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子

注册日期:2008-07-17
访问总量:583484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不恨凋零却恨开


发表时间:+-

老本喜欢唐诗,尤其喜爱晚唐大诗人杜牧的诗。近日春盛花开,红艳随心翻作浪,又使老本心绪微动,留下亦喜亦惜的感怀:花落花开,春去春回》。老本言道:“古往今来的文人都喜欢写花,最多的有两类,开心得意的时候写花开,叹凤伤麟的时候写花落。。。。其实你得意,失意,春夏秋冬照样轮回,花一样开的。看花,是一种境界。”这道理已经说地如此透彻,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却极难置身于得意失意的轮回之外。杜牧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陕西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父亲杜从郁官至驾部员外郎。杜牧的童年富裕而快乐,他也对自己的家世倍感自豪,所以杜牧年轻时就以公子哥自诩,少年狂傲,一心想成就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

 

文宗大和二年(828),26岁的杜牧进土及第。杜牧在狂喜中写下了心花怒放的七绝《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办酒,却将春色入关来。

 

唐代进士大考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大多于正月在长安应试,偶尔也在东都洛阳举行。进士常考一般录取20-30多人不等。杜牧说得很清楚:大和二年洛阳科考最终录取了33名进士。按规定,这些新及第的进士不仅要再回长安参加各种庆祝答谢活动,而且还要通过吏部的关试才可授官。尽管当时春花尚未开放,但杜牧已然心花怒放,春风满怀驰回长安。真可谓:不是春光,胜似春光,三秦大地西凤香。

 

除了心花怒放之外,杜牧在这里还隐含了另一层意思:虽然已被录取为进士,还需通过吏部考试。所以春花只是含苞,但尚未开放;唐代的文人常常把通过吏部的关试称为‘春色’,杜牧此处也是一语双关,既有衣锦还乡之意,也暗示还要在长安参加人事部的公务员考试。以杜牧的才情和家庭背景,他自然是一次通过吏部考试,被授弘文馆校书郎,也就是史书文献的校对员,从九品上。这官虽小,可标志着杜牧已经成为正式的国家干部了。王昌龄、白居易、元稹、李商隐、朱庆余等也干过这等差事

 

杜牧科举虽然一帆风顺,但其后二十多年仕途不畅,先在扬州、宣州等地当了十年左右的幕府,每天下班后又去青楼卡拉OK,左手一雉鸡,右手一壶酒,浑浑噩噩,不知何处是故乡。杜牧开成四年(839)奉调回京时,半道游水西寺,写下这样的诗句: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游逛了三天,竟然只是迷迷糊糊看到满山盛开着红色和白色的花。你一大才子,就这感受?就是一村姑,也能识得红花和白花来!不是阿杜才情不高,这只能反映出,那时的阿杜是极度的颓废,哪有心情赏花啊!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阿杜虽然当上了五品的地方大员,但四张多的年岁,使他认识到今生的宰相梦是渐去渐远。大中二年(848),杜牧又返京作副厅级的官员。来年科考之后,新进士在大雁塔附近的杏园宴集,就像杜牧当年登科时一样,同喜共贺。就这点儿事,阿杜却在《杏园》里忧郁地写道:

 

夜来微雨洗芳尘,公子骅骝步贴匀。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那倒也是,人的脑袋都变成了杏花小和尚,杏林岂有不憔悴之理!问题是,当年阿杜在“秦地少年多办酒”时,八成也是一‘杏花公子’,兴许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杜老爷得了忧郁症,看什么到不顺眼了。抛开这些不说,“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倒是把忧郁、惜花、伤情集于一体,如此精美之作肯定不是半醒半醉时所为之。

 

离京20年,人老了,世道也变了,代沟也越来越深,阿杜也不大适应京城的生活了。大中四年(850),杜牧主动要求外放湖州。在那里,杜牧与秀才严恽成了诗文酒友。严恽曾经屡试不第,一生很不得意,他写了一首七绝《落花》: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这最后两句失落惆怅、哀怨凄美,堪为遣怀之佳句。只可惜严秀才人轻言微,千百年来,知之者甚少。即使如我这等故作风雅之辈,也只是通过杜牧《和严恽秀才落花》才识得朴玉: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此时的杜牧不仅知道自己升迁的希望渺茫,而且预感他的大限也将至,所以他比严秀才更为悲伤。他不为凋零的鲜花叹息,反而怨恨盛开的花朵。道理也对,没有花似锦,何来花凋零?不过这也有些太霸道,世间万物,自有因果轮回,岂能以一人之兴而更张乎?不过,这也是风流才子另一种变相的轻狂高傲吧!也亏得阿杜身有傲骨,要不然也没有“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的佳句供后人惊叹!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中五年(851),同年秋天杜牧再次回京任职,次年升迁中书舍人(五品上),相当于现今的国务院秘书局局长。几个月后,杜牧病逝,终年五十岁。

 

浏览(1339)
thumb_up(0)
评论(5)
  • 当前共有5条评论
  • 南星子
    谢潜兄鼓励支持。只是今后一段时间会很忙,何时才能答复潜兄?不是在此时,不只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澳洲)冬季。嘿嘿。。。,齐秦的这首歌不错。多保重!
    屏蔽 举报回复
  • 核潜艇
    多谢南星提醒,好象我记得有人对《山行》出自于杜牧的真实性有过议论,当时我没太在意。我对唐诗宋词基本是吟咏欣赏,研究和考证上面没花过什么功夫。我希望能早日拜读你这方面的大作。
    屏蔽 举报回复
  • 南星子
    山兄弟好。杜牧终年50,李商隐不到46。人生苦短,更经不住自己瞎折腾。要自我珍重啊!

    潜兄:这段时间一直在赶deadlines,昨晚赶完两趟活,胡写几句换换脑筋而已。《山行》是首好诗,但不能完全肯定是杜牧所写,因为这首诗并没有收集到由杜牧外甥编辑的《樊川文集》里。以后有时间的话,也许还会写写这事。
    屏蔽 举报回复
  • 核潜艇
    南星,

    欣读大作,用杜牧自己的诗来描绘他一生宦海起伏跌宕,剖析入理,丝丝紧扣,用词用句风趣。人嘛,不能强求,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诗人较常人更甚。不过,高昂或低潮过后,归于平静,杜牧还是比较理性的,此时写出的好诗更让人吟咏不止,千年流传。我很喜欢他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尤其最后一句是千古绝句,没有经过长期生活磨难历练,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的。说来也怪,古代诗人之中大抵没几个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是顺畅的,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写出好诗妙词。否则,也只能出些无病呻吟的浅薄之作。
    屏蔽 举报回复
  • 山哥
    南兄:杜牧壮年早逝,太可惜了。。。
    屏蔽 举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