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风云录(前篇十一)
王华,刘湛,王昙首,殷景仁四人同在刘宋担任侍中,才能识见,都是当时朝中最杰出的。皇上刘义隆曾经与他们四人在合殿宴饮,心情非常愉快。宴会散席后,四人出殿,皇上目送他们出殿,叹息说:“此四贤,乃一时之才俊,如今得以共同为我所用,只恐怕后世再难以继续这样的局面了。”
黄门侍郎谢弘微也是皇上所倚重的人,当时与王华等上述四人一同,号称“五臣”。谢弘微思虑缜密,谨言慎行,只在适宜的时候才说话,平时在婢仆下人面前不苟言笑,所以家中尊卑大小,都敬他如神。
皇上要封赏王昙首,王华等人,抚触着御床说:“此坐若非卿兄弟,不会有今天。”然后拿出封赏诏书给他们看。王昙首坚决辞谢说:“近日之事,赖陛下英明,罪人们(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罪有应得受到惩罚,臣等岂可因为国家的灾害而获得好处呢!”皇上这才停止了封赏。
北魏国主拓跋焘下诏询问公卿:“现在应当出兵,赫连,蠕蠕(柔然),先打哪国?”长孙嵩,长孙翰,奚斤都说:“赫连土著,未能为患。不如先伐蠕蠕,如果追赶得上,可以大有斩获;追不上,也可以到阴山打猎,猎取禽兽皮角以充实军用。”太常崔浩说:“蠕蠕游牧,鸟集兽逃,往来行踪飘忽不定,举大军追之则不能及,轻兵追之又不足以制敌。赫连氏土地不过千里,政治刑法残酷暴虐,人神共弃,应该先攻伐赫连。”尚书刘絜,武京侯安原则主张先伐燕国。于是,魏主拓跋焘从云中向西巡视到五原,在阴山打猎,东到和兜山;八月,回到平城。
魏主拓跋焘听闻胡夏国夏世祖赫连勃勃死去,几个儿子相互争位厮杀,国人不安,打算出兵讨伐。长孙嵩等人说:“彼方如果守城,以逸待劳,蠕蠕的大檀听闻消息,如果乘虚入寇我国,此乃危险之道。”崔浩说:“往年以来,荧惑两次守心(中国古代占星学上的一种大凶天象),占卜秦会亡国;今年,金木水土火五星同时出东方,有利于西伐,天人相应,机不可失。”长孙嵩固执争辩,魏主大怒,指责长孙嵩为官贪污,命令武士辱打他。于是派遣司空奚斤统兵四万五千袭击蒲阪,宋兵将军周几率领一万兵士袭击陕城,让河东太守薛谨做向导。
魏主打算让中书博士李顺总领先锋部队,向崔浩征询意见,崔浩说:“李顺确有谋略,但臣与他家通婚,深知他性格果断不慎于进退,不可完全委任于他。”魏主于是停止任命李顺。李顺与崔浩从此结下梁子有了嫌隙。
魏主走到君子津,正遇上天气暴寒,结冰,426年,十一月,戊寅日(初三)魏主率领轻骑兵二万人渡过黄河袭击胡夏统万城。壬午日(初七),冬至,夏主赫连昌正在宴会群臣,魏军突然杀到,群臣上下惊慌。魏主拓跋焘军在黑水,距离统万城三十多里。夏主出城作战失败,退回城内。城门尚未来得及关闭,魏将内三郎豆代田率军乘胜冲入西宫,焚烧西门;夏主关闭宫门,豆代田越墙而出。魏主封豆代田为勇武将军。魏军当夜驻扎在城北,癸未日(初八),分兵四处掠夺,杀掉几万人,抢到牛马十多万头。魏主对诸将说:“统万城尚未可得,他年当与卿等取之。”于是迁走夏民一万多家返回北魏。
夏国的弘农太守曹达听闻魏军宋兵将军周几将要来到,不战而逃;魏军乘胜长驱直入,追入三辅。正好此时宋兵将军周几死在军中,胡夏蒲阪守将东平公乙斗听说魏将奚斤率兵将到,惊恐害怕,赶紧派使者到统万城告急,要求援军。使者到达统万城时,魏主军已经包围统万城,使者于是返回告诉东平公乙斗说:“统万已败矣。”乙斗害怕,弃城向西奔逃到长安,魏将奚斤于是不战而占领了蒲阪。夏主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助兴先守长安,东平公乙斗逃来长安后,和赫连助兴又一起放弃长安,向西奔逃到安定。十二月,北魏司空奚斤进入长安,秦州,雍州的氐族羌族都向奚斤投降。河西王沮渠蒙逊和氐王杨玄听到消息后,也都派遣使者向北魏归附。
徐羡之兄长的儿子徐佩之在徐羡之受诛杀时并未受到牵连,但此人一向不安分守己,聚集了同党一百余人,计划于明年正月初一朝会时在殿中作乱,计划败露,壬戌日(十七日),被收押斩首。
427年,正月,乙酉日(十一日),魏主拓跋焘回到平城。从统万城强制迁徙的胡夏民众很多都在路途中死去。抵达平城的只有十之六七。
乙亥日(二十五日),夏主赫连昌派平原公定率兵二万奔赴之前丢失了的长安。魏主拓跋焘得知消息后,就在阴山砍伐木材,制造攻城器械,计划再次讨伐夏国。
二月,己巳日(二十五日),南宋皇帝刘义隆前往拜谒京陵。当初,高祖刘裕显贵后,叫人收藏他从前低贱时候的耕田农具打算流传给子孙,让他们不忘本。皇帝刘义隆到京口故宫,看到父亲当年留下的农具,脸露惭愧颜色。近侍趋步向前说:“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能知道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