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奖、加拿大发钱、到中国社会的不堪 | 25年度吐槽小合辑
从诺奖、加拿大发钱、到中国社会的不堪 | 25年度吐槽小合辑
特有理
2025-11-15
1 | 诺奖
看了诺贝尔物理奖的来龙去脉,觉得该指点一下江山了。先说所谓的大物质穿越,估计就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自媒体用词,其实无非是大能量的运行。所谓量子的不确定性、量子隧穿,甚至整个量子物理的理论基础,其实都偏离了实质。那些上世纪的科学大师们,其基本功力都在数学领域。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演算,来解释或预测宇宙的物理现象。这种路径当然很好,但过于狭隘。因此才造就了现在量子物理的玄幻特色。
探讨微观,就必须将其放到宏观视野中来审视。当我们仰望星空,无数繁星那些微弱的亮光虽然远比不上日月的强烈,但依然不能否认其对地球的影响。至少在人类的心中,星光总能激荡起心情的涟漪。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在宇宙任何一个时空位置,也就是任何量子所处的时空位置,其背景能量都是在涌动的。尽管这种背景能量极其微弱,在大时空尺度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但在量子尺度,其作用就必须考虑计入。当实操工程科技时,你就能深刻体会到,任何现实系统都有无法去除的“背景噪声”。当系统精度到达一定程度,量子级别的噪声就成为必须面对的障碍。
用过电子示波器的人都知道,把波形展宽后,原来的包络信号中就会出现众多的分频信号。这就是傅里叶变换的现实体现。量子物理研究,其实就是现实空间中的能量分布序列的展宽。在这个概念基础上,量子的不确定性就很容易解释了。那不过是背景能量涌动所导致的量子态变化。所谓的量子隧穿,不过是量子在背景能量的涌动下导致的能级跃迁。而且,更关键的,隧穿不是量子单方面的作用,隧道物质的量子阻力也会在背景能量作用下改变性态。由于背景能量的涌动是“随机”的,这必然造成量子隧穿也是随机的。
回到今年的物理诺奖,所谓的物质穿越不过是大量电子在超低温的条件,以及特定能量波的作用下形成的激波效应。同时,所谓的特殊绝缘材料也是薄到其绝缘性可受到两端能量变化的影响。两个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所谓的“穿越”现象。就这也能得奖?
其实,这里有一个关键概念:【时变系统】。
传统的物理学以及科学模型,都是基于时不变的前提。也就是系统变量不会随时改变。然而在宏观大跨度以及微观小尺度,基础变量都是不断变化的。所谓薛定谔的猫,不过是时变的状态结果。所谓的模型坍塌,不过是时不变模型的失效而已。大科学家其实更爱忽悠人!
2 | 加拿大发钱
欣闻加拿大的全民基本生活费的议案近日已通过二读。但见还有不少人问钱从哪来?
这里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钱,是什么?
以前,我曾说钱是一种获取资源的权力,也即:金权。但随着思想的深入,发现钱的本质其实就是【社会的利益分配规则】。钱不过是这种规则的代表符号或logo。
不久前我也曾从系统理论的角度解释静态基点的概念。但也明知能理解的人不多。关于钱代表分配规则的概念,不知是咱首创还是已有类似观点。但至少有一点我确信,加拿大的政治家们应该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层意思。
有些人嘲讽说无非是多印钱,也有的说必造成物价飞涨。这些无非是旧框架中的思维。那些高喊市场经济的,不过是脑子被洗降智的体现。不知道有人思考过没有:每一个企业的产品总价值必然大于企业劳动者所获得的商品购买薪酬价值。人类所有企业创造的财富价值总和,必然大于全体劳动者的收入购买力。而超出的那部分,也并没有全部归企业主所有。而是以金融游戏的规则,不断流向权贵群体的口袋。当然,金融搜刮的模型是复杂的,手法是多样的。劳动者的积蓄也始终处于不断贬值的规则进程中。
基本生活补贴的概念,至少在贬值的劳动收入中,增加了一个静态的参数。这个静态参数就能起到降低货币价值波动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钱从哪来?
现在有多少人花钱还一直用票子?主体上,已经完全是计算机里运行的数字。而这些数字,就是按钱代表的规则,归你我他使用。当民众账户上每月增加了客观的数字,2000加币已经能抵上1万人民币,这必然会有效提高了加大人的购买力。社会购买势能的提升,必然会推动市场的流动性。而在当今,是产能大于消费能力的时代。货币的运行是周期性的,当运行的总量及速度加快后,其单位周期内的运行积分值就必然增加。补贴的钱,就是来自于势能增加所产生的积分叠加成分。
当然,社会的运行是复杂的,货币体系也不例外。所以加拿大政府需要专业机构来制定详细的运行规则来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这种“共产”的方式是符合科学规律的。阻碍因素只会来自于一部分人的愚昧。至于什么物价飙升之类的言论,不过是情绪发泄罢了。那些人会不会算账都不一定。
3 | 中国社会的不堪及堕落
说到社会的不堪,不得不提今年在短视频中体验到的人性丑恶。近一年下来,让人喜悦的视频极少,多数热点都透出人性的丑陋。邓小平的猫论把中国彻底导向进入了无赖化和青楼化。不要脸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立命基础。法是无赖式的法,交通事故零责任也要部分赔偿。企业是无赖式的企业,哇哈哈的发家史堪称诈骗打劫史。小米公司的欺诈式营销更是成为了年度热点之一,现在预热还未散去。人也是无赖众多,从7人续吃一碗面,到全网起哄抵制预制菜;恨人有笑人无,一个女护士跑马拉松得了第一,只是哭诉了一下调班的压力,就被拉到网上肆意谩骂霸凌。更不要说中国的女人,公共场合横行霸道的大龄妇女和小仙女,婚姻场上的彩礼打劫模式则是星火燎原,女权打得鸡飞狗跳。山西大同的订婚强奸案,把捞女的无耻以及司法的腐败展现得明明白白。还有那“西史辩伪”的闹剧,各种居心叵测之徒煽动众多无知无赖之辈,在反智与无耻的道路上狂奔。
一句话,中国短视频中的丑剧、闹剧多到让人几乎窒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