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移

注册日期:2010-09-23
访问总量:35045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图)


发表时间:+-

近日大家在一网友的博客评论中东拉西扯竟然把话题扯到了面条身上。数年前我就听说过中国出土了一碗4000多年前的面条,可我一直也没曾去探究过那碗面条的模样。现在因为偶尔写写博客,让我好奇心大发,于是在网上“挖”出了这碗稀世珍面来。瞧瞧,读者中有多少人手艺能赶得上老祖宗擀制出如此均匀细长的面条来?

 

 

在青海出土的4000年前的面条,长约50厘米,直径约0.3厘米,颜色鲜黄

 

 

 

 左图:出土面条的青海喇家遗址                   右图:最古老的面条就盛在这个碗里

 

2002年中国社科院考古人员在发掘著名的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时,在齐家文化的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在碗底有面条长约50 厘米,直径约0.3 厘米,粗细均匀,颜色鲜黄,与现在的拉面形态相似。不过这面条成分不是麦子,而是由小米和高粱组成的。喇家遗址4000年前在一次地震中被掩埋,致使当时的文物、生活场景及人被埋掉,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这碗被掩埋的没吃完的面条。2005年《自然》杂志对这一出土面条曾有详尽报道,它被称之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面条,它对于古代食品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这一考古发现证明了面条起源于中国,而不是意大利。至于面条是如何传到欧洲去的,其说法不一。有的历史学家认为面条是由马可·波罗于十三世纪末(元朝时)中国带回意大利的。有的认为,面条是在富裕的意大利人家当厨师的亚洲奴隶传入欧洲的。我觉得也许是欧洲人自己发明的呢,中国人能想得到的,别人自然也有可能想得到,只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下面是这碗面条引发的相关报道(源自北京科技报):

 

  最古老面条实物面世,结束面条发明国之争——

  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重见天日,颜色鲜黄,与拉面相似。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从而证明了面条起源于中国,而不是意大利或者阿拉伯。

  来自青海的偶然发现,结束面条起源国的争议。

  中国人常说:这世界上最好吃的就是饭,这饭里最好吃的就是这面。歌唱大师卡鲁索出国多年,最想念的则是一碗意大利面条。面条是中国人还是意大利人发明的?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也没有答案,然而,考古学家在中国青海的偶然发现,为这个历史悬案找到了答案。

  科学家发现的这些古老面条保存完好,长而细,呈黄色,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这个碗是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掘出来的,那碗面条被埋在3米深的沉积物中。这一无可辨驳的证据表明,中国无可争议地早于其他国家发明了这种面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吕厚远说:这是发现的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科学家确定这种面条是用小米和高粱两种谷物制成的,小米是中国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广泛种植。而现代的北美和欧洲的面条则通常是用小麦面粉制作。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帕特里克·麦克戈温说,如果这碗面条被确定的制作时间无误的话,那么这一发现是非常令人惊喜的。他说,即使是今天,要做出像在喇家发现的这种又长又细的面条也要求有灵巧娴熟的技术。他说:这显示了相当高的食品加工和烹调技术水平。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争夺面条的发明权。

  中国考古学家的这一发现肯定会让意大利人感觉不爽,因为他们一直声称,面条的发明权应该属于意大利。其实,面条是世界的一种大众食品,到底是哪一种文化发明了这种食品,已经争论了好几十年,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想要获得这种食品的发明权。他们说,他们食用面条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

  意大利人争夺面条的发明权并非无理取闹。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游客的答案实在令人惊讶,既不是意大利时装,也不是米开朗琪罗,更不是法拉利跑车,而是——意大利面条:长的,圆的,扁的,螺旋的,用鸡蛋染成黄色的,用菠菜染成绿色的,还有用墨鱼染成深红色的,里头填上奶酪的……据意大利面条工业联合会统计,目前全球意大利面条的年产量已达到1000万吨。

  关于意大利面条的起源,历史学家们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有人认为,意大利面条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入意大利的。也有人认为,早在公元前7世纪,当时居住在意大利北方的埃特鲁斯坎人就已经开始制作面条。在托斯卡纳地区发现的公元前4世纪的埃特鲁斯坎遗址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出土的文物中,人们发现了用来和面的大张木头桌子以及肯定是用来煮面条的厨房用具。从这些用具可以看出,当时的埃特鲁斯坎人已经开始制作各种形状的面条了。

  还有证据表明,在屋大维成为古罗马的凯撒之后,罗马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50万。保证众多公民的粮食供应就成为古罗马政府一个严重的问题。于是,当时的人们想出了一种保存面粉的新方法。将面粉先和成面团,然后用刀子将面团切成面条,这种面条在太阳下晒干后可以保存至少一年。于是,晒干的面条就这样在意大利人当中流行开来。不过当时吃干面条的都是平民,贵族和富人家里还是吃现做的面条。直到19世纪,晒干的意大利面条才成为欧洲各国不分贵贱的餐桌美食。

   面条由高粱和小米的两种混合物制成。

  意大利面条拥有悠久的历史,这确是事实。然而,中国新发现的面条可以将中国人吃面条的历史往上推4000多年,单凭这一点,意大利人就不得不俯首称臣,除非他们找到比这更古老的证据。

  据吕厚远介绍,在喇家考古遗址发现这碗面条之前,最早的有关面条的记录出现在中国东汉时期的书中。其他的理论认为,面条首先在中东地区发明,然后经过阿拉伯人介绍到意大利,而意大利人又使面条在欧洲广泛普及,最后传到世界各地。

  喇家发现的面条到底是不是阿拉伯面条或者意大利面条的祖先,还需要更多的证据加以证明,不过吕厚远说:无论如何,以前最早的记录只是出现在2000年以前。加拿大米西索加的多伦多大学的考古学家加里·克劳福德说,在中国发现4000多年前的面条毫不令人吃惊,他说:这符合我们一般都知道的事实,那就是面条在中国有着长久而重要的历史。

  为了测定新发现的面条是用什么做成的,吕厚远和同事们把在面条碗里的淀粉谷物和外壳的形状、样式与现代作物进行比较。该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说,这种面条是用两种谷物制成的,一种是高粱,一种是小米,当时的人先把这两种谷物磨成面粉,做成面团,然后拉压成面条形状。研究人员说,小米缺乏黏性,如果单用小米粉做成面团的话就无法压拉成又细又长的面条。

   中国现在仍然有用小米制作的面条。

  考古证据证明中国4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小麦了,但直到唐朝(公元618年至公元907)才开始普遍种植。据克劳福德说,用小米制作面条并不令人惊奇,他自己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时间差不多的遗址进行的研究证明,那时的中国有丰富的谷子和水稻,但很少有小麦。

  不过他补充说,发现保存完好的谷物面条有助于解释在一些考古地点缺乏谷物种子的发现。他说:有一个猜测说,谷物的种子通过加热制成了食品,以及制成了面粉食品,所以不必留下太多的谷种,如果他们用谷物制成了面条,那就可以解释这种猜测了。

  吕厚远说,即使现在,在贫穷偏僻的中国西北地区,人们仍用小米做面条。他说:现代的小米面条比小麦面条有更硬的质地,所以经常被称为铁丝面。但严格说来,现在中国人吃的面条和意大利面条有明显不同。

 

其他:宇宙幽灵 ——“超光速的中微子

 

浏览(6278)
thumb_up(0)
评论(13)
  • 当前共有13条评论
  • 漂移
    汤安,你说的很好,美食再美,又怎么能跟附加在里面的感情相比呢?大多数做父母的都会把好吃的先留给孩子吃,而自己舍不得尝一口。谢谢分享你的故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汤安
    谢谢漂移,似乎因为面食更传情,描述面食的文学作品非常多,什么"头汤刀鱼面","一碗荞麦面"之类的。我的文笔不力,也曾根据经历写过一篇天生港的刀鱼面。其实,美食再美,又怎么能跟附加在里面的感情相比呢?

    小时候父母为赶国家项目老是加班,由于后勤领导很负责和单位福利不错,加班夜单位里总有很好吃的宵夜点心,什么水饺,炸糕,小笼包,排骨汤之类的。有回父母亲一叫我就自然地起来,闭着眼睛吃水饺。吃完洗好接着睡时,听见我母亲在小声跟父亲说: "闻着真香啊,水饺不知道是什么馅的。宵夜给得太好吃了其实不好,害得咱们都吃不上。"我父亲回答:"说你不用非得把小孩叫起来吧,总不听不是?"---至今还能记得他们当时那么年轻的风衣和长围巾式样,可是一晃我们也有小孩子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移
    汤安,

    呵呵,你的最后一句话一定让山西籍同学心满意足了!BTW,你太过奖了,我写的东东可离“大作”差远了,我的语文学得很不好,以前上学时写作文是最让我头疼的,记得刚跨进大学校门时我当时最激动的一件事就是“我终于再也不用写作文了!” (我是学理科的,所以大学里没有语文必修课。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


    山月,

    我知道你做面食的手艺是一流的!我们家以前在哈尔滨,我父母就是以做面食居多,他们总能在晚上下班后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包子,饺子,饼,面条来,可惜这些我一样都做不来(如果从活面开始干起的话)。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月歌
    还真不知道有面条发明权之争。周朝时就有了岐山臊子面,加工非常精细。可见早在周以前面条就在中国很普遍。北方人擀面条那是最基本的功夫,面条可以切的细如发丝长如绳子。意大利面条和皮萨据说都是由马可波罗传入西方。
    屏蔽 举报回复
  • 汤安
    谢谢漂移,我新来不久,在那之前因为注册不上,从白凡的链接拜读了你和许多人的大作,非常感谢!我确实很喜欢那些传统的面条,可惜在国外的机会太少了。

    小时候在北京吃的第一碗炸酱面就是后来在欧洲做特厨的表哥吹着口哨做好的:-)  ----在美国有次聚会时赞扬一位山西籍的留学生做的刀削面炒肉片堪称是顶级刀削面,那位仁兄骄傲地玩笑问有没有稍微认真和专业一点的评价? 还说那句顶级刀削面大家都用滥了。我就掐头去尾地恐赫他,盯着他的眼镜说:"你知不知道我从小吃的面条就是国家级厨师亲自给我捍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移
    汤安,

    欢迎新朋友来访!如果不是看了你的关于面条的评论,我是想不到去"挖掘"这晚古面的,所以得要谢谢你。拜读了你的炸酱面一文,哇,你对面条颇有研究啊!想必你也一定很爱吃面条:)
    屏蔽 举报回复
  • 汤安
    感谢飘移的资料,我在别处的面条博文里面也捎带提到了最早面条在应该哪里产生的事。实在非常喜欢这样的文章,未经征询,刚刚把你这篇更全面更详细的大作也附了过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562fe50100x4my.html

    多谢好文好博!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移
    阳光,没错,足以可见这一考古发现的重大意义.祝周末快乐!
    屏蔽 举报回复
  • love阳光
    有意思!咱们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4000年前就会做面条,而不是像野人一样去猎食。谢谢你的用心。
    屏蔽 举报回复
  • 漂移
    冬儿,我也没吃过小米高粱面条,不知道口感如何,恐怕比不上现在咱们吃的小麦磨成的面吧。  
     
    白凡,好的好的,就让大家为这碗中华古面自豪吧!

    北雁,呵呵,由此可见4000年前的这碗面条看上去还很诱人啊 :)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