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夫话室

注册日期:2022-05-12
访问总量:2785012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与他们的爷爷辈相比,现在的日本人变了吗?


发表时间:+-

当今的日本,经济发达、生活富足、秩序井然、百姓安逸、彬彬有礼,是不少人心目中理想的国度;百年前的中国,国力羸弱、内忧外患,受尽凌辱。其中给中国人造成最大创伤的非日本人莫属。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直到今日,只要一提“鬼子”二字,是个中国人,都知道,指的就是 – 日本人。

 

打个比方,如果今日的日本和日本人,面对的一衣带水的邻国中国,如果还是百年前那个样子,穷困、一盘散沙、军队不堪一击,日本人如果没有外力的约束,将会怎么做?扶困济贫、共同富裕;还是像百年前一样,趁机攻入,再来个甲午海战、南京大屠杀?

 

我的感觉是,现在的日本人,与他们的爷爷辈相比,并未改变,日本,还是那个日本,如果给他机会,它完全可能旧态复萌。

 

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其实中国人没改,日本人也没改。

 

1.为何说日本人没有改变?

 

117,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针对议员的询问时提到:

 

如果中国对台湾动用战舰,采取海上封锁等行动,在某些状况下,日本可能认定为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能采取武力行动。

 

存亡危机这词不陌生,九一八等事变、卢沟桥事变时,日本人就用过。

 

高市还声称,如果台湾有事进入严峻局面,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

 

高市早苗面对国内外排山倒海似的压力,仍拒绝收回涉台言论,意味着什么?

 

再看日本的民意。

 

据共同社于本月15日和16日实施的全国电话舆论调查显示,高市内阁的支持率为69.9%,比10月份的上次调查上升了5.5个百分点。不支持率为16.5%。

 

报导指,鉴于高市在国会答辩中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调查中询问了受访者是否赞成,结果显示,“赞成”加上“倾向于赞成”占比48.8%,表示“反对”的占44.2%。对于高市提出的增加防卫费以强化防卫力的方针,60.4%的受访者表示“赞成”,34.7%的受访者表示“反对”。

 

这就意味着,一旦中日开战,即便今日的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还将会有70%的日本人支持。如果开战能得到以往一样丰厚的收益,相信支持的人还会增多。

 

日本人变了吗?没有。

 

2.日本的特点

 

菊与刀.JPG

菊与刀2.JPG


有一本经典作品,名为《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Patterns of Japanese Culture),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撰写。该书于1946年首次出版,旨在分析和描绘日本文化的基本模式,特别是探讨日本国民性格中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象征唯美与和平的“菊”和象征尚武与侵略的“刀”。 

 

书中对日本人的性格特征做了一点经典描述: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

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

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

极度顽固死板又极度灵活善变

极度恭顺又极度讨厌被使唤

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

极度勇敢而又极度胆小

极度保守而又极度喜欢新事物”

 

这个片段将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却又使其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也就形成了典型的日本性格。

 

就如书名一样,代表着日本天皇族徽以及美学的“菊”与代表着日本武士文化及暴力的“刀”,两个本来相互矛盾、极其不和谐,但在日本,他却成为了和谐的整体,构成了日本这幅“画”的组成部分。

 

正如书中所说,“人正是在日常细节中学习的”,这本书通过很多细节解答了有关日本及日本人的不少疑惑。

 

现在日本人给人的彬彬有礼和温良恭俭让印象不假,确实是日本人的特征,但千万别忘了他们的另一面,他们是南京大屠杀、731的制造者,给他们机会,他们完全可能再复制一个出来。

 

欧洲的德国其实与日本也很类似。所以千万不要给他们拥核及联合国入常的机会,让他们永远温良恭俭让下去。

 


浏览(81)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