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之旅(2) -- 古城 Efes以弗所
古城Ephesus位於 River Cayster 在愛琴海的入海口處,以祭祀古希臘神話中的狩獵女神廟Temple of Artemis聞名於世,羅馬帝國時代曾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大約在西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愛琴海沿岸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興建。愛奧尼亞人在首領安德洛克勒斯(Androkles)率領下,從希臘中部遷居安納托利亞西部沿海地區,徵詢賢哲意見後,定都以弗所,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廣泛採用柱式架構,配以大量雕塑和壁畫,愛奧尼亞式建築由此得名,並成為古希臘五種建築風格之一。
http://www.turkeytravelcompany.com/tour-maps/gallipoli-and-troy_ephesus_pamukkale_map.html
就在地圖左下角土耳其之旅(1) -- 聖母瑪利亞之家的附近,以聖母瑪利亞像為地標
http://www.flickr.com/photos/goomeow/33203707/
西元前9世紀已建立,關於 Ephesus (Efes) 城的建立有個粉可愛的傳說,雅典國王Codrus的兒子 Androclus想找個地方建城得到個「神諭」說:"選擇由魚和野豬指示的地點 Choose the site indicated by the fish and the boar."。當他抵艾菲索斯紮營烤魚充飢時,一隻著火的魚掙扎跳進旁邊的灌木中,樹叢著火,造成原本躲在樹叢中的野豬為為逃避祝融而現身。王子想起了神諭,魚跟豬~魚跟豬~原來真有這個地方,於是眾夥就在此定居,建城Ephesus。
西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揮師征服安納托利亞,刺激了以弗所城的商業,其部將利希馬科斯(Lysimachos)駐守該城,頒布鼓勵貿易的法令,使該城成為愛琴海東岸的貿易中心,同時沿城周邊地帶興建防禦工事,城內面積達九平方公里。在這個時期,城內第一次擁有了劇場、賽跑場和競技場。
http://www.dailyistanbultours.com/default.asp?pid=15&lng=2
西元17年,Ephesus毀於大地震。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略(Tiberius),下令重建。哈德良(Hadrian)時期,城區主要建築的風格由希臘特色轉變為羅馬特色。由於耶穌的母親瑪利亞選擇在以弗所旁邊的夜鶯山安度晚年,故基督教被引入該城。
西元614年,地震毀壞了部分城市。 隨著附近Cayster River改變河道,港口漸漸淤塞,商業活動減少,Ephesus也日趨衰落而漸被棄置退出歷史舞台,20世紀初才陸續挖出。作為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古希臘羅馬城市遺址,Ephesus 雖然至今只挖掘展出了一小部分,目前的以弗所古城遺址呈西北-東南走向,總長約
http://www.ephesustravel.com/Ephesus_Basalica_Of_St_John_And_Temple_Of_Artemis_Tour.php
從上圖最右東邊的入口進去,首先看到的是標記2- The Varius Baths。典型的羅馬澡堂,有三溫暖設施,cold room、hot room以及tepid room;冷的、熱的還有溫的。而且,這個區域不是一般百姓居住的區域,是高層人士才能來的。
http://houseofvirginmary.net/tag/brothel
4- Basilica
5- Odeon, Bouleuterion
另一旁是Odeon小型的音樂廳劇場。
為羅馬式音樂廳,建於西元 2 世紀中葉,看臺後方有高牆、兩側有拱門入口,看臺和舞臺間有供樂團演奏的半圓形空間等設計, Ephesus有兩個半圓型羅馬音樂廳,這個較小約可容納1400人
http://ephesuskusadasitour.com/index.php?page=agoraup.php
音樂廳旁是Ephesus政治中心Prytaneion,議事廳。
市政廳建造日期可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廳內原分為幾個不同的辦公室,飾以黑、白大理石,每個廳裏的神龕置有女神赫斯提雅,中庭則放著豐饒女神阿特美(羅馬人稱雅典娜)的雕像,並曾有一座長明不熄的火苗象徵城市精神,不幸這些毀於四世紀末。這裡成為觀察希臘建築樣式的好地方,可以看到Doric、Ionic、Corinthian等三種不同形式的「柱頭」。
http://albertis-window.blogspot.com/2009_08_01_archive.html
http://cruises.about.com/od/mediterraneancruisephotos/ig/Ephesus-Turkey/Ephesus033.htm
曾燃燒長達百年的城市之光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1094821.html
Nike 女神
在市政府對面,是在希臘神話中泰坦巨神 Pallas 和海洋女神 Styx 的女兒 ,長著翅膀的Nike 女神雕像,一手握著代表勝利的桂冠,一手握著橄欖枝,代表力量, 速度與勝利的女神, 而在她的左下方有個勾勾的形狀, 世界著名的邉悠放? Nike即是從這兒得到靈感 。
NIKE 是個再熟悉不過的美國品牌。 1971年Blue Ribbon Sports (BRS)藍帶體育用品公司的創辦人菲爾·奈特(Phil Knight)為了拓展其亞洲市場,改善公司的形象,決定為公司改名。老闆提出以“六度空間”為名,但被公司職員否定。最後老闆便要求職員在規定期限之前提出一個更好的名字,否則就堅持以“六度空間”為名,而這個期限只有12個鐘頭。全公司惟一的一個全職職員———傑夫·約翰遜,利用兩地的時差,拖延3個鐘頭,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地想,但是進展並不大。累得打起了瞌睡,喜愛古希臘文學的傑夫在夢裡遇到了古希臘傳說中掌握勝利的女神nike,夢境中女神給他帶來了靈感,於是他提出以Nike作為藍帶公司的新名字,得到老闆的認可。 1978年,公司銷售額突破1億美元以後,藍帶體育公司才正式更名為耐克公司,而這個名字,今天則已成為億萬資產的代名詞。
極少有人不認識 Nike那個 swoosh “勾” 狀logo,
http://en.wikipedia.org/wiki/Swoosh
http://www.ephesus.information-center.name/ephesus-with-pictures/
The Gate of Heracles
就在勝利女神巨大的石雕身後,在踏入Curetes Street街的入口之前的一座門,建於西元 2 世紀。西元 4 世紀一場大地震,只殘留守護著克雷提亞大道入口的門柱,上面刻著大力士 Hercules 擒服刀槍不入的巨獅奈邁阿(Nemea)的雕像。至此(赫丘力斯之門),是行政區域和平民老百姓生活範圍的分野。往下,在過了赫丘力斯之門的不遠處,是當時的『豪宅區』…
Memmius monument 曼紐斯紀念碑
Memmius是西元前 86 年在位的羅馬皇帝 Sulla 的孫子,也是 Ephesus 城水道橋的建造人,為著名的建築師. Ephesus人曾協助鄰近的 Pontus 王國抵抗羅馬的侵略,然而 Pontus 戰勝羅馬後卻屠殺 80000 個 Ephesus 人, 為紀念此一悲慘的屠城事件而建造這作紀念碑。
Kurets Street ,這條城市的主要大道街長520公尺,由大理石鋪設而成,兩側曾佈滿衙門,神廟,豪宅,澡堂,商舖和噴泉,繁華無比。大理石路的盡頭就是是當時的第三大圖書館 Celsus 圖書館。
沿Kurets Street上最美的神廟,建於138AD,是典型的科林斯式神廟,精美的雕飾佈滿柱頭,連梁以及山牆。以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之名命名。這個神廟也被作為土裡其的20元新里拉(或2千萬舊里拉)紙鈔背面的圖案。在豪宅區的對面步道旁的哈德良神廟,雕飾精美的拱形門楣上刻著的是希臘神話中代表正義命邅K化身為艾菲索斯的守護神泰姬(Tyche)女神。 內牆正面的雕像是看到的人會變成石頭的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取其強悍特質來保護此廟。
http://www.8ok.com/bbs/200806/travel/33751.shtml
Traian Fountain ,建於102-104AD,以國王Traian名字命名。
其實這是兩千年前羅馬公共廁所的遺跡,據說"房"中央頭的框框是個演奏廳以減少與地心吸力有關的聲響,四周圍著四十一座排排座的男馬桶,底下是排水良好的地下水道,據說當年邊如廁或洗澡邊聊天,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更有趣的是,據說這座公廁當時主要是為了替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皮革廠收集尿液而建的:拿這些尿酸去處理羊皮!
Kurets Street 的盡頭,便是古城著名的地標 The Liabrary of Celsus 。
它曾是當時世界上第三大圖書館藏書 12,000-15,000 卷。建於公元二世紀,是當時一名羅馬將領紀念他的父親「塞爾瑟斯Celsus」所蓋的,由古羅馬建築師 Vitruoya 設計,始建於
圖書館的現狀大部份是用考古掘出來的殘片就地重建的,兩層樓的建築,內部則徒留四壁,底部為石材,上半則為磚造,大門皆為石造,分上下兩層。
正面的牌樓是希臘科林斯式的柱頭石柱,一樓部分總計是八根石柱,每兩根石柱與後方牆面撐起一個四方壁龕,壁龕中各陳置一座雕像的複製品,分別是善良Goodness/Arete、思想 Thought/Ennoia、知識 Knowledge/Episteme、智慧Wisdom/Sophia。目前這四座雕像流落在奧地利的博物館。
同時外牆採用雙層中空牆,具有隔熱保溫功能;兩層高豎向回型連通的門廊立柱,除美學和結構功能外,還增強自然通風;相傳有一個地下通道可以從圖書館通向旁邊的妓院, 所以當時的男人可以藉口去做學問然後…….
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927753.html
圖書館後面的密道
http://www.8ok.com/bbs/200806/travel/33751.shtml
西元43年左右,由城中富豪MAZAEUS和MITHRIDATES所建,為了獻給AUGUSTUS和他的女婿AGRIPPA。門以捐建者的名字命名,左邊是MAZAEUS Gate,左邊是MITHRIDATES Gate,穿過此門就是市集所在地。
http://www.8ok.com/bbs/200806/travel/33751.shtml
在 Kurets Street 右側的山坡上,發掘出二座依山而建的古羅馬貴族的公寓式大型豪宅,堪稱 Condominium 始祖。目前正在修復的豪宅 Terrace House #2 ,建築面積達
http://www.8ok.com/bbs/200806/travel/33751.shtml
平面圖,一種顏色代表一戶,最北面溗{色的則是沿街商舖/店面。
一房間內牆上精美的壁畫和地面的馬賽克拼圖
經過塞爾瑟斯圖書館,就是安哥拉大街了,大理石鋪成的寬闊馬路,兩旁商店林立,尤其是馬路右邊,更是精品區,是貴族消費的地方。
遊客到此,會在大理石板路上發現一些圖像:一個左腳腳印、一個女人的頭像、一顆心、還有錢幣。號稱是世界上最早的廣告招牌指標 (如果你的腳和地上的腳印差不多,就表示成年了,那麼往左去, 只要有錢, 就有甜心等你ㄛ~~ )......原來世上最早的廣告素色情廣告…..
The Grand Theatre
以弗所最後一個地標是一座保存相當完整的羅馬劇院, 依著皮昂山(Mount Pion)開鑿而成,經過羅馬統治數百年間不斷增建(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二世紀),才達到今日規模,可容納 25,000 人, 由看臺後方有高牆、兩側有入口,看臺與舞台間有供樂團演奏的半圓形空間等設計,斜度不超過180度,可斷定此處為羅馬式建築。
劇場(Theatre)由古希臘文Theastha而來,原義為「去看」、「去觀察」,古希臘與古羅馬的露天劇場有著不同的風貌出現,其差異分述如下:
古希臘與古羅馬露天劇場的不同
一、構造:古希臘劇場依山坡地形而建成,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而羅馬劇場則是獨立興建的建築。
二、觀眾席(Auditorium):古希臘觀眾席超過半圓形、上端座位較下方座席陡而形成碗狀,觀眾都可面對表表演者;古羅馬觀眾席為半圓形,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到後期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所以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古羅馬劇場在平地上建造,一般來說座位數比古希臘劇場少。
三、舞台:古羅馬有人與獸鬥,舞台高起,觀眾席被疊高與舞台有一定的距離與防護牆以保護觀眾。
完美的聲學原理的應用和設計,觀眾即時在最後最高的一排,也能清楚聽見劇場舞台中人們的談話。這位導遊當場表演了一場演講, 沒有麥克風, 可也字字清晰的傳遍整個劇場, 偶也不客氣的當場還以如雷的掌聲。
現在這個大劇場不久前仍然在使用,Rolling Stones等搖滾樂團都在這辦過演唱會喔!只是不久前這位導遊上方的觀眾席坍塌, 才讓這耶穌的使徒保羅曾經在這個大劇院中發表言論、傳教佈道的劇場退出演出的舞台。
Arcadiana海港大道,以前路的盡頭就是港口,如今海岸線已經離此地五公里遠。以弗所本來是靠海的大城,貿易繁榮,商旅在這裡上岸。過了兩千年,如今海岸線撤退許多,今天反而看不到海港了。據說就是埃及豔後克裡奧佩特拉第一次踏上歐洲領土的地方, 當時羅馬執政官安東尼在此處迎接率200艘大船而來的克裡奧佩特拉, 同時也上演了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艷遇。
Introduction to the Church at
參考資料:
http://www.8ok.com/bbs/200806/travel/33751.shtml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E0013/171874/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