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ents

注册日期:2010-03-10
访问总量:2224309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加拿大简史–从殖民地到和平独立


发表时间:+-

加拿大简史从殖民地到和平独立

 

加拿大的建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婚姻,当然即使婚姻很美满,总有人会从好故事中挑出一些不完美的细节或恩怨的,况且这还是一个“跨种族” -- 一个战胜种族和一个战败种族 -- 的婚姻。

 

这块所谓“加拿大”的土壤是数千年来各个土著民族居住之地。15世纪后期,英国和法国探险家开始沿大西洋海岸登陆,探险而后定居。

 

法国之兴与衰,起于17 世纪中期“太阳王”路易十四在位时期。(1643年—1715年),但是经过他的长期统治之后,18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开始走下坡路,终于导致法国的破产。对外方面, 法国在“七年战争”(Seven-Year War1756年—1763年)中惨败给英国,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包括法国在北美大陆的殖民地(称为“下加拿大”Lower Canada),路易斯安那,非洲塞内加尔和在印度的许多据点。这不仅使法国丢掉了大部分的海外市场,而且使法国降为欧洲大陆上的二流国家。

 

根据“巴黎条约”,法国殖民地“下加拿大”就这样被割让给英国。那时印第安人称为“加拿大”的这块土地还不是一个国家。

 

相比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和东南亚的行为,国共两党内战时期对待同胞的方式,作为战胜国的英国对新的法裔公民可以说是无比宽宏大量。1774年,英国国会很大度地通过了魁北克法案,法案保证魁北克人信仰天主教的自由,允许他们继续使用法国民事法律,赋予魁北克人最初的权利宪章 (Charter of Rights) ,也为后来法语和法国文化的认同铺了道路。

 

1867 71日(加拿大的国庆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接受殖民地包括英法两族裔领导人签署的夏洛特镇协议 (Charlottetown Accord),宣布实行《英属北美法案》(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 ,把已经属于英国104年的“下加拿大”(今魁北克省),和已拥有的北美殖民地里的“上加拿大”(Upper Canada-今安大略省),新斯科舍(Nova Scotia) 和新不伦瑞克 (New Brunswick) 结合成一个有四个省份的联邦国家,叫加拿大自治领(Dominion of Canada)

 

加拿大这个国家,就是这样诞生的。

 

其他英国北美殖民地(即北纬49度以北),从1870 7 15 日(曼尼托巴省和西北地区)开始直到1949331 日(最后加入省纽芬兰)陆续加入,成为今天的加拿大联邦。

 

与此可见“加拿大”,严格地说,不是从战争打出来的。没错,“下加拿大”是1763 年法国“七年战争”惨败后割让给英国的,但1867年加拿大建国时,英国和法国 (更准确地说,在加拿大居住的英裔和法裔加拿大人)已经不处于战争状态。那个时候加拿大的两个民族,已经和睦相处一百零四年了,两族通婚也很司空见惯。当时的两族裔领导人 -- 英裔约翰?A?麦克唐纳 (John A. MacDonald) 和法裔乔治?义则仰?卡其亚 (George-Etienne Cartier) 也是好友。建国之前他们还是合作的东加拿大和西加拿大的联合总理。

 

加拿大确确实实是两各民族,在两个智慧的政治家领导之下,经过谈判,毫不勉强,心甘情愿一起走这条路的而建立的国家。魁北克省的麦克唐纳--卡其亚大桥,多伦多的麦克唐纳--卡其亚高速公路和渥太华的麦克唐纳--卡其亚国际机场,就是为纪念这两位伟人而起名的。

 

至于魁北克独立运动的起源,那是后来的故事呐,还是留待以后吧。

 

相关链接:

 

世界的向往:做个加拿大人- 我看多元文化

 

浏览(3516)
thumb_up(0)
评论(9)
  • 当前共有9条评论
  • 2cents
    再做个补充:

    依我看,分裂分子有两种:极少数顽固死硬的分裂主义者和其他只想从加拿大得到最多利益,但最终不敢或舍不得分离的的边缘分裂派。(后者是我所说的淘气的“小皇帝”。)

    并且加国最高法院已经判定,如果加拿大可以分裂,依照同样的逻辑,魁北克省也可以分裂,也就是说分裂的结果将是一个四分五裂的魁北克,所有的魁北克Anglophone 区域和来自法语国的新移民会选择他们的区域(如蒙特利尔和北魁北克因纽特区域)离开魁北克省,那种局面对分裂分子也是不堪设想的。

    放心,魁北克不会分离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2cents
    米笑,
    正如昭君上面说,历史留下了很多痕迹,她也可以补充:“在我们的心里”。

    有些人永远无法摆脱他们的历史包袱。(米笑我比你大,比你有更多的历史包袱。)的确,法国在“七年战争”遭遇了无数很大的“滑铁卢”,但这个战场不仅在魁北克,也在欧洲。法国不是仅仅在战场上输过的国家,英国,荷兰,西班牙,甚至中国也曾是战败国。法裔魁北克人的祖国同胞已经和英国化干戈为玉帛,已经一起加入欧盟,这说明他们已经走出历史的阴影。

    其实大部分魁北克法裔居民也和祖国同胞一样,对分离已无兴趣,为什么这些极端分裂分子仍旧被历史的枷锁折磨呢?我也有不少法裔和来自法语国的朋友,没有一位曾对我抱怨过他们对加拿大英法种族关系的不满。其实今天的 francophones (法语加拿大人)一般来说已经是充满自信的人民,很多在社会上也很有成就,和 anglophones 非常融和,以往的种族纠纷他们根本不放在心里。

    英国在魁北克省一直是一个宽宏大量的胜利者。再说呢,1867年时候的魁北克省领导人也很高兴和英裔加拿大结合为一个新的联盟。极大部分魁北克人明白这是最明智之举。

    从这段历史我们学了什么?它告诉我们,法国民族,特别是这些魁独分子,和我们的有些中华民族同胞一样,是有很浓重沙文主义的人。

    你也许不知道,自从建国以来,加拿大就有过无数法裔总理。既然英裔加国人能服法裔总理,为什么一些(少部分)法裔魁北克人不能服英裔人呢?这是怎么样的道理呀?

    至于英冠这问题,对大多数加拿大人这是个大哈欠。总有一天这皇冠将被取下的,可是那个时候的来临恐怕还是不会改变魁北克极端分子的敌意。这些人永远不会相信,加拿大是世界上唯一能对他们好的国家, 没有任何国家(包括他们的祖国法国)会对这些还没长大的“小皇帝”们这么好的。
    屏蔽 举报回复
  • 米笑
    确实,多元文化这种话题,一写就会越写越复杂。
    由于本人在蒙特利尔生活过,所以对“法裔人”对加拿大的憎恨是深有体会的。法裔的这种仇恨首先是来源于战争的失败。我曾经站在当年法军溃败的战场上(魁北克),听导游讲这次战斗的惨烈,算是了解了法裔心中的痛。有几个事实应该注意:
    从加拿大立国到1982年,尽管加拿大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但它却没有权力制定和修改自己的宪法,一切涉及到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均由英国议会作决定。也就是说加拿大仍旧是英国的殖民地,不是两个民族的联合国。
    魁北克法裔人一直无法接受这部强加给他们的、带有非常浓厚殖民地色彩的、英国君主立宪的《加拿大宪法》。根据加拿大宪法,加拿大国家的最高元首是英国国王,加拿大人必须永远对他(或者她)效忠。
    即使现在,制宪的权利从英国议会要回,加拿大宪法仍然保留了浓厚殖民地色彩。加拿大最高元首英国女王的地位没有动。1980年代通过的《加拿大宪法》只有联邦其它九个省的签名,魁北克签名的地方至今还是空白。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法裔人和英裔人的地位和对国家的认知差别实在太大,很难说曾经或者说现在是和睦相处的。
    期望你关于魁北克独立的博文
    屏蔽 举报回复
  • 2cents
    昭君,
    It's very hard to find gaps in your repertoire, so I'm pleased that I've been able to fill a small one, haha!
    屏蔽 举报回复
  • 昭君
    Very interesting!! It's reall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e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that is functioning today, has historical footprints behind it.

    I don' t know much about Canada's history, but learned a lot from your articles! Thank you:).
    屏蔽 举报回复
  • 意约
    感谢回复。

    印度人民之民族性,英国人民之民族性及加拿大人民之民族性或非常值得深入感受。在这些方面的深入感受或许对人类和平非常重要。
    屏蔽 举报回复
  • 2cents
    意约,
    再补充一两句:直到现在,加拿大和英国仍旧保持密切的关系(当然和法国的关系一个程度上亦如此),英国女王仍旧是加国元首,安大略省仍旧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的生日,卑诗省的首都是个名为维多利亚的城市。。。
    屏蔽 举报回复
  • 2cents
    意约你好!
    你的观察很准确,这类问题很容易复杂化,我确实有意简化这些讨论。

    对于维多利亚女王为何在黄金时期接受夏洛特镇协议签署者“和平独立“的请求,以下是我很简单的看法:

    那个时期的加拿大英国居民和美国居民有一个重要的差别。美国独立运动的支持者大部分是乘《五月花》船到新大陆的“良知拒绝者”(conscientious objectors),他们是对祖国(尤其是英国贵族)的一些政策有异议的人,而加拿大的英裔领导层是祖国派遣到殖民地“为祖国服务”的英国代表。

    加国国父麦克唐纳说过,“我生为英国人,死也是英国人”(I was born an Englishman, and I shall die an Englishman)。所以加国的独立是在友善,和平的气氛和态度下完成的。

    加国的成立确实是英法两族裔自愿选择的“婚姻”。
    屏蔽 举报回复
  • 意约
    故事太简单,没有解释英国在其黄金时期同意加拿大和平独立之缘由。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