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琳

注册日期:2021-09-16
访问总量:3573851次

menu网络日志正文menu

和刻版 之 六韬


发表时间:+-

2025-11-14


中国对世界的贡献,就伦理方面来讲就是四书五经,小时候误认为是四叔五舅,想一想怎么着咱也算是大户人家了,否则怎会一下冒出这么多亲戚。


后来又听说有五舅七叔三爷六嫂外加太宗姥爷,那更是心往神之,更加踏实了:这谱系越听越像是皇亲国戚一夜暴富中的地主老财了。后来长大后才明白,“武经七书”压根不是哪个地主老财的亲戚名单,而是古人撰写的兵家教科书,专门教人怎么行军打仗、如何算计别人、怎样以最文明最无耻的方式互相整活设法作妖的。写书的也都是牛人,其中第一部就是孙子兵法,第二部是吴子兵法,第三部是司马法,第四部是尉缭子,第五部是三略,第六部是姜子牙的六韬,第七部乃唐太宗问对。至于后世津津乐道的“三十六计”,与这七部硬核经典相比,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的枝节末梢。


手中正好有宽政(1799-1800)年间日本和刻本的七书,一套两册,可以贴出来,一观中国古人兵学之风采如下:


1763178452757938.jpg


IMG_0160.jpeg

IMG_0159.jpeg


这两天碰巧又拿到一块和刻木版,是《七书》中《六韬》的第十一和第十二页,包含了其中的第十四章《文启》和第十五章《文伐》两篇。


甲、和刻木版《六韬》第十四章《文启》


IMG_0149.jpeg


IMG_0155.jpeg

IMG_0154.jpeg


宽政年间日本和课本《六韬》第十四章《文启》和第十三章《启发》:


IMG_0162.jpeg


IMG_0161.jpeg


乙、和刻木版《六韬》第十五章《文伐》


IMG_0147.jpeg


IMG_0151.jpeg

IMG_0150.jpeg


相对应的宽政年间日本和刻本《六韬》第十五章《文伐》和第十六章《顺启》:


IMG_0163.jpeg


IMG_0164.jpeg


显然,这套宽政年间的和刻本武经《七书》与明治年间的这块和刻木版并非一脉,但恰恰能说明一件事:我们祖先在前清口口声声喊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多半只是壮胆的口号;真正默默把中国古代兵学奉为正典、日日研读的,却是日本人。


当我们这边的“军事大家”和“领袖人物”还拿着小说家胡编乱造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集》比葫芦画瓢,像排戏一样指点江山时,日本人早已将中国祖宗的兵法背得滚瓜烂熟,用在训练场上、海图上、军令状上。


于是到了近代,两场中日之战,大清那支号称“亚洲第一”的铁甲舰队,被打得转身无门、溃不成军,逃的逃、降的降;而那些身负家国之恨的大帅少帅们,也是一枪未响便连退三千里。


并无他故,不过是未得“七叔”教诲,又没经“六嫂”提点;平日里背经忘祖,口号喊得山响,临到用时却徒有虚名,不学无术而已。



浏览(68)
thumb_up(1)
评论(0)
  • 当前共有0条评论