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宛虹1

注册日期:2011-07-20
访问总量:104176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为什么我在网上要一直用真名实姓?


发表时间:+-

本人一介默默无闻的草民,真实姓名不仅听上去土气,写下来还难看。但是自从我在2006年第一次上互联网开始发帖以来,就一直用的是这个真名实姓,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在过往所写的各种文章中,有不少观点和一些网友相悖,因此我不仅是被砖头伺候,更有些网友穷追不舍,见我的名字出现在哪里,砖头就扔到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朋友甚至好心的网友都劝我不要再用真实姓名发帖了,如果想上网写点什么,索性通通用笔名好了。我曾经也多次这样考虑过,甚至连笔名也给自己想了好几个,但最后都打消了这种主意。为什么呢?其实真是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些失散的朋友。

从东方到西方,这几十年来,我所走过的人生驿站太多太多了——有的是长时间的停留,而更多的却是匆匆地路过。我,一个平凡的过客,在这来去匆匆的人生之旅中承蒙老天的眷顾,在生命的各个短暂的瞬间都让我交到一些没齿难忘的朋友。

1988年,我只身一人来到美国,身上只有100块美金,在威斯康星州一个昂贵的私立大学里四面楚歌,穷途末路。当时在校园里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是一位东北来的访问学者,是她,在自己的宿舍里为我煮了来到美国后吃到的第一碗米饭。大姐把所有的肉丝都盖在了我的饭上,我端着那碗饭,才吃了一口,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流。也是她,给了我第一辆代步的脚踏车和第一件真正可以御寒的羽绒服。

当时我的那颗心,真的不是可以用几个字来轻易形容的。一年之后,大姐回国了,临走时,她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留给了我。在以后的岁月里,当我的状况好些了之后,我又把这些东西送给了那些比我还需要的同胞,我现在唯一保存下来的纪念品是她留给我的一个绿色的茶叶盒。她回国后来过一封信,之后,我就转了学,她也不在原单位工作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失去了,这么多年都失去了,但惦念她的那颗心一直都没有失去,总是还想在哪一天当面对她说声“谢谢你!”

90年代初,我生了我的女儿以后,得了一种奇怪的综合征,连车都无法开了,每一天都在死亡线上挣扎。看遍了当地所有的美国医生,都查不出是什么病来,所以很多周围的人,甚至包括我的家人,都认为我得的是一种“自己思想上想象出来的病,”得不到什么同情和安慰。只有一个我在伊利诺大学读书时认识的中国女同学,碰巧也跟我患上了同一种类似的病。什么叫“同病相怜?”我对这四个字的体会就是,当全世界都抛弃了你的时候,你还有一个人可以打电话去哭诉。我们总是把自己在中国城或是哪里找到的药名立即告诉对方,彼此分享着那些卑微的希望和绝望。最后,我不得不回国去寻医问药。几个月之后回美国时,两个大箱子塞得满满的都是药,一箱是给自己的,一箱则是给我的病朋友的。没想到一回来打电话去东部,那里早已是人去楼空,听说是她妈妈从中国来把她接回国去了。

断了,又断了。六年以后,我终于可以重新站起来了,而我那颗心,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放不下她,不知道她的病好了没有?我是活过来了,她呢?这些事,连想一想都会掉泪的,真的。

在日子最艰苦的时候,一个从国内江南来的女同学,有一天晚上打完工后直直地躺在我宿舍的地板上,泪流满面地对我说,“实在是太苦了,真的不想活了!”我身上也是没有钱的啊,想遍了在美国所有认识的人,我居然无法开口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求救!我只能用我的心,用我的话去救她。最后她从地上爬了起来,从死亡线上爬过来了。但是她现在在人生路上又走到哪里去了?我牵挂着她。

细细数一数,这个世界上还有好多好多让我牵挂的人。我在美国入乡随俗,早已成了美国人Cindy Lee; 但那个真实的我叫廖宛虹——是那些过去曾经相濡以沫的朋友所认识的那个人,她们只知道一个廖宛虹。如果她们也在牵挂着我,寻找着我,那么我的真名实姓就是她们能够找到我的唯一途径。即便那些知道我在哪里,却因为各种原因不便跟我联络的朋友们,我也想让他们看得到我,知道我在哪里,在做什么,在想什么。

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都是抱着这种想法在写作。九十年代初,在我给家庭杂志写美国生活系列的时候,就有两个一直在寻找我的朋友先后知道了我的下落。后来在给世界日报写稿的时候,又有朋友写信给报社,叫他们把信转交给我——这就是奇迹。在人生的各种奇迹中,朋友之间的情谊是一种最特殊的奇迹,而那失而复得的友谊岂止是地久天长?对生活我不敢奢望太多,但是当我可以确定,无论怎样星换物移人世沧桑,但只要朋友还在我心中,我也还在朋友心中时,生活,就不再是那么严峻;心,也就没有那么孤独了。

 

浏览(22188)
thumb_up(3)
评论(47)
  • 当前共有47条评论
  • 廖宛虹1
    作者:F916
    =========================
    我的邮箱:cnl720@hotmail.com
    等你的消息。但愿是真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F916
    Wanghong,

    I am your former friend you are looking for.  Please let me know how I can contact you.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blueskycnau:
    早些年电脑不普及,最先开始用电脑时的service providers都是一些本地的小公司。后来几年用CompuServ,好像这个公司突然间就被什么公司买去,当时没在意,以后才发现自己的CS email account 都进不去了。朋友可能也多少有类似的问题。早期,大家刚来美国,都在忙学业和生计,没有稳定下来。等最终可以坐下来喘口气的时候,四下一看,才发现很多朋友都不知去向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blueskycnau
    对方可以给你留下email地址,这可以是永久不变的呀,怎么会转眼就失去联系呢?
    屏蔽 举报回复
  • 高天阔海
    难得!感动。汗颜。
    屏蔽 举报回复
  • 椰子
    廖宛虹,
    旅行刚回来,先生先看了你的这篇文章,就告诉我,我也看了,我们都非常感动。你是一位心地善良而又勇敢的人,是一个重情重义而不怕用真名写作的大写的人。谢谢你分享你的故事,相信你的朋友们总有人会来这个网站,会找到彼此!

    在美国的华人生活,其实有太多的艰难,没有见到多少人愿意去面对(我这句话本身就要得罪很多人),写的大多数是快乐的、花好月圆的、报喜不报忧的,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写不那么欢快的东西,容易让人认出自己,不安全吧。所以,你能够这样勇敢,本身就是很难得的。

    知道你是学文科的,在你征文写孩子教育那篇文章里就知道了,我是学社会科学的,我们“同病相怜”,我知道文科的人在北美很不容易。希望看到你更多的文章。

    祝福你,廖宛虹,你的名字像彩虹一样美丽。
    屏蔽 举报回复
  • 玉手英姿
    很感动,读懂您的善良与真诚,我坚信“友谊地久天长”,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兼好友、姐妹,为我保留家里的电话号码10多年,直到前两年我试着打她电话。她一直不肯改变电话号码,她相信我一定会给她打电话的,真挚的友谊不会因时间的跨越、地域的远隔而消失,祝您早日找到朋友们!
    屏蔽 举报回复
  • JHHHS
    顶一下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事态炎凉,人心险恶,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自己总是可以选择一种良好的心态来对待这个世界的。我们走南闯北,哪个人没有碰到过背信弃义的朋友?但是我们即便不可能宽恕那些伤害,但我们至少可以选择遗忘,而对曾经对自己有滴水之恩的人,则尽量涌泉相报。
    屏蔽 举报回复
  • 廖宛虹1
    作者:秋念11 留言时间:2011-08-31 02:37:58
    =================================
    是的,在google上寻人大部分时候都是无功而返。

    作者:阿妞不牛 留言时间:2011-08-31 04:04:37
    人生的回味与意思意义,往往就是朝华夕拾,故友重逢。
    ==================================
    就是那样的啊。常常读你的博文,受益匪浅。

    作者:多虑了 留言时间:2011-08-31 06:12:12
    感动!你的病是不是好了,希望多保重.
    ==================================
    好了一大半,至少可以工作了。但是留下老残疾,一累了就会犯。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真是那样,但愿大家在忙碌之际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那场死里逃生的大病,让我改变了很多。

    作者:多思 留言时间:2011-08-31 08:17:18
    ==================================
    已经重新设置了,谢谢你。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