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宛虹1

注册日期:2011-07-20
访问总量:10417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我的一本塑造海外中国男人形象的新书出版了


发表时间:+-
  

从2008年开始,我就决定要写一本书,一本有关中国男人美国男人和中国女人的书,我要通过这个爱情故事来告诉我女儿和其她女性:不要被男人的表象所迷惑,要睁开自己的眼睛好好寻找一个值得自己托付终生,高尚而有良心的男人,那个男人与种族和文化背景无关,却与人品和人性有关,只有真诚无私的男人,才是一个可以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男人。 

 

 睁开你美丽的中国眼睛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08

国内各主要网上书店均有销售/美国红螺中文书店:http://www.bookseed.com/html/sresh/?itype=a&k=%E7%9D%81%E5%BC%80%E4%BD%A0%E7%BE%8E%E4%B8%BD%E7%9A%84%E4%B8%AD%E5%9B%BD%E7%9C%BC%E7%9D%9B&button=%E6%90%9C%E7%B4%A2&lang=sm

 

故事梗概:

在中国,这是一个背叛的时代:丁雪绒家的女人都无一幸免地遭到了男人的遗弃和背叛。所以遵照母亲的临终遗愿,丁雪绒来到美国,决心去找一个真正有良心的,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不同种的男人。

她碰到的第一个追求者是美国人蓝塞,他以不同于任何中国男人的浪漫方式对雪绒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追求。随后,和雪绒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中国男人吴雨也追随雪绒来到美国,以他固有的中国男人追求女人的方式与蓝塞展开了竞争。

中美两个帅哥同城较量,结果,中国方式不敌美国方式,蓝塞赢得了雪绒,吴雨成了失败者。

失去雪绒后,吴雨一度颓丧万分,终于有一天幡然醒悟,邂逅了在同公司工作的另一中国女生楠楠,并开始试图与她交往。

婚后,雪绒放弃了学业,和蓝塞一起定居在密西根州的一个小城。生活表面风平浪静但实质上却暗潮汹涌。结婚不到一年,蓝塞出轨,在新年的第一天,他突然对雪绒提出了离婚的要求。震惊万分,悲痛欲绝的雪绒坚决不同意离婚,仍想与蓝塞重归于好。

吴雨得知雪绒离婚的消息,不顾生死赶到雪绒身边,对孤立无助的她伸出援手。

法院无视雪绒的诉求,最终判决他们离婚。在判决的当天,雪绒偶然发现蓝塞早已瞒着自己有了外遇,而这个第三者竟然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苏珊。从东方到西方,嫁给了不同种的男人,仍然没能逃出中国女人的悲剧宿命。

雪绒提起上诉被驳回,悲愤之极,只好利用中国智慧以寻死的方式来对司法不公作出抗争,雪绒最终赢得了胜利,并随后宣布成立了“妇女婚恋教育自救促进会,”提出了自己的革命性主张。

之后,雪绒重返学校继续她的学业,并全心全意投入促进会工作。在吴雨和钢琴师提姆的倾力帮助下,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美国离婚法中对妇女不公平的条款,使其更加公平地保障年轻妇女的权利。同时,她还促使美国整个教育系统将恋爱婚姻课程纳入为必修课,以此教育成千上万的年轻妇女,让她们为进入恋爱和婚姻作好最充分的准备。

因此,雪绒被美国最权威的周刊选为年度“五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由于吴雨最终发现自己永远没有办法不爱雪绒,所以放弃了楠楠。楠楠怀恨在心,对他采取了激烈的报复手段,并设计陷害了他,使其被美国司法机关指控为“商业间谍:”将公司商业机密出卖给中国以此为“促进会”取得运转资金。

吴雨被捕。在雪绒和提姆的全力奔走下,最后洗清罪名。

在吴雨获释出狱的当天,雪绒和他在开车途中突遇洪水。为了救雪绒,吴雨实现了他对她的一贯承诺:凡是她要的,他都会给她;凡是他有的,他也会给她。现在,他给了她他的生命。

蓦然回首,从东方到西方,原来她要寻找的那个有良心的男人一直都在她身边,生死相许,不离不弃。

问世间情为何物?有爱就有背叛,而只有无私,才能保证一个永恒。

丁雪绒终于睁开眼睛,看清了男人。

 

目录

上部

第一章  来美国找一个有良心的男人

第二章  在苹果树下邂逅蓝塞

第三章  还没准备好就被卷入了男人的漩涡

第四章  这个世界在消遣中国女人

第五章  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以后

第六章  “没有办法不想你”

第七章   一个中国男人追求一个中国女人的古老方式

第八章  哪一个女人可以抵抗得了蓝塞?

第九章   当孤独不再如影相随

第十章  要美国方式的爱还是中国方式的爱?

第十一章  圣诞树下的情人和蓝颜知己

第十二章  送她三个字和一把琴

第十三章  一个美国男人可以浪漫到骨髓

第十四章  刺痛他的心时她的心也被刺痛

第十五章  只是动心还是真的爱上了?

第十六章  一封回忆男人背叛女人的长信

第十七章  在拉斯维加斯,凡是爱,都会燃烧到最高潮

第十八章  从湿淋淋的爱走向湿淋淋的性

第十九章  在“爱的隧道”里,再次上演浪漫无穷动

 

下部

第一章   没有了雪绒,吴雨的人生要怎么走?

第二章  中国男人究竟缺了什么?

第三章  其实婚姻才是人格的镜子

第四章  “恶之花”是这样悄悄开始萌芽的

第五章   天下有一种诱惑让男人觉得背叛有理

第六章   美国男人一样狠:蓝塞突然要离婚

第七章   只给两个月啊,看她要怎么挽救婚姻

第八章    是男人没长大还是女人太天真?

第九章  捉奸在床:雪绒要寻死

第十章  中国智慧完胜:终于睁开了美丽的中国眼睛

第十一章  来自蓝塞的忏悔

第十二章  终于将“红色革命”输入了美国

第十三章   当人生再也不能“一如既往”                                                             

第十四章  雪绒第二次跟吴雨说分手

第十五章  高尚的男人只给一个女人希望

第十六章  一个复仇女人带给吴雨的灾难

第十七章  真爱,就是生死相许

 

 

 

谢谢大家的分享!

浏览(11854)
thumb_up(3)
评论(76)
  • 当前共有76条评论
  • 椰子
    廖宛虹博主,
    你看到我给寄自美国博主那篇近文的留言后,在自己这篇已经把原来的内容删除很多的博文后面做了一个对类似我这样的“无聊的讨论”的回复,我就也在此多说几句。

    我给你过去的博文写过的几个评论都是很赞赏你实话实说、敢于直面人生的勇气,至今仍然同样赞赏。如果这次的评论我的语气过于直接,令你不快,我深表歉意。这次实在是对你原来行文中所言,对中美两国男人的判断方式,无法苟同,而觉得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一些思维层次的东西,所以直接说出来了。还望海涵。

    其实万维上用stereotyping的思维来写文章的,有很不少。我根本没有去留言,因为我觉得那是作者明知如此而有意为之,是炒作性的。比如有人说过只有西方女人才能出美女这样的话,这还用得着去评论吗。你是一位用心写文章的人,写的东西令人思考,我才多说了几句。

    stereotype人人都会这样做,尤其年轻时。我是觉得到一定阅历的时候,可能应该多些反思,减少把人都看成一个模式的倾向。

    至于你说看到“这是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中国男性对文章的正常反应。”,说这话的一定是男人,这倒是未必。这不是我在代表谁,只是感慨。我可以推人及己,推己及人,相信这个能力你也有。否则你怎么能写吴雨这个男人,而曹雪芹作为男人,写红楼梦里的女性,多少男作家,作品主人公也是女性,这都没啥不行,到我就不行了?哈哈,玩笑话,不必当真。

    看到你说你爸爸说过的一句话“真理是一个过程”,觉得此话极为有见地。谢谢分享。
    屏蔽 举报回复
  • 起码货美国工科教授
    廖大婶的书在哪里出版?香港,大陆,还是北美?出版后通知一下,贫道也会来捧场买一本的,虽然贫道不会拍西瓜。
    屏蔽 举报回复
  • oats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1-10-15 19:29:30  
     美国,
    好文,我也顶一个。这是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中国男性对文章的正常反应。

    我也想在此对廖女士说一句,copy天择的话:如果她还能愿意来这里看一看的话。廖女士小说是想说自己心路转变历程,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她说的方式和思维方式,让人看了还是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 
    ----------------------------------------------------------------
    你难道能代表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中国男性?  

    五十步笑百步.你的思维方式及那些低水准的帖子难道不让人看了"啼笑皆非、哭笑不得"?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要去做饭了,匆匆发了一个新帖,粘在这里,祝大家开心过完周末!



    让廖宛虹再娱乐大家一下 2011-10-16 19:02:12   
       
    想来想去,大多数网友上网不过是想放松一下,八卦一下,消遣一下罢了。近来刚好有点时间和心情,就再娱乐大家一下吧。 

    这回是要模拟一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了,什么事呢?

    那当然是要“穿越”了!如果不懂这两个字的网友,请往下看:

    万维博客导读早上八点正,突然又弹出“廖宛虹”三个字样,后边拖油瓶一标题:我的一本塑造海外中国男人形象的新书出版了!

    旧雨新知无不激动万分,赶快磨刀霍霍,将滑鼠速速点下去,进去一看,立马众生各相,给廖博主的留言顺油瓶而来:

    网友 :拍

    哈哈哈,廖女士以为她换汤换药,把“猥琐”两个字取掉以后,就有海外中国男人跟着起哄为她大声叫好啊?Y机关算尽,反误卿卿姓名,这个标题更加可恶,比那猥琐挂在导读上更加刺眼,更加柿可忍,熟不可忍,咱们海外中国男人,有足够的自信,有足够的形象,哪里是要她那种人来给咱脸给咱塑造形象?廖女士未免太抬举自己,太自不量力了,还是奉劝你Y不要在这里继续献丑了吧!

    网友:西

    咱中国男人在超市拍西瓜就叫“猥琐男?!”如果真的是那样,我这就要天天去超市拍西瓜!我拍,我拍,我拍拍拍!我拍出了中国男人的勇气,我拍出了中国男人的自尊,我把小西瓜拍成大西瓜,我把苦西瓜拍成甜西瓜!我拍出猥琐中的不猥琐!本来不在万维上冒泡,但是凡是任何一个有自尊的中国男人到这危险的时候都是得站出来为拍西瓜正名以示我海外中国男人的群体雄起的!对不对?

    网友:瓜

    大家都不要被廖大嫂蒙骗了,以为她真的在咱们的狙击下举旗投降了,千万不要对她那种女人抱有幻想,真实情况是,她在博客里把猥琐取掉了,但是她并没有在万维论坛“鸟香茶语”里把那XX字去掉,可见她的虚伪,真的是个奸诈小人,众网友一定要不要被她所蒙骗。

    网友: 不

    还是让我来说两句吧,这究竟是点什么事嘛?大家何必那么小题大做地给自己也给别人过不去嘛?拍西瓜=猥琐其实也不是廖女士首先发明出来的,我猜她就是个“messager”想借别人的话来搞笑一下,出个风头博眼球好卖她的书罢了。写本书不容易,有那种心态其实也可以理解。不名草一笑飘过。

    网友:为

    继续人肉这家伙发现的最新情报,2007年,俗称“廖婶,”“廖大婶”的廖女士在天涯网站上写回国记事时也拿中国男人说事,她反感中国男人穿尖尖头皮鞋的谬论也让她成为全民公敌,鏖战几天,最后也举旗投降,在众网友监督下写下“保证书,”亲笔保证今后绝对不再在网络上散步“男人穿尖尖皮鞋很难看”的侮辱言论。所以,现在本人建议廖女士也给这里的各路大侠立个保证书,保证今后绝对不再在互联网上,电视上(万一她有一天也像风姐那样上了电视),电影上(万一她的那本狗血书被拍成了电影)再提猥琐两个字,此建议大家明鉴!

    网友: 说

    顶!坚决顶“为”兄!才看到前边几个字就要顶!看完了全部以后更要顶了!还要补充一句:廖大婶以后不仅是不准提猥琐,更不能把我们中国男人和白种洋杂碎并排放在一起比来比去,人哪有人种之分?哪有文化之分?世界和谐大同,没想到种族歧视的话题还在万维上存在,还挂在导读上边!人,只有人性之分好坏之分,哪来的种族,哪来的差异?哪来的猥琐?要说猥琐,只有白男人最猥琐,在公司光鲜亮丽,在家里家暴卖狗皮膏药!比李阳还要猥琐!

    本来同情廖大婶的悲惨身世,现在觉得大家踩她也是活该!除了踩还是踩!

    。。。。。。

    哈哈哈哈,原来是万维编辑在电脑上按错了一个键钮,几分钟后,廖博主落跑了,很多找乐子的网友叹息,唉,怎么办咧?这下又要冷清一阵子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谢谢oats的鼓励。
    因为这篇帖子的本意是宣传我的书,结果变了味,所以把标题和内容都改了,让他变得比较单纯一点,希望大家更关注我的新书。
    昨天晚上睡觉之前,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做过的一个奇怪的梦,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好像我在回国的飞机上,不知怎么搞的,飞机不能顺利降落,就老是在北京上空盘旋啊盘旋啊,随后飞机上的燃油终于烧完,机长迫降飞机不成,把我们全班人马摔在了紫金城上.全部人死亡,只有我,由于有那陌生中国人在最后时刻给我的那个红色手机的指引,居然飘浮到了上帝的脚下.
      
      这时,上帝刚种下一棵树.他用仁慈的声音问我,"你到我这里来干什么?""人间苦难太多,请你让我进天堂!"我回答说.
      
      上帝低着头仔细地看了看我,说,"你的额头上怎么多长了一只眼?"然后他又看了看我的手,"你的手上怎么多了一个指头?"
      
      我茫然.
      
      上帝又说,"我当初造人类的时候,并没有造出这第三只眼和第六根手指头,这第三只眼是智慧之眼,这第六根指头是将智慧表达出来的指头.他们会让人类变得太聪明而引起彼此的残杀.""现在你不幸有了他们,这违背了我造人的原意,所以我现在不能将你送到天堂.你还是回到地上你的同类中去,用你那第三只眼和你那第六根手指头去把那些人类的恶行全部记录下来并忠实地交给我.最终,你会得到我的赦免而得以进入天堂.”
    屏蔽 举报回复
  • oats
    作者:廖宛虹1 留言时间:2011-10-15 22:56:20  
     
    说过不再在“寄自美国”博主的博文里留言,所以就把椰子网友的留言粘了过来,先说声对不起啊。
    看到“这是任何一位有自尊心的中国男性对文章的正常反应。”的时候,我心里第一反应是这位施主至少一定是个男人了,要么怎么可以代表每一个男人来说话呢?赶快到椰子博主的博客那里一查,才知道博主是个女人。这也是让人有点啼笑皆非,哭笑不得的。

    ..........................................................

     是不是还是干脆回到原点怎么样?
    什么原点?用一句比较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让子弹飞!!!!”再写上几十篇博文,痛斥那些美国杂碎,中国猥琐男和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女人。
    呵呵,讲的玩笑话,不必当真。  
    -------------------------------------------------------------------

    支持你的勇敢! 你有好文笔, 望再接再励!

    不必和小人,猥琐男,猥琐女一般见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回萧南网友:
    谢谢你的好意提醒,码了那么多字,却离要做的正经事越来越远,现在继续推销书(不愿意看的网友请点右上角):

    第十章要美国方式的爱,还是中国方式的爱?

    “是活着还是死去?”这原本是莎士比亚剧本中老掉牙的人生困境,虽然目前雪绒的生存状况还没有严肃到必须面对生或者死的选择这样的地步,但她面临的选择也的确类似于“是接受这样的方式还是接受那样的方式”这样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

    “这样”是指一种美国式的追求方式;“那样”则是指一种中国式的追求方式。

    来美国之前,雪绒至少是亲眼见到过中国式的追求方式。在中学时,她就看到过同班的男生追同班的女生;大学时,又看到过同班的男生追同班的女生,不同班的男生追同班的女生,还有不同班也不同校的男生追各种各样的女生。总之,中国男生追求女生的方式,雪绒是眼睛里看熟了,耳朵里听够了,脑子里也定了型的,就像网上说的那样:“当一个中国男生喜欢上一个女生时,他会帮她拎东西,帮她去排队,帮她削水果,帮她煮泡面,喂她吃冰淇淋;在感冒时,他会守在她床边给她递水盖被子;在天冷时,他会把她冰冷的手放在自己的心窝里。”而在美国,到现在为止,虽然蓝塞在课堂上为她解围,在星巴克让她出糗,然后又跟她道歉,请她去参加舞会等等,雪绒压根不觉得那些事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男生对女生的正式追求。说到底,无论蓝塞也好,吴雨也好,也就是比一般朋友多那么一点点分量的好朋友而已。

    然而,雪绒这种心安理得的状况并没有维持多久。这场男人和她之间“是接受这个还是那个”的战争其实才刚刚开始,并且这场战争是由中国男人吴雨来发动的。

    在舞会后不久的一个周末,吴雨扛来了两大块地毯,好不容易把雪绒房间里那个笨重的高低木床和书桌搬开后,才把地毯平平实实地铺好。在美国中西部大湖地区,一个房间有没有地毯,往往决定着这个居住环境的品质。如果没有地毯,当天气寒冷时,房间里边的人,无论暖气开多高,心里始终都不会有温暖的居家的感觉。所以当吴雨为雪绒把地毯铺上去了之后,整个房子就像是被施予了点金术一样,由一个无情的冰窟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窝。

    随后两天,吴雨又买来了一个小冰箱放在小房间的一角,并在里边装满了水果、牛奶、饮料等。他还买了一个微波炉放在冰箱的上边,让雪绒可以自己做一些最简单的饭菜。他还细心地在旁边摆了一个微型咖啡壶。面对这些应该拒绝但同时又是自己迫切希望拥有的东西,如果是别的男生,雪绒不管怎么需要,也铁定是会拒绝的了。然而当雪绒对他说,完全没必要给她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吴雨说:“从你四岁还是个小不点儿,我就认识你了。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过去也没少买过东西给你。你现在要是实在想不开,等你毕业赚钱后还给我不就行了!”

    雪绒无言以对,只好接受了。在国内习以为常的事,现在在美国,是不是也该是那样习以为常呢?雪绒心里难免有几分不安。在国内的时候有妈妈在,凡是妈妈点头认可的事都是安全和得体的事。妈妈说那些是吴家人的好心,她们可以接受他家的帮助,所以雪绒也就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吴雨的帮助,完全没有别的想法。现在在美国还该不该延续那些在中国时的人与人,家与家之间的人情味呢?

    现在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改变了,吴雨放弃了国内的高薪工作和舒适的环境只身来到美国,甘愿做一个职位远远低于在国内的小主管工作,他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雪绒觉得自己模模糊糊地知道那个答案,但却又不想承认自己已经知道了那个答案。她唯一能给自己找到的最好的心理平衡方式就是:吴雨不是一个情人,吴雨是亲人,是哥哥。

    吴雨这些举动,在蓝塞看来则全是赤裸裸的对雪绒的公然追求和对他的公开宣战。刚开始认识雪绒的时候,他所采取的那些过激追求手段后来通通被证明行不通,雪绒毕竟是个东方女孩,也许自己太直截了当,太急于求成了,所以他就有意地放慢了自己的追求速度。在舞会上第一次看到吴雨时,以一个男人的敏感,他马上就看出了吴雨对雪绒的爱意和企图心。但是,他并不是很担心自己和雪绒的关系会受到什么特别大的威胁。他觉得吴雨看来看去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只是比一般的中国男人要稍微英俊一点优秀一点而已,那一点点的优秀表现在当他故意以那样帅气和逼人的姿态出现在舞会上时,这个中国男人在他面前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自卑感上,那种自卑感不仅从他那双眼睛里看不到,从他的谈吐举止上看不到,从他在和雪绒聊天时的笑容里更看不到。

    尽管吴雨是比一般的中国男人优秀那么一点点,如果拿自己和吴雨相比,坦白地说,就像是拿一杯星巴克加料的咖啡和一杯不放糖的中国绿茶来比一是样的吧。在中国,雪绒只有在好喝一点的绿茶和不好喝的绿茶之间作出选择,然而在美国,雪绒则是可以在星巴克咖啡和中国绿茶之间作出选择。蓝塞很自信地认定,如果我自己在两者之间会选择咖啡,那么雪绒的选择一定会跟我相同。雪绒跟我一样,是一个浓郁的人,她喜欢的也是浓郁加味的咖啡而绝对不会喜欢那种淡而无味,带点苦涩,既不能激动人心也不能让人失魂落魄的清茶。如果雪绒真的喜欢中国绿茶,吴雨就不用那么万里迢迢,孤注一掷地追到美国来了!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蓝塞才能保持一种以静制动的姿态,与吴雨和平相处。但是这种平衡却被吴雨打破了。蓝塞觉得自己犯了一个小小的判断上的错误,他认为吴雨绝对不会是一个贸然行事的毛头小伙子。但现在既然他已经先出手了,自己哪里还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如果吴雨认为自己在美国还可以以那种中国土包子的绿茶方式来赢得这场战争的话,蓝塞要证明给世界看的是:那样做,对像雪绒这种钻石级别的女人来说是行不通的。所以,蓝塞决定要以自己的美国方式出手了。

    第一个回合,他认为,如果吴雨从很小就认识了雪绒,那么,他现在迫切需要的就是要让雪绒也来了解一下自己。但这种让她了解自己的方式一定不会是那种愚蠢的、古板的、索然无味的方式,而是要用一种生动的、有趣的、幽默又浪漫的方式。

    电脑,还是电脑。蓝塞的招数还是脱离不了眼下年轻人的时髦。从美国电影《电子情书》上演以来,电脑就成了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始祖级媒人。然而蓝塞却给这个传统的媒介方式赋予了最新式的内涵。这回他可再也不敢以漫不经心的方式通过电脑给雪绒送小猪小鬼脸了,那些只是普罗大众男人惯用的雕虫小技。蓝塞现在需要的是要通过电脑去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浪漫、人生、优秀和不同凡响。

    那么,这些需要展示的要素最终都通通归结到了一个创意上:一份电子日报。这份报纸与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报纸的不同之处却在于:这份报纸的创办人撰稿人和发行者都只有一个人,而且只针对一个读者,也只有一个读者。他把这份电子报取名为《世界头号笨蛋蓝塞》。那么既然自称为一份正式的报纸,这份报纸当然就必须是包罗万象,有即时新闻、焦点访谈、读者来信、天气预报、体育消息、分类广告等众多栏目。

    好,那么现在就来看看蓝塞发行给雪绒的第一期第一则的世界即时新闻吧:


    十二月八号芝加哥透露社简讯:有一个男孩,曾是芝加哥北部出了名的小神童。这小神童不仅天资聪颖,更爱死了踢足球这项运动。正是由于这两项优势让他成为天之骄子和万人迷,因此崇拜他的小女生和小粉丝不计其数,甚至连这个小男孩自己也忍不住要对妈妈惊叹:“妈妈,我怎么比贝克•汉姆大叔都还要红呢?”结果有一天,悲剧发生。在一场球赛中,有一飞来足球撞上他的右脑门,从此,一颗帅气的头被削来只剩一半,吓跑了他所有的粉丝。这小男孩愤怒之极,想状告那可恨的足球。他妈妈却每天逼迫他吃一碗水煮菠菜,说只要他坚持这样做,就会重新变得帅气和聪明。从此,这个男孩就被人嘲笑为“菠菜男孩”,他的智商也永远停留在五十上下,而这个大白痴不是别人,就是蓝塞!


    “哈哈哈哈哈哈!”雪绒的肚子都笑痛了,因为除了以上这段幽默风趣的文字以外,蓝塞还图文并茂,画了好几副漫画,通俗易懂地演示了自己从有完整聪明的脑袋的小神童变成大白痴的整个过程,真的把雪绒给笑死了。雪绒第一次知道,蓝塞真的是多才多艺。万万想不到他还会编报纸,写幽默小品,并且还会画卡通漫画。比起中国男人那些酸酸的情诗情书和隐晦的求爱小动作来,这可是太有趣、太吸引人了!

    第二天,雪绒心里开始想,今天这个美国大白痴又要编出些什么好玩的东西来了呢?

    这第二天,蓝塞的报纸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


    尊敬的编辑,我是一个六岁小男孩的妈妈。为了让我的孩子受到最优良和最全方位的教育,我专门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并给他请了一位私人小提琴老师。结果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我的那位小男孩照老师示意那样把琴夹在脖子下之后,却这样对他的老师说,“如果你往我这把琴的S洞里扔一个硬币,我就为你拉一次琴。看街头艺人表演还要给人家扔铜板呢,何况是我!老师你说对不对?”

    尊敬的编辑,你现在可以猜到结果了吧:老师气得扭头就走,从此也再也没有人愿意教我这个宝贝孩子学琴了。作为一个痛心疾首的母亲,你们是否可以给我一些心理咨询?

    “天哪!哈哈哈哈哈哈!”雪绒不仅笑弯了腰,笑得连电脑桌子都在摇动了。“真是个天才!原来蓝塞是那样恶搞他的小提琴老师啊!难怪他永远都不用天天拉琴,像我们这样受罪了!哈哈哈哈哈哈,真聪明啊!笑死人了!”

    第三天晚上,雪绒在电子报出版前十分钟就已坐在电脑面前,迫不及待地等着要读蓝塞的报纸了。十点整,“当当!”红字弹出来,报纸来了!打开一看,是一篇社论《时下的亲子关系危机是父母的责任还是孩子的责任?》:


    本社记者驻密西根安娜堡特派员众所周知,我们这个社会是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我们这个社会改进了国际关系,种族关系以及各种各样的与钱有关的关系。但是我们这个伟大的社会在与此同时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关系,那就是亲子关系,特别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比如说,我的邻居家最近发生了一件真实的事情。有一天,他们家的爸爸从外边兴高采烈地跑回来告诉他的家人:“我今天终于买了一个4X4的车了!”他十岁儿子听了高兴得跳起来,儿子问,“爸爸,你真的买了一个有十六个轮子的车了吗?太太太太棒了!”全家人鸦雀无声。最后还是爸爸开口问:“我说儿子,你怎么会说爸爸买了个‘有十六个轮子的车’呢?”儿子偏着头,满脸自豪地对他爸爸说,“4X4不就是四个轮子再乘上四个轮子,4X4不是等于十六吗?爸爸,我是不是告诉过你我的算术真的很好,你总是不相信!”爸爸气得快疯了,“儿子,我说你这家伙长大以后准备干什么啊?”儿子回答道:“爸爸,我你向你保证,我这家伙准备将来长大以后坚决不当白痴!”


    “哈哈哈哈哈哈哈!”雪绒觉得自己的下巴都要笑歪了。真的好想与人分享蓝塞的这份报纸啊。天哪,这真的是天才的杰作,就我一个人看太可惜了!她兴冲冲地把蓝塞的电子报转发给了吴雨和其他的朋友。

    当吴雨读到雪绒转过来的电子报时,他的心真的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认识雪绒二十年了,暗恋她也有十几年了,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心还是离她的心那么遥远。在中国时,虽然与雪绒也没有什么超出亲情的发展,但是他对自己和雪绒的未来从来都很有自信,因为他太了解雪绒,雪绒也太了解自己了。他知道雪绒虽然家世清贫,命运坎坷,但她绝对不是那种妄自菲薄的女孩,绝对不会轻易爱上一个情操低下的男人。而对于自己,他也是绝对了解自己的个性,了解自己的潜力和了解自己的忠诚,就是这三点,也就足以让别的中国男人很难成为他的竞争对手。

    然而现在的竞争对手竟然是个美国人!这些天,他没有办法集中精神上班,没有胃口吃饭,也更没有勇气去找雪绒。他只是不断地在心里问自己一个问题:比起这个美国人来,我有什么?一个哪怕是再英俊的黄种人与一个非常英俊的白种人站在一起,谁在女孩子眼里更有优势,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加上我也不会画漫画,不会编笑话,更没有那么多浪漫的创意和情调。那么,我究竟该不该就此放弃?他在大脑里上千次地思考过这同一个问题。
    屏蔽 举报回复
  • 潇南
    廖宛虹女士:
    看你前前后后和这些男男女女们争斗得很累,还是先喘会气,气大可是会伤身的。
    我想你写此博文无非是想推销你的小说,那为何不把小说连载出来,让大家看了再评论也不迟嘛。
    这个坛子里少有70或80后,大部分是50或60后,他们思维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政治正确”,即便那些个名言警句他们自己心底未必相信,但只要是冠冕堂皇,登得上台面就成。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现在看来,你这第一脚踢得有点歪了,呵呵。
    写小说讲究的是艺术的真实,没有读你的小说,还不敢妄加评论。
    祝你好运。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最猥琐的中国男人在这里-----李阳
    我想不出还有比他更猥琐的中国男人了。


    Part1: 施暴过程

      【音乐段落】快节奏,kim的微博,李阳的微博,各个媒体的报道

      【解说】8月31日,网络上一条消息引起震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在微博中声称遭到家庭暴力,照片上女子的头部、耳朵、膝盖处都有红肿和流血,她的微博被大量转发。此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切和谴责,人们用疯狂来形容这次家暴事件。

      (资料)

      纪实:疯狂每一天,每一分,每一地

      记者:但是你知道公众人物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何况你是一个(老师)。

      李阳:公众人物都是包装出来的,公众人物要把内幕挖出来,那都不是公众人物。

      记者:你也是包装出来的?

      李阳:对,我也是经过一定的包装的。

      解说:十天后,李阳承认对妻子“实施了家庭暴力”,公开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此后,他频繁地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愿意成为反面教材,促进家暴立法,但kim认为他并没有足够的诚意来缓解家庭矛盾。

      解说:9月15日,经过沟通,我们在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KIM。她最近失眠很严重,与照片相比瘦了很多,她告诉我们,孩子刚刚补睡完午觉。

      记者:她(孩子)这两天睡的不太好吗?

      Kim:老三害怕自己睡啊,她看过了,她看过他爸打 我了。然后她(当时)她拉着她爸的手,说爸爸,不要,不要。后来在医院的时候她说妈妈对不起,下一次我用筷子,我用剪刀来( 阻止他)。真不要听我三岁小孩说这个话啦。

      解说:对于在三岁的女儿面前实施的家暴,李阳面对媒体并没遮掩。他解释说因为当天妻子连续与他争论了四五个小时,他最终爆发。

      李阳:我说我已经受不了了,我说请你停下来,最后用英语说闭嘴! 我看她从沙发上站起来了,我也站起来了,当时我的念头就是到此为止吧,一切到今天就结束吧.

      记者:你当时是,她描述是你坐在她身上?

      李阳:我是把她,抓她头发摁到地上的, 很无情那种

      记者:你有多重大概?

      李阳:我有90公斤。

      记者:你当时坐她身上的时候,她当时能够反抗吗?

      李阳:我当时想我就不能让她有,我要一次性把她制服她。

      记者:你有考虑到说孩子就在旁边吗?

      李阳:倒没有太考虑这件事情,给别人讲的时候是一套一套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是失控的。

      记者:那一瞬间给人的确实是人性的恶。

      李阳:是,人性的魔鬼,魔鬼完全打开了。

      【解说】在李阳冷静下来,停止施暴后,Kim去往派出所报案。在她报警后,李阳没有接警方的电话,也没有回短信和出现。他在电视台做节目,助手在博客里,贴出了他化妆的照片。这个细节刺痛了妻子,kim发微博说

      但之后连续三天,李阳依然没有回应。Kim在家拿着她生日时送给李阳的卡片,在电脑前坐了很久。

      Kim:(家暴)照片发不发,我一个手握一个卡,这个手我有(家暴的)照片,都拍在桌子上,(哭⋯⋯),还是发吧。我要帮助李阳。打老婆肯定有问题啊.

      (资料)

      纪实:我热爱,我热爱,我热爱丢脸⋯⋯

      解说:8月31日,Kim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我热爱丢脸=我热爱打我老婆的脸?此后四天,Kim不断地在微博上更新自己受伤的照片. 各大媒体开始铺天盖地报道家暴事件,而这时李阳正要在上海给150名母亲讲家庭教育。

      记者: 我很难想象,你比如说你给那个150个母亲讲课的时候,实际上你?

      李阳:我是流汗的,其实是这样的。

      记者:你打过了一个妈妈。

      李阳:对。

      解说:李阳公司的朋友欧阳维建曾经建议他暂停演讲,提早回京处理家事。但他不以为然。

      李阳:我觉得这个事件没那么严重,就算拖三天也无所谓,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我觉得可以以后再处理。我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小事,停止我的培训。

      记者:绝对?

      李阳:绝对不会。

      【解说】家暴事件整整一周之后,媒体的报道已经不可能再忽视时,9月9日,李阳回到北京,在派出所和kim达成协议,保证不再实施暴力,公开道歉,并接受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之后, 李阳对媒体坦承,他们夫妻之间的冲突已经持续了多年,而且暴力也在不断地升级。

      李阳:会是升级的过程。

      记者:kim,你是一个在美国长大的女孩,你为什么会忍受了这么长时间呢?

      kim :我们好的时候真的非常好,为此我能忍受坏的时候。但这次我不能再忍。我担心我和他在一起已经伤害到我的女儿们,我不能再等更久。

        Part2:施暴的内在原因 “教育”事业和家庭责任

      【解说】李阳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们的冲突实质是因为他公开在媒体上表达不爱妻子,不注重家庭。

      记者:最不能忍受的是你对外说你不爱她?

      李阳:对,当时说我跟她在一起是为了做家庭教育的实验。

      记者:你说成立这个家庭是为了中美教育的这个实验。

      李阳:对。

      记者:那小孩会觉得,我只是一个实验品。

      李阳:挺好啊,有好的实验品和不好的实验品啊,如果我们把他实验得很好。

      记者:那是一个生命啊。

      李阳:生命也是一个实验品啊,小白鼠不是拿来实验的吗?

      记者:但是她们最大的才8岁,她听到这个说法之后只是觉得说,原来我爸爸只是很功利的目的才要了我。

      李阳:应该说我爸爸为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事业要了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出发。

      记者:这么多年,你最介意的就是他说的这句话?

      女:我真的不要听,小孩听了以后,她们感觉什么意思,我妈我爸没有爱, 肯定是不行的。我知道他很喜欢疯狂的,疯狂是疯狂,人是人。人是有感觉的。

      纪实:快乐, 爱。

      解说:他们在1998年相识,美籍教师kim来到中国,李阳很欣赏她的英语教学方法,聘请她担任“美籍总编辑”,几年后他们结婚并生了三个女儿kim说李阳与她认识是由于共同的英语教育梦想,但并非没有温情。

      【资料】

      纪实:你说一个成语,画龙点睛,气死我了⋯⋯

      kim: 为什么我爱他,我觉得他的心是老师的心,我也是,要改变中国的未来,我100%同意的。2001年的时候,每天我们一起16个,17个小时,一起工作,(教材)我们自己写,一起写,还有一起录音的。好多的学生说,我听你们的录音了,能听到你们微笑的感觉。我们都脸红了。

      解说:但婚后李阳唯一表达爱意的方式,仅仅是赞美kim是个伟大的母亲和教育家。他曾经在结婚十一周年的那天,在kim的提醒下,发过一条感谢的微博,但事后才知道她并不高兴。

      Kim:好多次他说我是很好的妈妈,我教(孩子)课是棒的妈妈,肯定我是个妈妈,但我还是女生的,我是她太太。12年,我没听过他说为什么爱我。

      李阳:就是说既然都在一起了,还爱什么爱,爱该都挂在嘴边?

      记者:因为你只把她当做一个妈妈,而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她是你的妻子,她是一个女人,你把她的这一部分自我,如果无视她的存在,只把她当成一个妈妈,她会觉得不被认可。

      李阳:对,不完整,所以又强化了当年我那一句话,我跟她在一起为了是做家庭教育的事业。

      解说:由于李阳的公司总部在广州,加上常年在外演讲,他每个月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待在北京,他甚至不知道妻子女儿的生日。 kim在微博中说自己是一个“准单亲妈妈”。

      Kim:十二年,每个月一天回来,两天回来,我觉得在公司打扫的阿姨,每个月碰到他一天两天,谈一谈,跟我差不多。

      记者:你说,你为这个家庭付出什么了?

      李阳:我付出很多。

      记者:你能不能跟我说一下,这12年来,来为kim做过的,你认为最让你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李阳:我(本来)可以一天都不回家,但我(每年还能)回20天。

      kim: 老大学校的表演,他没回来。我听他朋友说,丽丽你爸爸呢?我老大说,他很忙的。老大说,我会说英语,我不需要我爸爸的帮助,别的小孩需要我爸爸。

      记者:坦率地说,你比kim要更自私,在家庭当中。

      李阳:应该是这样,因为我可能会更多的去满足我事业上的需要,带给我的一些成就感。

      解说:丈夫的这个状态,让kim极为无奈,她长期在中国生活,驾照和教师执照都已经过期,生活中的困难和孤独,让她越来越希望李阳能更多地回归家庭,这种矛盾积怨日深。

      记者:所以你们俩这次冲突究竟实质是什么?

      李阳:我说到头来是确实,确实她现在的压力,就是我没有像她那样去感受她的压力,

      记者:我看李阳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再温柔一些,然后无所谓一点,肯定你们俩关系会更好一些?

      女:是啊,同意。我叫你,你说很忙的,没回来的,我肯定脾气比较高。

      李阳:我们彼此很善于激怒对方,已经变成一种游戏了。一个人其实最悲惨的就是,完全被情绪控制。

      记者: 你肯定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一个陌生人,大街上的女性。

      李阳:那当然的,大街上的女性我没有理由这样对她,夫妻之间是很少控制自己,人把最好的一面都留给了别人。
         .......
    屏蔽 举报回复
  • 飞云
    哦,你说的这个倒是得确有点不雅了。
    向博主问好.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