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阿妞不牛的谬论“老黄历中青报”
驳阿妞不牛的谬论“老黄历中青报”
作者:沙莎
“阿妞不牛”近日称中国青年报迫害哈佛博士陈琳一案是“老黄历”。此论既混淆视听,也有为中青报脱罪的现实危害。事实恰恰相反——中青报对陈博士的迫害从未停止,这不是“老黄历”,而是仍在持续的犯罪链条。
所谓“老黄历”,通常指已经沉入历史、证据模糊、影响力消失的旧事。然而中青报对陈博士的迫害既不是“归档旧案”,也非“时过境迁”,而是以各种方式延续多年,至今仍在发生。
中青报最早的污蔑文章虽已过去二十多年,但后续的行为——线上封杀和攻击、线下骚扰、跨境跟踪乃至曼哈顿“刺杀未遂”后的持续威胁——构成了完整且延展的持续侵害链条。外界不了解,并不代表行为不存在;而当事人和相关执行者最清楚这些追杀从未停歇。
证据并未随时间“褪色”,反而因数字化而更清晰。将此案称为“老黄历”,还暗示证据缺损、真相难查。但现实恰相反。
中青报当年发表的七八篇污蔑文章,全部以数字记录的方式存在于网络,有完整文本、发布时间和传播轨迹,任何独立观察者都可查证。近年来相关人员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平台上试图“洗白”或删改条目的行为,也同样留下数字足迹。这些都是无法抹去的记录。
相比许多传统案件因物证老化而陷入僵局,中青报迫害案的证据反而越久越清楚、越查越清晰。网络公开材料就足以让独立的媒体人、研究者或“民间福尔摩斯”坐实中青报的更多罪恶。
所谓“时间久远”无法成为消除罪责的理由。核心问题不是旧事翻炒,而是“公权加持的造谣与追杀”。中青报的罪恶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性质恶劣:它以官方媒体的身份、以公权力加持的话语权,凭空捏造指控,使一位杰出学者遭受“社会性死亡”。更严重的是,在指控被证伪后,不仅没有道歉或止损,反而继续攻击、监控与追杀,使整件事从媒体造谣升级为长期的人身迫害。
“阿妞不牛”的话术并非无心之失。从最近数天的言行来看,“阿妞不牛”将此案轻描淡写为“老黄历”,并非无知,而是有意引导舆论,为中青报“脱罪”。更令人警惕的是,这种话术与近期针对陈博士的新一轮污蔑节奏高度一致,显然不是单独发生的闲聊,而是舆论链条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中青报对陈琳博士的迫害,不是“老黄历”,而是仍在持续的现实性犯罪事件。任何试图淡化其危害、以“时间久远”搪塞的说法,都在为加害者开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