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旧事——兼怀刀锋兄
《忆留园旧事——兼怀刀锋兄》在留园停留了几年,写了不少自认不错的文章和诗词,也结识了一些朋友,心情挺愉快!当时承刀锋兄极力推荐,我一度在那里顺风顺水,不能说独领风骚,但自我感觉不错,写政论文章高屋建瓴,思路顺畅,总有指点江山、建言社稷的豪情。很大程度上也是感谢刀锋兄的赏识照应,总想以写文章来作为回报。这与文学城的经历截然不同。在那里坛主就是爷,写手们不能显露丝毫个性,必须避免是非,不声不响逆来顺受的样子,才能生存,否则很容易就被版主削,遭遇封杀。本人在时事坛里发表政论,总有人留言阴阳怪气,出口伤人,寻衅滋事,而且文学城的规矩是不能拉黑任何人,也无权删掉任何留言,因而在气愤之余忍不住,反击回骂,被恶霸版主先后封了三个号,到现在还不能用,真是无处说理。
在网络中人人嬉笑怒骂,无所顾忌,往往都以假面示人,很难产生什么友情。可是留园的刀锋兄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似乎具有与人深入互动、直达人心的能力,透过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判断对方的基本趋向,展现出善意,将关系导入良性互动,以此来激励人们参与写文活动,自觉推动网站发展。虽然网上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利害关系,但识人敬人,体现在推荐文章、留言热情洋溢等细节上,从而拉近感情,感受善意,总觉得受人恩惠,发奋图强的自我推动力。
几年下来,与刀锋兄及其他网友相处愉快,定期发表文章,联络感情。记得刀锋兄曾感染新冠,几天没来,大家都觉得挺闷,于是我写了一首《虞美人》,来表达关心和支持:
欲称王霸中原主,三顾茅庐处。 周公吐哺众归心,长使英雄洒泪共沾襟。
金牌十道朱仙镇,空叹刀锋刃。 梦回吹角鼓连声,又见将军升帐点雄兵。
这个金牌十道的典故起自当年岳家军打到朱仙镇,被秦桧、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从而放弃直捣黄龙的机会,不得已黯然回京的典故,在此来烘托刀兄的英雄气概,当然不存在什么金牌召回等情节,只是写诗顺手拈来,表达情感,图个得意快活。记得当初应刀兄邀请,还专门写过一阕《水调歌头》庆祝留园体制改革五周年,做了一回歌功颂德、书写宏大叙事的胡锡进。可惜如今网站被封,原作取不出来,我也记不全了,只好以后再补。
我觉得刀锋兄就是留园的台柱子。刀兄在,则大多数大V乐于留在留园,并且定期写文章。但像刀兄那样全身心扑在网站上,不断开辟新栏目,亲手写大量原创文章,推送各种新闻消息,并且在短时间内就把点击推到前列,这并非容易的事。家里的事顾不上不说,首先身体是吃不消。长期久坐,三高、颈椎、膝盖等等都会出毛病,所以我估计他总有一天会离开——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谁也干不长。
果然有一天,刀兄突然退出留园,不知去向。有人说是身体或家庭出了状况,有人说是跟老板闹翻了,传闻不一而足。当时为了表达心情,曾写了一首七律:
万里征途人未还,渔阳鼙鼓动边关。
十年博论激扬处,五载纵横经略间。
慧眼军神平寇易,鞠躬丞相治国难。
韩公上表谏佛骨,身贬换来天下安。
博论、纵横均是刀兄创立的栏目,是留园的主力板块;他也自称军神,时常写一些军事有关的博文。当时猜测他有可能为网站的事犯颜直谏,被迫出走,因而有这样的悲愤基调。
时间久了,就发现没了刀兄的留园真是乏善可陈。大家写文的心冷了下来,变得有一搭没一搭;编辑推送似乎也失去了方向,彼此之间原来的阵营圈子感逐渐淡漠,慢慢就显露出群龙无首的样子;董事会渐渐成了一盘散沙,总有一两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借机活跃,搞点党同伐异的小动作。这让人觉得很没意思,陆陆续续开始有人离开。
不过后来刀兄终于又回归了!当时得知消息我很兴奋,当即写了一首七律相迎:
北风吹送雪徘徊,蓑笠渔翁隐钓台。
江上忽闻仙笛曲,雾中疑是小瑜来。
知君济世有长策,推背吟诗亦大才。
下马道旁施礼问,左思三赋怎当裁?
这个小瑜就是指的刀锋。因为刀兄还有一个笔名叫周小瑜。左思,西晋文学家,他辞藻华丽,写出《三都赋》,引起轰动,也就是“洛阳纸贵”的成语出处。“左思三赋怎当裁?”,唐诗有“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的诗句;问他左思的三都赋如何修改,可见来者不凡,才气横溢。以此来比喻刀兄。诗词嘛,就应天马行空,驰骋在想象的田野上。希望以此来庆祝刀兄回归,送上祝福。
今天留园突然被攻击,全网关闭,虽然不知具体原因,但猜测应是习主席外交政策举棋不定,外部政治风向变化太大,留园夹在中间左右不是,迷失了办站的总方向,在如火如荼的海外听床运动中失之交臂,没有抓住机会,因而失去了大量读者。主办者心灰意冷,借口网攻,退出江湖,留下一地鸡毛。不知刀兄如今是否还在某个角落默默耕耘。如果将来他能重回留园,我还是愿意回去帮他重整河山——管他什么五毛战狼,还是民运听床,哥们义气最重要,为朋友两肋插刀,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