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子

注册日期:2008-07-17
访问总量:58348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肥的韵味4:血沃中原肥劲草


发表时间:+-

尽管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可谓神来之笔;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都是千古名句;再加上胡曾的“上蔡东门狡兔肥”和岳的“菊留秋色蟹螯肥”,不难看出“肥”都当形容词来用。而鲁迅则突破了传统习惯,把“肥”当动词用:

 

无题

鲁迅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

泪洒崇陵噪暮鸦。

 

前两句的字面意识很清楚:撒入大地的热血必将催肥更多敢与“疾风”搏斗的“劲草”,冰雪凝封的大地正孕育着蓄势待发的报春花。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日两国交恶。加之内战频繁,正是国难当头、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际。后两句有时代背景:1932年广州和南京联合组成政府,蒋介石回奉化,汪精卫托病到上海,行政院长孙科主政,事事棘手,被迫下台。后两句颇有鲁迅杂文锋芒毕露的特征。

 

“九一八”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磨刀霍霍,对华北虎视眈眈。这首诗写于1932123日,赠给日本的高良富子夫人。高良富子是日本的大学教授、日本民间从事和平运动“友好会”书记长。高良富子夫人此次是经过中国要去拜谒印度圣雄甘地。有传闻说她想调解中日关系,化干戈为玉帛,是一个为和平运动而奔走的热心人。所以,有人认为鲁迅的这首赠诗是一首反战诗。

 

“血沃中原肥劲草”里,“肥”作动词,铿锵有力,特别给力,前人的诗作只能望其项背。鲁迅的古诗虽然不多,但每首诗几乎都有名句传世。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无题)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答客诮)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悼杨铨)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题小像)

 

当年上中学时,语文课里经常有鲁迅的诗词、杂文、散文、小说,依稀记得有《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念刘和珍君》等。这些作品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且是分散到初中至高中的数年里,就更是前学后忘了。

 

《记念刘和珍君》于1926412日发表在《故事会》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1904 -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1926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1926318日,60多个团体、80余所学校约计5000余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军舰侵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及美、英、日、法、意、荷、比、西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行径。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经东长安街、最后进入铁狮子胡同东口,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广场请愿。示威群众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出来见面,但段祺瑞却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对付请愿队伍,造成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三一八惨案”。死者中包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事发后,段祺瑞随即赶到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

 

323日,北京各界人士、各社会团体、各学校齐聚北京大学大操场,为亡灵们举行“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鲁迅题写挽联:“死了倒也罢了,活着又怎么做。”。鲁迅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记念刘和珍君》与“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本来没有丝毫联系,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就不自觉地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挥之不去。鲁迅其所以被称之为思想家,想必是因为他在就事论事的同时,所传递的思想已经超越时空,对任何时代都具有普适意义。毕竟历史的悲喜剧经常是重演的。

  

南星子于201164日凌晨(旅途中)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浏览(1636)
thumb_up(0)
评论(6)
  • 当前共有6条评论
  • 南星子
    读过令狐兄昨天的帖子。听兄弟我一句劝:网上的事犹若过眼烟云,随它们去吧!鲁迅说“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很有禅悟。振耳欲聋的响雷并不惊心动魄,惊人心魄的雷鸣是来自似无声息的内心深处。

    说到鲁迅,他拿着国民政府的银子,还不断批评当局的作为,但他并没被暗杀。这既说明当时还有些言论自由,又证明鲁迅的批评掌握得很有分寸。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屏蔽 举报回复
  • 令狐冲
    南兄高见!对鲁迅的评价,入木三分。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问好叶子,温哥华美丽的夏日到了,正是枝繁叶茂时。

    乱涂几笔有些心中的纠结,不过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人各有志,高歌低吟两由之。

    你儿子爬藤的经历写得很真情,父母孩子到很理性。生活在另一个国度,最重要的是适应新的人文环境,所以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他会更优秀。
    屏蔽 举报回复
  • 叶子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好诗要有好解,两幅图片配地更是恰入其份。

    顶南星子好文!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令狐兄多日不见,安好。

    有些事心思到了就行了,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当然是在有自我判断能力的人的心中。万事兴起有因由,万事运作有节度。无论如何,死了人总是悲伤的事。

    浙江绍兴出师爷,鲁迅虽然有思想,但他更识时务,知进退。我宁愿鲁迅生活在那个“黑暗”的年代,要不然岂能留下至今仍具现实意义的诗句: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屏蔽 举报回复
  • 令狐冲
    血沃中原肥劲草,鲁迅如果活到今天,不知又会写出怎样的文章,吟罢低眉无写处?

    顶南兄好文!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