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蕴真义
《识蕴真义》简介
本书细说识阴中之意识心体性,亦说明其真理与观行方法,
宣扬真正之二乘及大乘菩提.一切大师与学人若能细读之后,
“依此书先断我见、三缚结,然后按部就班、循序以进,求
证大乘见道,从此再无岐路扰人误人;若不欲修学佛菩提道
者,亦可藉此书中所述观行之法为缘,自行精进观行而断我
见,取证初果;尔后或者精进观行求断我执,或可一生取证
无余涅盘;或者懈怠而随缘度日,则亦能于极尽七次人天往
返之后,成阿罗汉,取证无余涅盘。如是诚乃佛教之大幸,
亦是一切佛弟子之大幸也!”
--依《成唯識論》及《唯識述記》之正義,略顯安慧
《大乘廣五蘊論》之邪謬—
本書細說識陰中之意識心體性,亦說明其真理與觀行方法,
宣揚真正之二乘及大乘菩提於末法時代﹔一切大師與學人若
能細讀之後,依之如實觀行,必能斷除「覺知 心常住不壞」
之我見、常見,即得實際斷除三縛結,成初果人﹔因此即能
以三乘經中聖教引証真實,唯除有文字障者,唯除無明深重
者﹔亦除顧慮名聞利養或成見在 胸之大師,明知法正而仍故
謗為謬。本書亦宣示:無餘涅槃非是斷滅境界,如是成就二
乘涅槃不墮斷滅見中﹔以此護持二乘菩提正法,令二乘菩提
不被斷見論者之邪 見所壞。
对阅读《识蕴真义》一书的嘱咐
一者:详阅后,必须确实转依实地观行所得之见地,方能实
断我见、常见;并非阅读此书之后所得之知见,即可认实为
已断我见。二者:若观行之内容不足,或观行之内容有误,
或观行之结论有误,或观行之前,阅读此书所得之知见有所
误会,都不能实断我见;口中纵言已断我见,其实并未真断,
若说向他人,即成大妄语业。如是重业,慎勿犯之。是故观
行之前,应当细读、数读,然后详加思维、前后联贯、务求
确实了解书中所说义涵,再作蕴处界空之观行,方得实断我
见,而成初果圣人;必须确实理清识蕴内涵,真观识蕴空,
实断我见后转依所观正见,尽断对于我所、及对觉知心我、
作主心我之自我贪着,方属实断我见,否则必堕大妄语业!
若自无把握者,应当随善知识,闻熏修习,寻求俱足之知见,
以观行方法及内容。依教奉行,始得正观、分证解脱。因恐
有轻易自谓断我见、已证初果之人,特此咐嘱,免因善法而
贾祸,则成世间最大之冤枉也!
平实谨识
(转贴)
《识蕴真义》---- 萧平实
目 次
自序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阿赖耶识不许摄在识蕴中
第三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根是假名施设有
第四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灭尽定中无意根存在
第五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意识即是意根
第六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言根能生识
第七章 能持种者方能生六转识,能生六识者只有阿赖耶识
第八章 安慧妄言识无见分相分
第九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五别境心所法同时有
第十章 安慧《广五蕴论》妄说阿赖耶识为有漏有记性
第十一章 安慧《大乘广五蕴论》妄说阿赖耶识有法执
第十二章 识蕴真义总结
第十三章 万法汇归阿赖耶识
第十四章 识蕴之观行与断三缚结取证初果
附录一: 安慧所造《“大乘”广五蕴论》原文
附录二: 《大唐大慈恩寺玄奘三藏法师传》局部
http://www.foyun.com/bbs/topiclist.asp?topage=2&bd=15&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