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順

注册日期:2006-10-26
访问总量:71345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新解


发表时间:+-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新解

這句話一直有很大爭議。首先是“也已”的意思。很多人把“已”解釋成“終止”。但其實《論語》《左傳》等先秦經典裏面經常出現“也已”這個搭配,都是語氣助詞。當然也有一些人仍然堅持這裡的“已”是“終止”,但我不贊同那種看法。

另外一個就是“攻乎”的“攻”。有一種解釋是“學習研究”。比如韓愈說的“術業有專攻”。 結合“斯害也已”,整個句子的含義就是“學習異端,危害很大”。但字義是發展的,在孔子那個年代,“攻”有“學習研究”這個引申義麽?我是非常懷疑的。

“攻”除了進攻,還有“指責”“批評”的含義。所以很多人都認爲“攻乎異端”是“指責異端”。那麽結合“斯害也已”的不同解釋,會有“批評異端,它的危害就會終止”,以及“指責不同思想,是有害的”兩种解釋。

下面說說我的獨家思考。我是從“乎”字入手的。

這個“乎”很怪異,因爲“攻”後面可以直接跟賓語。比如“攻城”等等。那麽這個“攻乎異端”,也相當於“攻於異端”,決不是“攻異端”的意思。或者説是以異端為陣地發動攻擊。就好比《孫子》的“善攻者,攻於九天之上”。那麽“攻乎異端”等同於“攻於異端”,也就是“由異端發動攻擊”。或者就是所說的“劍走偏鋒”,站在比較偏激狹隘的立場去攻擊別人。

另外這個“乎”可能是“因著”的意思,那麽“攻乎異端”就是“因爲某人的思想不同而攻擊他”。

總結一下這句話的不同解釋:

1. 學習歪理邪説,危害很大。
2. 批評歪理邪説,它的危害就會終止。
3. 指責不同思想,是有害的。
(以下是我的新見解)
4. 從偏激狹隘的思想出發去攻擊別人,是非常有害的。
5. 因爲別人的思想不同而攻擊他,是非常有害的。

“異端”這個詞也大有爭議。孔子那時的“異端”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異端”麽?我們知道在孟子的時候,有楊朱,墨子等是被認爲異端。那麽孔子的時候有什麽著名的“異端”呢?想來想去只有李耳。但孔子對李耳還是非常尊重的。所以這個“異端”不應該被解釋成“歪理邪説”。孔子一向是謙虛好學的,而且主張“君子和而不同”,對不同的主張相當的寬容。所以我覺得上面的1,2兩种解釋都是站不住腳的。

另外這個“端”,説明是“極端”,是一頭。參照《中庸》的“各執一端,此以異己者為非,彼以異己者為非,而害成矣。”不由得聯想,這個“異端”是不是“一端”呢?《中庸》的這句話是不是就是“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最好註釋?

補充一種看法:既然是“攻乎一端”,那麽結合《論語》中上一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攻乎一端,斯害也已”就很明顯是說,“只學不思和只思不學都是有害的”。這個解釋起來非常流暢。關鍵是“異端”是否為“一端”。另外,“攻乎異端”之前的“子曰”也比較突兀。如果緊接著前面的“思而不學則殆”,完全不需要另外加一個“子曰”。

 

浏览(1685)
thumb_up(3)
评论(6)
  • 当前共有6条评论
  • 雨菲菲
    人家不是已经说了不想掐嘛,咱也就放人一马了。
    等着看你的先。
    屏蔽 举报回复
  • 耳順
    那就好。趕快向問題多出招吧。:)
    屏蔽 举报回复
  • 雨菲菲
    已经行了,大概是技术故障,谢了。
    雨就是雨。
    屏蔽 举报回复
  • 耳順
    我建議給office@creaders.net寫信反映
    屏蔽 举报回复
  • 耳順
    對不起,看到這個已經晚了。zuozili是你?現在可以了麽?
    屏蔽 举报回复
  • 雨菲菲
    哈! 分析得很深刻嘛!
    你撮合雨某去五味掐,结果雨某就上不去五无味了。请帮雨某问问?封了?还是技术故障?
    谢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