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娴

注册日期:2009-08-26
访问总量:27741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全球化、中东和美国出兵利比亚


发表时间:+-

中东风暴正在一波一波地扩大,已经蔓延到北非。考验着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

中东局势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全球化的后果,导致了具有全球规模的新经济大国的出现,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伊斯兰世界的觉醒,与此同时,美国和西方势力的相对衰弱,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美国和西方世界始料未及的。因为全球化导致对能源需求的上升,西方世界,新兴国家,以及阿拉伯世界,都在能源的问题上找到他们在地缘政治上的交汇点, 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加剧了国际间的紧张关系。中东就是一个最新的例证。

 

全球背景下的经济危机导致粮食危机,失业,贫困,以及中东一些国家的独裁统治的腐败现象,以加之科技革命的进步,是中东风暴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东国家普遍上升的反美情绪。911以后,美国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伊拉克存在着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情况下,单方面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这不仅使美国和欧洲的大西洋联盟之间发生裂痕,也在伊斯兰世界引发广泛的反美情绪;而且,中东许多国家的独裁统治,一直受美国的支持,这些,也加深了伊斯兰世界民众对美国的抱怨以致反对情绪上升。

 

在中东,尽管美国控制的基础开始松动,但是美国仍然很强大,对中东仍然有控制能力,虽然美国在中东的双重标准已经使其形象受损。问题是,如果美国在中东推行的民主制度成功后,如何面对伊斯兰世界上升的反美情绪?这就是美国和西方忧心忡忡之处:伊斯兰激进势力是否会被选上台?例如在巴勒斯坦。在伊拉克、伊朗、巴勒斯坦以及最近发生在中东的局势表明,如果仅仅靠使用武力消灭独裁制度和在全社会缺少共识的情况下举行自由选举,不仅不足以建立有效的民主制度,反而加深了种族——宗教以及教派对立和有利原教旨主义组织的兴起。

 

回到美国国内,911以后,美国社会部分群体对伊斯兰世界的成见越来越深,从去年在世贸大厦旧址附近建伊斯兰文化中心(包括清真寺)的争论,焚烧古兰经的争论,一直到近日,田纳西州共和党议员提出提案,把某些遵从伊斯兰律法的行为定为重罪。这一被批评为一旦通过即为违宪的提案,受到了维权组织和穆斯林的抗议。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反恐的名义下进行的。像这样一旦通过即为违宪的提案能够公然提出,有分析家认为是文明的冲突在美国国内的缩影,并影响美国的对中东的外交政策,值得关注。

 

再说北非利比亚。在联合国通过对利比亚的制裁之前,美国就表示,不排除出兵利比亚。美国已经开始部署在利比亚周围的海军军力,但《纽约时报》网站日前报道,对关于国务卿希拉里在利比亚上空建立禁飞区的强硬谈话,国防部长盖茨和三军联席参谋会议主席穆伦的态度都有所保留。美国中央军区指挥官马蒂斯说,设立禁航区必须把空防能力迁移过去,“那就是作战了”。美国目前尚未在出兵问题上和北约取得共识和达成协议,同时,美国在此时介入另一场中东军事行动是否明智?如果在与错综复杂的各部族、组织势力一起完成推翻独裁者卡扎菲的共同目标之后,美国下一步怎么办,正像盖茨说的:任何军事行动都有广泛的后续反应。有伊拉克前车之鉴,美国正在进行审慎地评估。

 

然而,美国出兵是否受利比亚人的欢迎?尽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强调是基于人道主义而不是为了石油。但据《德国之声》报道,利比亚过渡政府主席穆斯塔法?阿卜杜尔?贾利尔27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希望有外国士兵出现在利比亚。利比亚其他反对派组织也有类似的声明。

 

当然,不能排除有希望外国军队协助的反对派组织。据《美联社》报道,卡扎菲部队连续两天进攻反对派占据的城市,已经攻下两城,反对派守住了三城。预料城市攻防战还会继续进行。《法新社》报道说,班加西的反对阵营领袖1日表示,他们对起义部队推翻卡扎菲已经渐失信心,希望寻求外国援军发动空中攻击。《法新社》并报道说,在反对派占领的地方,很多民众表示,不希望成为另一个伊拉克或者阿富汗。这些民众的看法,就是美国出兵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付出的代价之一。

 

全球化间接地改变了世界的地缘政治,地缘政治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全球化。在全球化继续加速的今天,对资源丰富中东阿拉伯世界来说,民众希望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希望提高民族意识和自豪感。对美国和西方国家来说,则面临更多的挑战:一方面想继续影响世界,一方面面临新兴国家分权的要求和阿拉伯世界的觉醒,同时又面临自身控制能力相对衰弱的现实。

 

美国该如何应付这样的挑战?

 

浏览(1095)
thumb_up(3)
评论(25)
  • 当前共有25条评论
  • 一娴
    *秋的思念,这个问题,美国不会回答的,呵呵

    *谢谢华山鼓励,会努力多写,大家畅所欲言也不错,呵呵

    *也欢迎MustaphaK常来常往。

    *昭君好!谢谢鼓励!
    同意你的说法,美国现在面临的中东问题这个“结”,不是单纯靠民主就能解决的。

    另外你说的高院的案子,下面的文字也贴到你的博客里:

    这个案子也关注了。我觉得有两点,其一,教会教徒们的表明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表达对“美国军方对同性和堕胎行为的纵容”的不满。从这一点来说,高院的判决就是能够被接受的。因为这是个公共话题,任何人都应该有权利自由表达,应该受第一修正案保护的。
    第二,就是他们的示威是遵守了一定的法规,比如在1000尺以外进行。这点也很重要。如果闯进葬礼,又是另一回事了。

    从情感上来说,很同情死者的家属,可以说,任何人都难以接受这样的行为。我很不赞成这样的行为,但是认同高院的判决,没办法,法律就是这样不带感情。

    如果教会对死者父母人身攻击,当然不能算是言论自由,家属可以另案提告。但尽管这样,关于通过某些行为表达这类公共话题还是会属“言论自由”的范围而受到保护。


    *阿妞好!欢迎经常来俺这块,咱们表姐妹多交流烹饪艺术,目标米其林一星。不过俺不会吃辣的,最多就是胡椒粉了,哈哈

    妞妞说的没错,苏东波以后中美都得利。中东波以后谁得利,现在还看不清楚,俺也希望中美都得利。俺刚才在哪里看到南方某报有文章说“穆巴拉克曾经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俺想,那穆巴拉克不也曾经是美国人民的老朋友么?当然美国人的说法可能不一样。还有,卡扎菲和美国不好,那卡扎菲和陈水扁还眉来眼去呢,所以卡扎菲和中国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么看起来,中美的价值观是不是也有共同点啊,哈哈?其实呢,国际关系,说到底,还是国家利益当头,别的,有的就是辣椒粉胡椒粉一类的了。呵呵
    屏蔽 举报回复
  • MustaphaK
    阿妞啊,

    这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也不要站在中南海看,也不要站在白宫看。 这两个地方, 都没你我站脚的地方。

    咱们俩,都应该站在旁边,冷眼看看。

    哇,看见什么了? 我看见白宫现在这样子怎么和20年前的克里姆林宫一模一样?

    哈哈。

    我呢, 就喜欢和阿妞您一个样,一娴没说的话,你给他说了. 没办法了,你没说过的话, 我也只得代你说了。 己所不欲,不施与人嘛。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居然没有一个人看见俺的“历史知识”其实跟大法的历史指示一样高深?
    这个大法究竟有什么高深的障眼法?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阿妞不牛
    谢谢一娴回复!咱们两个表姐妹玩扑克,大家开心哟!

    你的观察与论述是温和的。俺是有意加点辣子。而你也被俺逼得再加点胡椒。

    咱们其实都是站在中国看待这些世界大局变化。不同得是,中国太大,站在中国具体哪个地方,就有细微差别。假设我们都站在中南海,苏东波和中东波极为类似:这样汹涌得波涛,冲击的主要是红墙宫殿。走出中南海红墙,就到外交部大楼去看,角度也稍微不同:中东波也冲击着白宫。然后,站到中国的云端去看,这两波对中南海和白宫的冲击,哪一个是引发政府防范自己的人民?苏东波以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调整,中美都得利。这个得利的基本原因,到底是中美两个国家趁火打劫互相争斗火中取栗呢,还是迎合时代世界潮流至少不强行逆流作乱,互相合作?这个世界的潮流大势,到底是北京领导开拓的呢,还是美国领导开拓的?

    当然,俺最后的问题,见仁见智,扯不清的。

    大法兄看走眼啦(不过很高兴大法实际上跟俺雌雄所见略同):

    MustaphaK  留言时间:2011-03-03 22:11:25 
    我看阿妞是有点理路不清了,把苏联解体也和全球化混为一谈。阿妞对历史的无知,有点令人吃惊。苏联解体时代,全球化还远远没开始呢。 
    --
    这是俺跟贴里说的:

    俺觉得,中东波当然跟全球化有关,但是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全球化。比如说,苏东波就很难说都是由于全球化惹的祸:在世界分为两个阵营的情况下,苏联东欧共产党的垮台,如果归结于全球化所致,就简单得可笑。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一娴:
    好久不见,偶尔露面还是一如既往的理性平和,赞一个!

    我感觉中东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民生问题(当然这和统治者的专制,腐败直接有关,但你文中提到的经济单一也是主要原因),二是这些国家内部的各种宗教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而如果放到国际的大环境中来看的话,还有这些国家的人们长期积累的对美国中东政策的不满(这中间包括9/11 后反恐战争的升级和宗教的冲突-- 我在以前一篇“反恐战争和文明的冲突”中也分析过: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
    user_blog_diary.php?did=50308,  对世贸遗址建清真寺一事也写过文章。而前者自然是和全球化很有关系的。所以美国现在面临的中东问题这个“结”,不是单纯靠民主就能解决的。

    不过,中东各国的具体情况还有所不同。比如,巴林的人均GDP 过去两年高达$40,000 (ppp adjusted),用通用的标准来看,已经早已不再是所谓的“发展中国家”了。所以它在这次“运动”中也成为多米诺的一个,原因恐怕和埃及,突尼斯并不尽相同 (but they all have pretty high unemployment rate - 15% for Bahrain)。有意思的是,巴林是中东国家中最先用光自己的石油储备的,而这也成为它率先进行经济和其他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所以,中东国家的石油资源,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这些国家人民的 “curse”。

    周三高院对 的判决,不知一娴如何看?这两天忙,周末也许可以写篇感想。

    对了,刚刚想在万维首页看看你最近的网墨文集,但却没有看到网墨专栏?是否改版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华山
    可惜就这样一篇高水平的文章,不仅上不了首读,就在博客栏导里也不让待二十四小时,就是因为不同于万维的观点。这不仅使我想起不久前某博庆生宴上的“万维是个人人平等的地方”不禁哑然失笑。但民教们的茉莉花热也可理解,除了这些,他们还能做什么?

    作者,白凡好,希望你们多写些好文章,这当儿,人们都蛋定得血都变冷了的时候,你们的发声尤其珍贵。

    老穆是很有水平的,看看他在二分钱那儿的英语水平就知道了。我过去的担心是多余的了。
    屏蔽 举报回复
  • 白凡
    一娴给妞妞的回答很有水平!妞妞则有点失水准哟!

    华山和穆斯塔法一如既往地好。尤其是老穆,在一娴这里,很有风度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MustaphaK
    对了,前面在山人的博客里总结了一下前苏联和当今美国的相似之处,

    1) 财政破产 2)经济衰退 3)政治挂帅 4)输出革命 5)颠覆他国 6)在联合国公然对抗世界舆论 7)军备竞赛 8)穷兵黩武 9)军事侵略他国 10)扶持傀儡政权。11) 大兴国内特务组织 12) 监视国民 13)随意搜身 14) 秘密逮捕,拷打,大兴牢狱之风 15)政府干涉市场经济 16)国有化私人企业。

    现在还要加上一个:

    美国现在支持的中东傀儡独裁政府纷纷垮台, 就象前苏联在东欧支持的傀儡独裁纷纷垮台一样。

    这些所作所为,无一不是是苏联重来,所以美国的将来和苏联的过去是一样的,会分崩离析,被世界铲除。

    谁说历史没有幽默感。 哈哈!
    屏蔽 举报回复
  • km
    对一个主权国家如何能够鼓动和支持叛乱?还凭什么没收人家财产?太荒唐了。那我到北京大街上喊一声打倒XX,美国为什么不能凭此没收中国的财产呢?
    屏蔽 举报回复
  • MustaphaK
    我看阿妞是有点理路不清了,把苏联解体也和全球化混为一谈。阿妞对历史的无知,有点令人吃惊。苏联解体时代,全球化还远远没开始呢。 

    苏联垮台之后东欧共党政权的结束毫无悬念。本来东欧的共党政府,全是二战之后苏联凭借武力安置的傀儡政权。

    东欧和波罗地海各国在二战时,大多是轴心国同盟,纳粹德国帮凶,国内根本没有自发的共产革命。这和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二战以后,这些国家被苏联武力压迫40多年,也不能不说是种报应。用这种国家去和中国相比,是很无知可笑的。

    至于去把中东近期的革命去和东欧摆脱苏联控制去比较,也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事。

    如果一定要比,也就是中东的革命和当年东欧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民众都希望摆脱外国支持的傀儡独裁政府。东欧是苏联,中东的苏联是美国。

    还是把你的普世垃圾收回去吧。 呵呵。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