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灵: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轮回》节选
2023年6月27日
我给你们解释哪一部经典,每一句话什么意思。那个是一条路,叫“理入”,达摩讲过嘛,修行的话就是一个叫“理入”,一个叫“事入”;一个是“所知障”,一个是“烦恼障”。
理入,就要学习那种大乘经典,这个过程我大概走了十几年的时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他对人破除这种观念,对于人内在认知世界的角度有作用,但是它对于去除烦恼障的力量很小。
佛法是个实证的过程。
人为什么要修行?修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修行的目的何在?
这是每一个真正渴望修行的人,首先要搞懂的一个基础的道理——人为什么要修行。因为人是活着的“死人”,因为人生是一种病态,因为人生脱离不了生老死苦,人生充满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这种灾难。那么佛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
在觉悟者的眼中看人生,它就是一场真正的梦境。但是能看到梦境的人,他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脱离梦境了,脱离梦境的人,我们把他称为“觉悟者”。
但是觉悟他是有次第的,他就像台阶一样,一层一层的,到了八地以上称为“觉悟者”,到了十地以上称为“佛”,大菩萨就像观世音啊,大势至啊,普贤王啊,文殊啊,那个都是佛。
而如来呢,祂是不可成就的,如来本身是没有任何成就的,祂是既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祂是无生无灭,当下的圆满。
道教里面有一句话,就是“道无需求,道自然来”。就说你不需要向外去求道,道本身就会来找你,“无为”是道法。
那么在佛法里面讲的是“心外无物”,就是一切都是在自己本心当中具足的,佛不是通过修行而成就的,修行只是为了去除那些不属于原本面目的杂质,这个称为“修行”。
我们都是病人,我们这个疾病的状态,就是有我们的意识,有我们的情感,有我们的体验,有我们的心识,这都是一种病态。
那么病态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们会生病,我们会死亡,死亡是这个疾病的最终的结果,所以说有生必有死,有我就会有我的世界,这个就叫“二元对论”——我与我所。
那么修行的过程就是一个在自己的身心内,觉醒生命本来面目的过程,这个称为“修行”。
像所有的经典,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他们都讲过一个观念,什么观念呢?
宇宙在你身心内在,真理在你身心内在,我们要向内在去觉察到、发掘出先天的永恒不灭的那个实相。
那个地方,西方的宗教把祂称为“天堂”,东方那些圣者把祂称为,如来的这个“本来面目”,真理实际上只有一个的。
人类很愚痴啊,因为人类的心量很小。
人之所以称为“人”啊,是因为你的心啊,你心灵的这种思虑心、思量心,坚定地认为这具身体就是你自己,坚定地认为你的情感就是你自己,坚定地认为你的意识就是你自己。
就是因为你的思量心对于肉体的这种攀缘、确信、体验,凝固成了感受和境界,这个境界就变成了人格。
这个人格就只能基于人类的身体形象和意识去判断事物,他们总认为成就者是这具身体的成就,这具身体应该有神通,这具身体应该长生不死,这个人应该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这个就是成就者,或这个人拥有四海的权势和财富,这人才是成就者。
错了!
修行当中的成就指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对于身心自我的觉知、觉察。
这个很难用人类的语言,在人类这个境界当中,你很难用语言去描绘这种状态。因为人,他就是人的心和意识,人类就认为这具身体和意识,包括自己的人格就是自己。
所以人类认为的自我的修行一定就是这个自我、人格、人性、身体的成就。
是凡这样认识的人,都是走入了魔道。
释迦牟尼佛说过一句话:“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意识、你的心识、你的情感、你的体验,包括这具身体,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都是有来有去的,刹那生灭、刹那间变化的,他不是真实的。
而在你的刹那不停、生灭变化、缘起和合的身心意识当中,却有一个能够觉知到、觉察到、觉照到身心意识自我的一种清澈而明晰的、无限而广袤的、当下却永恒的一种临在的状态,那个叫“觉悟”。
我们所说的“果位”就指的是这个觉悟还原的程度。
修行就是一个在自己身心内在不断地觉醒生命本来境界的过程。
指导灵最新文章:https://holybless.com/

扫一扫,开启一段灵魂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