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安: 象不象近代当代中国的处境, 该从里面学到什么? -- 窝囊 [契诃夫]
这里是一篇大多数契诃夫短篇作品集里面没有收录的契诃夫短文。在这个世界上,可怜之人固然值得同情,可是,对那个本该令人尊敬关爱的年青家庭女教师,契诃夫的同情不是表现成我们习惯成自然的安慰理解或者哀怨,他不仅设计了这场残酷重要的课堂,他表现的还是充分有理的痛心激愤和训斥。
对一位刚刚走进严酷社会的女性,这通训斥,作者想给出的难道不是比"鱼"更能解决问题的"授之以渔"?
这通训斥,它应该狠狠地泼洒在每一个已经和将要面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中国人的头上。
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强者可真容易啊!
-----契诃夫
契诃夫 那个著名的"像是东方人" 名言 :
他智力不高,言谈举止像是东方人,可是为人诚实而耿直,不是一生气就动武的人,也不是花花公子,更不是沉湎于酒色的人,
然而这些优点在社会人士心目中却成了毫无光彩和微不足道的证明。
十九 世纪末俄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巨匠、优秀的剧作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英语:Аnton chekhov ) (1860~1904) 一生写了大量的短篇和中篇小说,十几个剧本。他的短篇小说对世界上的许多作家 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窝 囊
日前,我把孩子们的家庭女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书房里,需要清一下帐。
“先生,是四十……”
“不,三十……我这儿记着呢! ……
“两个月零五天……”
“不,不,整整工作了两个月……我这儿清楚记着呢。这么说,我该付您六十卢布…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涨红了脸,开始拉扯衣服上的皱边,可是……
“再加三个节假日……因此要扣除十二卢布……科利亚病了四天,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的左眼红了,噙着晶亮的泪水。
她秀美的下巴开始颤动,
我没抬头,平静地接着往下说 ----
“除夕晚上,您打碎了一只茶杯和一个茶碟。必须扣除两卢布……
“我没拿!”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小声说。
“可是我这儿记着呢!” 我适当地提高嗓门。
“什么?…… 哦……,那……”
“四十一减二十六 ------余十四! ”
现在她的两只眼睛都泪汪汪的了……
多么可怜的年青姑娘!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世界完全不是象她想的那样。
“先生,我只拿过一回您家的钱……”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
“是吗?您瞧瞧,您瞧瞧,这笔钱我可没有记上!十四再减三,余十一……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她…… 她接过钱去,
“麦西 (法语 Merci 谢谢的音译)” 她小声说。
我跳起来,开始在房间里快步走着。我已经气愤至极。
“您为什么要说 ‘麦西'?!” “为什么说 ‘麦西'?!” 我接连问她。
“您给了钱……”
“可是,要知道,是我克扣了您,见鬼! 是我明抢了您的工钱!
“在别的地方,人家会根本不付我钱……”
“不付钱?看看你,对!这毫不奇怪!……好了,好了,刚才我是跟您开玩笑的,
“您为什么一言不发?在这个世界上,
她终于笑了,有点勉强地苦笑,但我看到,她那已经满足的脸上的表情分明是:“做人是能这样的,人人不都这么活下来么。”
我再次请求她原谅我这残酷粗暴的一课,把装有八十卢布工钱的信封交给了她。
可是,这又一次使她大为震惊。她胆怯但是努力压抑着本该自由表达出来的惊喜,说了声 “麦西”,然后快速走了出去……
我望着她无声的背影,不禁想道:
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强者可真容易啊!
.
.
.
.
.
..
.
.
____________
跟贴芦鹤的大作 (这里为了表述清楚,进一步做了一点修改)
原文 关于911十周年
跟贴:汤安 留言时间:2011-11-09 12:17:45
多谢博主好文,分析得深刻。
1
美国能"敞开来招人恨",显然有其理由,并且不是美国那些发问的人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的理由,那是从政府到民众对外部利益的无限追求之下的必然副产品。
希拉里最近扭捏着也承认了这么一回事:"美国的国际行为以美国获取的最大利益为准,有时侯会违反民主"。
这就又回到为什么的题目上了: 为什么有人问美国被人憎恨的原因?
存在就是必然,因为美国知道那些行为的结果,知道与被憎恨相比,获得的利益更划算。
2
没有人反对利益, 尤其是代价成本看上去如此之低的获利行为。那为什么美国不去做 (获得的利益的事,自豪和效益明显摆在那里)?
不应该全怪美国,美国是被现实鼓励着去做的 -----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混乱机会(没有混乱制造混乱的成本几乎不可以不计)和各国各民族里面自私内斗到处都是,更遑论内奸代理人带路人满多如过江之鲫。
看看美国表现得最无理由,结果最差,受到憎恨最明显的伊拉克战争就可以知道,被憎恨的代价与获得的利益的比率,前者仍然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不是对士兵损失而言,生命没法计算,这里论的是保持在中东和世界上的霸权)。美国公开以发现萨达姆的国家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听着怎么对手因为身上有肌肉而获罪,还跟抢劫的原因是人家家里有黄金石油一样靠不上谱? 其实,国际间没有什么比攫取利益更靠谱的了)。等国灭了,老百姓死伤上百万/萨被杀了/美国的理由被证明是"误判"了。伊拉罐里没有任何大规模杀伤武器,那又怎么样? 谁能把胜利者怎么样?
这还是让美国高呼倒了霉,实际上也有点象是所谓 "运气最差的出手"。就这么误打错大了,还拿个盆满钵满地不用负责死伤的轻如蚂蚁的平民和战士的生命损失,可知其他美国的四处出兵更是大长国民自豪跟身价和赚的盆满钵溢了。
契克夫描述给家里年轻家庭女教师工钱的小文<<窝囊>>,让人百读不厌,说的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当一个贪婪霸道的欺诈者实在是太容易了。
3
那么,为什么有人可怜受欺?
可惜大家容易忘记事物永远是双方面的。因此,答案不光是因为有恶人欺负他,更多的时候答案简直就是因为他让人可恨地一再提供给恶人欺负的机会。
这当然不是怪罪弱者,99%被1%"控制"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土地上。看来,为了公平正义和保护弱小国家的合法权利,还得是老毛说的: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
不过,联合起来? 这可能么?
也许,问题正是成本二字。 "分化人们的成本远低于让人们团结起来的成本"。
弱势的人民和国家都是这么容易被分化挑斗,---实在做不好了派俩化装成当地人的英国特种部队进去,这就更说明了战争成本的低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西方国家不用说了,哪个不是靠压榨殖民地国家而进入富国俱乐部的,我还亲耳听过李肇星前外长解释说"国际间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 对,利益就在那里,那中国还等什么?
等着不进则退? 狮子不吃肉等着的就是被大卸七块八块,最后连蚂蚁都能说自己拥有这堆无用窝囊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