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代序)
重读红楼(代序)
安芃
很多年以前,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懵懂少年—严格地说,是一个刚刚参加完中考的后初中生准高中生—满怀读破万卷书的豪情,从中学图书馆里搬回了一大堆书。就是这一大堆书,填充了他进入高中之前的那个无聊的炎夏。
这个少年的这个光景,也许可以用一幅我后面要说到的对联来形容: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听起来很牛哈!
反正吹牛也不用上税,不吹白不吹了。
其实这一幅对联真的很牛很牛,但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那种牛法。这个我后面要说到。
当然,这个豪情满怀的懵懂少年就是本人了。
那个夏天的那一大堆书中,我现在还记得的只有两部。一部是姚雪垠的五卷本大部头长篇小说《李自成》,另一部就是曹雪芹著,高鹗续的通行本《红楼梦》。
姚雪垠的《李自成》我读得很快,稀里哗啦没几天就读完了。但如今除了其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名字还记得,具体细节已经忘得一干二尽了。
《红楼梦》我则读得很慢。实际上我还不是读,而是背。
当然,我不是背诵《红楼梦》全书,而是背书里面那些诗词联曲甚至回目。
那时候,《红楼梦》对于我,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部唐诗宋词元曲那样的诗词曲读本。我把里面我认为水平较高的诗词曲全都抄录下来,并花时间认真地死记硬背。当时,书中的那些诗词联曲,有一半我都能背下来。当然,这么些年下来,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忘记了。
其实,以我当时的年纪,《红楼梦》作为小说,其情节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我真的不懂那些啰啰嗦嗦琐琐碎碎的细节描写有什么好。不过,有些经典的情节,因为独特,所以读完以后就一直无法忘记,象宝玉梦艳,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卧石,晴雯撕扇,香菱学诗,探春当家,贾瑞戏凤等等。
我那时读《红楼梦》,背《红楼梦》诗词联曲,纯属一个青涩少年的附庸风雅而已。不过,尽管我不知道《红楼梦》作为小说究竟有什么好,但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部书很高深,我看不太懂。就算我看不太懂,我也确定,其文学价值肯定甩下《李自成》好几条长安街了。
读《红楼梦》,那是需要经历与阅历的。
很多年过去了。最近,因为要码一个贴,涉及到《红楼梦》,便在网上找了个《红楼梦》通行本来读。没想到这一开始读,就再也收不住。这一次开始读才知道,当年读《红楼梦》,简直就是入宝山而空返。现在再开始读,才慢慢地读出了其中的滋味。
于是,我干脆将《红楼梦》重读了一遍,这一次读得比较慢,是真正的细读。这一读就读出了许多的感想。我把这些感想记下来,就有了这个《重读红楼》系列,算是这次重读红楼的一个副产品。
另外,在重读红楼的过程中,我发现网上找到的这个通行本错漏很多。于是我一边读,一边在网上找到其他版本来认真校对,改正错漏之处,并将书中没有把握的生字在每一回后面加上注音及字义解释。于是,最后我终于算是有了我自己校订的一个质量还算过得去的《红楼梦》通行本电子版。这大概算得上这次重读红楼的另一个副产品吧,为我对本书的信息检索和数据统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好了,闲话少说,现在开始重读红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