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愚蠢,大康的恶毒
从"群龙无首,作鸟兽散"/"乌合之众"/"树倒猢狲散"等中国成语,就能看出人们对"大众愚蠢"的这一普遍天然特征的认知。然而,这里所说的民众的愚蠢,不是指智力缺陷,而是被特定思维方式支配时的具体表现。
正是利用这种愚蠢,川普在202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同样利用这种愚蠢,新西兰的大康在 YouTube 上谋得一份生计。
1
对许多海外华人和大康而言, "恨中共 / 让习近平难受"几乎成了判断针对中国是非的唯一标准。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们这种扭曲的思维能力,正是中共教育的结果。它不仅强迫人们去相信本不可能相信的东西,更严重的是,它摧毁或剥夺了人们最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这样的教育导致两种思维方式:
"跟党走,党说的一切都是对的";
"不跟党走,只要反共就是[一白遮百丑]的正确"。
这两种极端思维逻辑,特别是后者,成为海外华人群体中最普遍的思维模式,让思维能力欠缺的大康在 YouTube 上尽情展示自己摆拍的"勇敢和正义"。
2
在这种教育下形成的简单而愚蠢的判断标准,使得部分美国华人,在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暴乱事件后,依然支持并帮助川普在2024年再次当选美国总统。他们因此被贴上"川粉"的标签。
川普在第一任期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令习近平一度陷入被动,让美国华人川粉极为受用,并认定川普是唯一对华强硬的美国政客。他们既看不到川普之前奥巴马八年的铺垫,也无视川普第一任期后拜登四年对中国全面围堵的成效,甚至有人抛出"川普是商人"的论调,得出"因为是商人,川普就可能甚至一定会反对中共"的荒谬结论。
以"是否反中共 / 是否让习近平难受"作为唯一或主要判断是非标准的思维,实质是"恨中共胜于爱美国"的思维表现。这样的思维方式在美国的华人中普遍存在,而新西兰的大康,则是借助这种愚蠢做节目,与思维方式类似的大批中国海内外观众一拍即合。每当认定"习近平又被打脸"后,大康就会与观众们一同沉浸在"反共取得巨大胜利"那片刻且廉价的欢乐之中。
事实是,维护和提升美国利益,才应是选举美国总统的首要标准。大康不是美国人,他不在乎美国利益,只要能让习近平难堪他就高兴 --- 占顺手便宜,是大康这种北京市民的特点,到了新西兰也改不了;而那些美国的华人川粉,在2024年大选时,则愚蠢地把自己应有的责任放错了位置。结果,川普上任十个月以来的决定和行动,不论是反共还是媚习,或与中国没有直接关系,大都不仅没有削弱中国,更糟糕的,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和声望。
3
"选错了人,下次还有机会再选其他人"的奢侈,让民主体制下选民缺乏"背水一战"的紧迫感,因而多不会认真对待眼前的选择, 这是人的天性。若自由恋爱的婚姻只允许一次,再多就是抓阄配对,敢闪婚的人就会大大减少。而当选出的政客表现不如意时,选民大多只会抱怨政客无能,不会反省自己当初支持这位政客的责任,所以,婚姻失败定都是对方的错。
在川普再次当选后,除了部分睁着说瞎话地坚持自己错误选择的华人川粉外,一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他们多会用"他很让我失望,很痛心"这种"恨铁不成钢"的说辞来搪塞自己的错误,把责任摔给川普;而那些原本持有"川普是商人就会反共"观点的人,面对这个不反共的商人,则会亮出"我早就知道,商人就是见利忘义"那先知后觉的反诸葛亮智慧,来推卸所有的责任。
实际上,选民不会立刻受到直接且实际可见的惩罚,如超速驾驶吃到的那张罚单,让他们少了自我反省/自我更正的动力,从而在每次选举中总是以同样的心态/角度/眼光去鉴别待选的政客。民主制度中"选民投票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既是对大众政治权力的尊重和保护,也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人性中自私、自恋、懒惰与不愿负责的特点。这一类似"姑息养奸"的特征,是民主制度最大的缺陷之一。因为来自人性,这一缺陷就成为民主制度中无法克服的一个天然属性。于是,2024年11月初,川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4
上任10个月后, 川普的民众支持率从当选时的接近50%下降到了当前的40%以下,表明包括华人川粉在内的很多美国MAGA选民,正在把造成美国当前混乱的责任一股脑推给川普。他们这种"都是川普的错"的做法,让人忍不住替川普打抱不平。
川普本就是个橘子,但一些选民误以为他是个苹果,另一些选民则认为他是个日后会变成苹果的特别橘子,便付钱买回了家。一年后,有人开始抱怨,"怎么是个橘子? 你怎么不是苹果?" 另一些人更理直气壮,"当初知道你是橘子,但你怎么能不变成苹果?" 橘子是橘子,不是橘子的错; 把橘子误认为苹果,或认定橘子日后会变成苹果,是人的妄想。
5
人在新西兰的大康,看着川普治下的美国遭受磨难,幸灾乐祸地说道,"美国,你也有今天!"
且不说"美国有今天"一定是习近平欣然笑纳的躺赢,大康这一恶毒的喧嚣应该是习近平欢快的心声,只说大康这 "气人有,笑人无"的北京市井扭曲心态, 就比旮旯处发了霉的烂苹果还令人厌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