下面是一段冀朝铸的回忆,时间是1972年尼克松到中国访问之前,周恩来召集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开会(包括冀朝铸),告诉他们中美建交的崎岖路。(见 冀朝铸/Ji Chaozhu,《The Man on Mao’s Right》,P257-P258):

    【(段一)He (Zhou Enlai) gathered us together one day to speak at length about past U.S.-Chinese relations. Zhou Enlai said he believed that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have been natural allies from the beginning, but every time an opportunity came along something went awry. This time we were going to get it right.

    (段二)He spoke of the American generals Stilwell and Patrick Hurley, both of whom had spent time in China before and during the war. Stilwell understood the situation in China and was critical of the corrupt regime of Chiang Kai-shek, the premier explained. Hurley – who had arrived unannounced on Mao’s Yan’an doorstep shouting Indian war whoops – was a narcissistic blowhard. But in 1945 Mao and Zhou gave a message to Hurley for President Roosevelt: They would meet with Roosevelt at any time and place of his choosing. They would travel to Washington if necessary. Stilwell had fallen ill, and Hurley was the most convenient conduit.

    (段三)The Russians had proved themselves treacherous friends, and Mao and Zhou thought China would fare better if the country balanced the Russian threat with an American alliance. But Hurley never forwarded the message. He was an ardent anti-Communist. Roosevelt died soon after.

    (段四)Another opportunity was lost immediately after liberation in 1949, when the Soviet ambassador – China’s supposed ally – ran away with the Kuomintang. The American ambassador, Leighton Stuart, and other Western ambassadors had stayed behind with the Communists in Nanjing, the city made famous when the Japanese slaughtered an estimated three hundred thousand people in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Rape of Nanking.

    (段五)Stuart had an important message to convey to Mao and Zhou: The United States was ready to provide the People’s Republic with a long-term low-interest loan of up to $2 billion. This was an enormous sum in a country as poor as China.

    (段六)But, instead of delivering the message to Beijing himself, Stuart asked a go-between – a Chinese official who had access to Mao and Zhou – to do it for him. The premier told us that his person was en route to Beijing the day Mao announced, on the twenty-eigh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arty, that China was allying itself with the Soviet Union, and that the Soviets had agreed to provide China with $300 million in aid.

    (段七)The message from Ambassador Stuart was never delivered. Stuart was immediately recalled to Washington to face howls of outrage over Truman’s State Department’s having “lost” China to the USSR. The Korean disaster followed, and then the infamous snub by Secretary of State John Foster Dulles at the Geneva peace talks in 1954, when he refused to shake the premier’s hand.

    (段八)This was all about to change, and it began on the cold gray morning of February 21, 1972. 】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 → The Terminator】

    中国人 也许 不喜欢 红朝。

    但是,周恩来的历史地位将超越红朝。

    周恩来是中国封建皇朝的终结者。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反常行为 → 解读(4/N)】

    关于2月1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时,听到毛休克,当场失态、尿裤子的事。

    要知道,一个人在公共场所失禁(例如尿裤),是一种无法用意志控制的生理反应,通常发生于一个人受到了极端的惊吓。

    周恩来一生革命,此时73岁,50年的革命锻炼,他的毅力无比坚强。毛休克,周恩来吓得失禁,可知周心里害怕的程度。为什麽?

    毛泽东祸国殃民,文革把中国的好人变成神经病,把中国几乎化为灰烬。毛休克,要是死了,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周恩来怕什麽?

    关键在毛休克的时间点,1972年2月1日。

    五个月前,发生了林彪事件,接踵而来的是株连,凡是和江青势力对着干的,一个个被抓,首先被抓的是林彪的四大将,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历史回顾,林彪事件,毛泽东株连了二十万中国人。

    也就是说,1972年2月1日的时候,因为林彪倒台,军队出现乱象,稳定需要时间。(军)

    再就是,一个月前,陈毅死了,毛泽东穿着睡衣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周恩来利用毛在追悼会上讲的话,开始“解放”一些文革前期被打倒的国家干部,这个动作开始不久,老干部们还没有形成气候,国家的元气仍然奄奄一息。(政)

    所以,1972年2月1日的时候,江青一伙的势力冲天,周恩来势单力薄。这时候,尼克松要来了。钓尼克松,周恩来花了20年的外交心血,毛要是这时死了,江青出来添乱,尼克松不来了,周恩来功亏一篑。此时,周73岁,他再也没机会了。

    以上就是周恩来焦虑的原因。周急得大庭广众之下,尿湿了裤子。

    (待续?)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反常行为 → 解读(3/N)】

    关于1月18日毛泽东要把权力交给周恩来的镜头(见1/N),周恩来的言行看不出反常。

    之前,毛泽东耍过好几次“快死了”的游戏,为了观察别人的反应。这种事情,周恩来不会不知道。

    1月18日那天,周恩来无法掌握毛是真的快死了,还是假装,周的反应是合理的。

    ***

    根据李志绥回忆,毛假装“快死了”的记录如下:

    1963年:假装给苏联驻中国大使看。

    1965年:假装给斯诺看。

    1965年:假装给法国文化部长马尔罗看。

    ***

    1月18日,众人一离开毛的游泳池,江青就发话要开政治局会议。会上,她先“莫须有”地扣帽子,然后兴师动众问罪于人。。。这件事后来被她说成是周逼毛交权。

    从这个后续情节判断,毛1月18日的动作很可能是假装。

    (待续)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反常行为 → 解读(2/N)】

    关于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失态、尿裤的经过,李志绥这样回忆:

    【这样熬过了十天。到二月一日下午,毛要找我到他那里去。

    毛稍微睁开了眼睛,说:『你看我的病还有救吗?可以治得好吗?』

    我说:『只要你肯治,当然有救,可以治得好。』

    我感到毛大大松了口气。毛让我摸他的脉搏。脉很细,而且不规律。

    毛说:『怎么治法呢?』

    我说:『以前向你报告过了,要采用消炎、强心、利尿的方法。要打针和吃药。』

    毛说:『还要打针?』

    我说:『不打针,肺部的炎症控制不住,去不掉病根。』

    毛说:『那好,开始治吧。』

    我心里的阴郁一下子一扫而光,欢喜若狂,精神也为之一振。在毛拒绝医疗的这些日子里,我关心的不只是毛的健康。几星期来一个中国人民仍不知道的天大秘密压在我胸口上。中国历史将会有重大变化。美国尼克松总统将于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访问中国。我还有三个礼拜的时间使毛恢复健康。我们立刻展开治疗行动。

    。。。

    我立刻叫吴洁和胡旭东从门诊部赶来游泳池。自从几星期以前,江青暗指我是个特务后,我明白我不能再单独替毛治疗。这样毛就算出了事,也是我们三人一起分担,江青没法子只对付我。我们让尚德延医生在门诊部准备好急救用具。我给毛在左前臂皮肤作抗生素过敏试验。没有过敏反应。于是由吴旭君在毛的左臂部肌肉内注射了第一针。

    过了二十几分钟,毛咳嗽起来,但是咳嗽无力,不能将痰咳出。痰堵在喉咙中,呼吸短促,毛晕厥过去。

    大家立刻将毛的上身扶起,胡旭东用拳连续猛叩左前胸,叫喊:『主席、主席。』胡的叩击声过猛过重,毛年纪老了,很容易造成肋骨骨折。我担心他的慌张失措会引起其他在场的非医务人员的混乱。我马上打电话到门诊部,叫急救人员带着氧气瓶、呼吸器和吸痰器来游泳池,同时给毛做静脉输液,加上呼吸和心脏急救药物,并且注入激素,缓解气管痉挛,提高身体的应激能力。

    十分钟后,还不见尚德延等急救人员来到。我赶到游泳池外,向门市部跑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到了门诊部前面,这些人正在等车。我急了,叫他们随我回去。

    赶支游泳池书房内,毛还没有清醒,喉中的痰仍卡在那里。尚德延用吸痰器插入喉部,开动马达,将痰吸出,然后给毛戴上面罩,接上呼吸器。

    痰出来以后,毛睁开了眼睛,立即用手扯掉面罩,说:『你们在干什么。』我问他怎么样,毛说:『我像是睡了一觉。』他发现左肘的输液针,又要去扯。我说:『这可不要去掉,去掉以后,就不能注射药到血管里去了。』毛没有再扯,只是说:『怎么这样多的人在这里,用不着嘛。』于是室内只留下我和急救的医生和护士,其他的人退出去了。

    毛晕厥后,汪东兴打电话给周恩来。周正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周一听到这消息,当场大小便失禁,都拉在裤子里。等周换好衣服赶到游泳池,毛已清醒过来。】(见《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待续)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反常行为 → 解读(1/N)】

    博文中列举的第三个例子,“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在采访周身前卫士张树迎时听到的一段往事”,在李志绥回忆录中也有记载。

    不同的是,根据李的叙述,毛泽东说要把大权交给周恩来是1972年1月18日发生的事。而且,当时并没有“周总理看到毛主席的眼睛慢慢睁开时,激动地扑到主席床边,双手紧握着主席的手,泪水夺眶、语音哽咽地冲口而出:『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这样的情节。

    ***

    李志绥记叙当时的情况如下:

    【毛将头转向周恩来说:『我不行了,全靠你了。。。』

    周立刻插话说:『主席身体没有大问题,还是要靠主席。』

    毛摇头说:『不行了,我不行了。我死了以后,事情全由你办。』

    我看江青双眼圆睁,两手握着拳,全身好像要爆炸了。周恩来则两腿缩回,两手撑在膝盖上,上身挺直,微微前倾,好像凝固起来。】

    ***

    根据我对周恩来其人的观察了解,李志绥形容的周恩来比较可信。

    再则,根据李志绥回忆,1972年2月1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听到毛休克,当场失态尿裤。周秉德说的12月是否2月1日之误?不知。

    总的来说,李志绥的史料远比周秉德可信。李是直接见证人,而且他陈述的事情和之前、之后发生的事情有连贯性。而周是转口他人之说,有些情节,张树迎未必有资格见证,更何况转述之间可能有误差,或蓄意渲染。

    (待续)

    屏蔽 举报回复
  • 公道说黑白

    【周恩来的“九一三事件”角色(2/2)】

    “有人”是谁?

    康生是唯一的可能。

    阴谋杀林彪,主谋三人,毛泽东、康生、江青。毛泽东一生整同志,狰狞时刻,他从来 不敢 面对面,直视对方,所以不是毛泽东。江青的个性,特色是母狗乱咬人,和周恩来大哭之前(没有动静)的情况对不上号。所以,“有人”只能是康生。

    康生本来是王明的“刀子”。20年代末期,斯大林整肃同志,王明、康生在苏联,“躬逢其盛,共襄盛举”。王明用“托派”的帽子,残酷迫害了许多中国同志,革命的“志士仁人”,蒋经国及时闭嘴,大难没死。为王明执行迫害的刀子手就是康生。

    后来,毛泽东斗垮了王明,收下了王明的“刀子”康生,留着自己好用。毛泽东的保险柜里,存有康生当年杀害同志的血债,康生要苟且偷生,只能为毛做爪子。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