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約旦和埃及放風之一
早就有意到中東一游,尤其是去年在突尼斯的體驗,對穆斯林文化更為之神往。進過35年曲折(包括戰亂和經濟不景氣)人類最大最先進的埃及文明博物館,今年11月總算正式開幕。埃及人極爲自豪,不像世界其他著名博物館,如盧浮宮,大英博物館或紐約大都會博物舘,我在那裏發現,它們的珍貴展品不少都是泊來品,還故意回避有些收藏品的如何得到的來龍去脈,而開羅的15000文物珍品均是原汁原味。因此選擇今年去中東確實也是好時機。
圖片是埃及博物館開幕時的照片

埃及之游,當然不能錯過約旦。我也曾經打算去以色列,曾經站在約旦聖山尼波山(Mount Nebo),眼簾底下就能見到耶路撒冷。但近年來,因能操縱美國,並得到那裏納稅人的大量軍援,對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無辜老幼婦更是無作非爲,讓我完全失去到訪那裏的絲毫欲望。至於其他中東國家,如敘利亞,伊拉克,或黎巴嫩,已不適合我們這類年齡人的去旅游,因此也只能作罷。
在約旦我們已經歷該國最著名的幾個景點,對那裏的人也有更深刻地認識。剛到約旦時,患上了咳嗽,以及嚴重的時差而影響睡眠,旅館工作人員開車,陪我去市中心藥房購買必要的藥品。後來又在離開旅館,臨出發到下個景點之刻,汽車鑰匙沒電,必須更換電池,無法打開車門。又是那位服務人員,獨自叫出租車,前往市區幫我配了新的電池。我的下個景點曾是Wadi Rum,約旦南部的由砂岩或花崗岩構成的一條峽谷。那裏荒無人烟,一旦發生汽車鑰匙沒電無法啓動,後果不可想象。
千年來至今,中東發生的穆斯林和猶太人彼此爭鬥或殺戮,本來已是一場人類極不文明的悲劇。由於西方國家普遍親猶太人,因此那裏的媒體又百般歪曲事實地妖魔化穆斯林。如此這般,已引起人們極大的反感,物極必反,如最近在美國的紐約,儘管那裏猶太人居民比例是全美最集中的城市,卻選出一個僅35嵗,也非土生土長的穆斯林曼達尼當市長。
作爲中國人,因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反差,又被西方媒體的洗腦而鄙視穆斯林,真誠希望他們有機會來中東親身體驗一下生活。
普世價值和全球化,完全抹殺了人類各種文化,各種宗教的生存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